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14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清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近来频发的雾霾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雾霾的主要成分为PM2.5。较大的比表面积,让PM2.5较易成为有毒有害成分(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的载体。长期暴露于高PM2.5的环境中,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进而渗入心血管系统,引起肺内组织损伤,降低心肺功能,损害人体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使用空气净化器、防霾口罩等产品,来降低空气污染对自身健康造成的威胁和损害。目前空气净化主要采用的方式为过滤式和静电式二种,过滤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滤网需要经常更换(有耗材、易产生二次污染)、风阻大、功耗高、噪音很大,静电式的问题是其需要风机驱动,噪音较大,这二者均需要风机来驱动,功耗大,不可避免地产生噪音污染,无法营造一个静音并能实现空气净化的工作环境。专利号CN1212864C、申请日为2002.1.28日申请的
专利名称:为空气输送调节机及输送调节空气的方法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塔式的空气净化器,使用较小的风机对空气进行输送和搬离,达到较好净化空气的目的的同事减小了噪音污染,但是使用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中对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内部的零部件装配较为复杂,一方面不便于筒体结构内部零部件的安装,另一方面,筒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变形或者损坏,影响空气净化质量。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包括筒体结构,所述的筒体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进风口、空气电离装置、排风装置、气体过滤装置和出风口,所述筒体结构的内侧形成连接部,在连接部处设置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的排风装置通过电机座支撑件能够在连接部上滑动,电机座支撑件滑动到第一固定螺栓的位置,电机座支撑件与筒体结构上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包括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的一端与排风装置固定连接,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另一端设置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在滑动部上设置有与连接部配合滑动设置的电机座支撑件滑动槽。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在连接处呈直角设置,在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设置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在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上设置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设置在靠近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的一侧,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设置在靠近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的一侧,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与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在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的连接处贯通。所述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的两侧设置两个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在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的长度,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末端的宽度不大于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侧边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部分的宽度。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电机座容纳部和电机座底座,所述的电机座容纳部与电机座底座可拆卸连接,电机座支撑件设置在电机座容纳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所述的筒体结构由一个以上的筒体组件组成,所述筒体组件的一侧设置筒体组件插接件,筒体组件的另一侧设置筒体组件卡夹件,筒体组件上设置的筒体组件插接件与相邻筒体组件上设置的筒体组件卡夹件配合的连接形成连接部,多个筒体组件形成塔式的闭合结构。所述连接部中相邻的两个筒体组件的连接端面紧密贴合设置,在连接部内设置筒体结构插接件。所述的筒体组件卡夹件包括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一端与筒体组件的内侧壁连接,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的另一端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连接,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的另一侧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连接,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设置在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的同侧,筒体组件与筒体组件卡夹件形成有开口的容纳槽,其中,所述筒体组件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之间的间距为M,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末端之间的间距为W,M值与W值的比值关系在1:2.5~1:3.5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塔式结构的空气净化器保证了空气净化效果,占用空间较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塔式结构内送风通道基本上是直线进行的,减小了空气涡流带来的空气阻力,从而降低能量损耗和排风装置带来的噪音污染,排风装置与筒体结构H形成的连接部滑动式装配,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与排风装置可拆卸装配,便于装配和维修,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筒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筒体组件尺寸标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筒体组件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筒体组件形成的筒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座底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座容纳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座容纳部另一视角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座底座和电机座容纳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风扇与筒体结构装配到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风扇与筒体结构装配过程中的第一位置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风扇与筒体结构装配过程中的第二位置示意图;其中,A.过滤装置;B.空气电离装置;C.高压发生装置;D.电机消音器;E.排风装置;F.气体过滤装置;G.基座结构;H.筒体结构;1.筒体组件;101.筒体组件插接件;102.筒体组件卡夹件;102a.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b.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过渡部;102c.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d.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过渡部;102e.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2.筒体结构插接件;3.电机座底座;301.电机座底座筒壁;302.电机座底座底壁;303.电机座底座底壁加劲肋;304.电机座底座连接件;304a.电机座底座连接件连接孔;4.电机座容纳部;401.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2.电机座容纳部第一连接件;403.电机座容纳部第二连接件;403a.电机座容纳部第二连接件连接孔;404.电机座容纳部加劲肋;5.电机座支撑件;501.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2.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503.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4.电机座支撑件滑动槽;505.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506.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6.连接部;7.第一固定螺栓;8.第二固定螺栓;9.电源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式空气净化器,包括筒体结构H,所述的筒体结构H从上至下依次设置进风口、空气电离装置B、排风装置E、气体过滤装置F和出风口,所述的筒体结构H由一个以上的筒体组件1组成,所述的筒体组件1的截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筒体组件1弧形截面的一侧设置筒体组件插接件101,筒体组件1的另一侧设置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多个筒体组件1形成塔式的闭合结构。优选的,所述的筒体组件插接件101和筒体组件卡夹件102都设置在筒体组件1弧形的内侧,筒体组件插接件101和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在长度方向沿着筒体组件1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筒体组件插接件101和筒体组件卡夹件102的长度与筒体组件1的长度相同,该设置一方面保证了筒体组件插接件101和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卡接连接的稳定性,卡接结构内侧的设置减小筒体组件1形成的筒体结构H的占地面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组件插接件101截面呈弓形,筒体组件插接件101截面弓形弦边的一端与筒体组件1的截面搭接设置,筒体组件插接件101截面弓形弦边的另一端伸出筒体组件1的截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筒体组件插接件101呈半圆柱体设置,筒体组件插接件101半圆形的截面与筒体组件1在直径方向的搭接长度和伸出长度约为1:1。优选的,所述的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包括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一端与筒体组件1的内侧壁连接,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的另一端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连接,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的另一侧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连接,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设置在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的同侧,筒体组件1与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形成有开口的容纳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呈具有开口的半包围容纳结构设置在筒体组件1的内侧壁上,所述的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可以是注塑标准件,也可以加工制作成型,在筒体组件1的截面上,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连接的端部伸出设置筒体组件卡夹件102的筒体组件1端部,从而提高多个筒体组件1进行配合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之间设置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过渡部102b,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之间设置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过渡部102d,筒体组件卡接件102的连接臂之间设置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弧形设置,避免筒体组件1在配合卡接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对卡接结构造成损坏,从而保证筒体结构H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避免影响净化器的正常使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设置筒体组件卡夹件102一侧的筒体组件1端部距离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1连接处的长度为L1,设置筒体组件插接件101一侧的筒体组件1端部距离筒体组件插接件101的外边缘的长度是L2,其中,L1≥L2,该设置使得筒体组件1端部设置的筒体组件插接件101能够完全配合的卡入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内,使得相邻两个筒体组件1在组装时连接边能够完全贴合,保证筒体组件1的整体强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筒体结构H由三个结构相同的筒体组件1组成,筒体组件1上设置的筒体组件插接件101配合的插入至相邻筒体组件1的的容纳槽内,形成连接部6,三个筒体组件1围城截面为圆形的塔式筒体结构,该设置使得每个筒体组件1都呈120°的弧形设置,组成筒体结构H的筒体组件1的半径相同并且圆心都在同一位置,一方面保证了筒体组件1组成的筒体结构H的稳定性和强度,另一方面也便于筒体组件1的模块化的生产与装配,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6中相邻的两个筒体组件1的连接端面紧密贴合设置,筒体组件1上设置的筒体组件插接件101插入相邻筒体组件1容纳槽内靠近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的一侧,在容纳槽内靠近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设置筒体结构插接件2,该设置进一步提高筒体组件1形成的筒体结构H在连接处的抗变形强度,保证筒体组件1在净化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的,所述的筒体结构插接件2呈圆柱状设置,该设置在保证筒体结构H抗变形强度的基础上,便于装配。实施例2,如图6~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排风装置E,在实施例1中所述的筒体结构H,多个筒体组件1在组成的筒体结构H的内侧壁上形成连接部6,在连接部6的位置设置第一固定螺栓7,在筒体结构H内设置的排风装置E通过电机座支撑件5能够在连接部6上滑动,电机座支撑件5滑动到第一固定螺栓7的位置,电机座支撑件5与筒体结构H上设置的第一固定螺栓7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5包括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的一端与排风装置固定连接,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另一端设置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在滑动部503上设置有与连接部6配合滑动设置的电机座支撑件滑动槽504,该设置公开了一种排风装置E和筒体结构H的装配及固定结构,便于排风装置E在成型后筒体结构H装配和拆卸,保证风扇驱动的空气流通的效率,提高筒体结构H内的空间使用率,避免排风装置E带来的噪音污染和减少了筒体结构H的空间占用面积,从而使得空气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较好的体验。如图10~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排风装置E装配的过程中,排风装置E通过电机座支撑件5上述设置的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在筒体结构H形成的连接部6上配合的上下滑动,当如图1中电机座支撑件5滑动到第一固定螺栓7所示的位置时,将电机座支撑件5与第一固定螺栓7配合的固定,从而实现排风装置E与筒体结构H的装配与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在连接处呈直角设置,在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设置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505,在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上设置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506,该设置公开了一种第一固定螺栓7与排风装置E具体的装配与固定方式,在装配过程中,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在电机座支撑件滑动槽504的作用下在连接部6上滑动,当排风装置E滑动到第一固定螺栓7的位置时,第一固定螺栓7穿过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设置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505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上的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506实现可拆卸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在连接处设置过渡圆弧,避免由于应力集中对排风装置E的固定带来损害。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505设置在靠近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的一侧,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506设置在靠近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的一侧,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505与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506在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的连接处贯通,该设置一方面保证了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的强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第一固定螺栓7与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的两侧设置两个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502,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的强度,避免了排风装置E在驱动过程中由于电机作用对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净化器的正常使用。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502在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电机座支撑件第一定位槽505的长度,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502末端的宽度不大于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506两侧边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部分的宽度,该设置公开了一种呈三角形设置的的电机座支撑件加劲肋502,优选的,呈直角三角形设置,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沿着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长度方向设置并且直角边的前端超出第一定位槽505前端的位置,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与电机座支撑件第二定位槽506两侧电机座支撑件滑动部503每一侧部分的连接长度相同,该设置在有效利用筒体结构H内部空间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排风装置E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E上设置的电机座支撑件连接臂501与筒体结构H上形成的连接部6配合的设置,从而保证排风装置E与筒体结构H装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充分利用了筒体结构H内的内部空间,保证空气净化器中空气输送的效果,减小了震动噪音,避免由于电机驱动造成了筒体结构H的变形和排风装置E与筒体结构H的连接不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排风装置E包括电机座容纳部4和电机座底座3,所述的电机座容纳部4与电机座底座3可拆卸连接,电机座支撑件5设置在电机座容纳部4的外侧壁上,该设置一方面便于排风装置E在生产过程中装配,另一方面也便于当排风装置E出现问题时,便于维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座容纳部4包括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呈圆形设置,该设置能够更好的利用筒体结构H的内部空间,在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外侧壁上设置电机座支撑件5,所述的电机座支撑件5均布的设置在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的上部,在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外壁上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电机座容纳部第一连接件402,所述的电机座容纳部第一连接件402被配置为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座容纳部第一连接件402设置两个,均布的设置在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座底座3的上部设置电机座底座连接件304,所述的电机座底座连接件304设置电机座底座连接件连接孔304a,在电机座容纳部4的下部设置电机座容纳部第二连接件403,所述电机座容纳部第二连接件403上设置电机座容纳部第二连接件连接孔403a,电机座底座连接件连接孔304a与电机座容纳部第二连接件连接孔403a配合的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座容纳部筒壁401外侧壁上设置电机座容纳部加劲肋404,该设置进一步增强电机座容纳部4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电机驱动功率,保证空气净化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座底座3包括电机座底座筒壁301和电机座底座底壁302,所述电机座底座底壁302与电机座底座筒壁301的连接处距电机座底座筒壁301的下端边缘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述电机座底座底壁302在中心位置呈向下的弧形凹槽设置,电机座底座底壁302的下侧设置电机座底座底壁加劲肋303,所述电机座底座底壁加劲肋303的下端设置在电机座底座底壁302与电机座底座筒壁301的下端形成的空间内。优选的,所述筒体结构H上设置第二固定螺栓8,第二固定螺栓8被配置为固定筒体结构H内电线,从而使得筒体结构H内部设置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筒体结构H上还设置有电源槽9,所述电源槽9被配置为控制接通外部电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筒体结构H的上部还设置有过滤装置A,所述过滤装置A设置在筒体结构H进风口的位置,空气电离装置B设置在过滤装置A的下方,所述的空气电离装置B包括一个金属外管和一个圆柱形内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支撑着一条具有紧密串列的尖端的螺旋金属带,空气电离装置B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电子过滤器,在空气电离装置B的下方设置高压发生装置C,所述的高压发生装置C带有集成离子分离器包括同心设置的内外管构成,所述的集成离子分离器,使离子分离器的内外管之间以及金属外管与螺旋金属带之间产生并保持一个高压电场,优选的,在高压发生装置C与排风装置E之间设置一个电机消音器D,进一步减小驱动电机的噪音污染,进一步的,在排风装置E的下方设置气体过滤装置F,对电离后的空气实现净化并过滤臭氧,实现更好的净化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筒体结构H与基座结构G可拆卸连接,优选的,在基座结构G的上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的筒体结构H插入到基座结构G内的容纳腔内形成配合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组件1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之间的间距为M,优选的,M的值取靠近筒体组件卡夹件的筒体组件1末端内侧壁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末端之间的间距为W,优选的,W的值取,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1内侧壁连接处到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远离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一端内侧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以任意筒体组件1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之间距离M的值为参考,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末端之间的距离为W,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末端之间的距离为W的值越大,多个筒体组件1组成的筒体结构H在连接部6处的稳定性就越强,随着W的增大,筒体结构1形成的连接部6的容纳腔的长度就会越长,排风装置E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越容易使得筒体组件卡夹件102变形,使得排风装置E的轴线偏离筒体结构H的中轴线,从而对净化器使用过程中排风装置对空气的输送带来显著的影响,为了保证筒体结构H连接的稳定性和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引入平衡参数的概念,所述的平衡参数依据经验,定义为:平衡参数=[(0.76-松动参数)/0.77+0.41]*[(0.85-变形参数)/0.75+0.15]+0.8其中,松动参数的定义为,将多个筒体组件1卡接配合形成筒体结构H,并通过连接工艺将筒体组件1在连接处连接,在筒体结构H内设置配合的电机驱动装置,将电机以2500转/分钟的频率进行转动,连续工作30分钟为一次,工作5000次后,筒体结构H的多个筒体组件1在连接处形成的错边高度与筒壁厚度(1mm~2mm)的比值定义为松动参数,变形参数的定义为,在筒体结构H内设置配合的电机驱动装置,将电机以2500转/分钟的频率进行转动,连续工作30分钟为一次,工作2000次后,风扇的轴向线与筒体结构H的中心线之间形成的偏差角度与定值5°的比值(净化器的驱动风扇在使用过程中,当偏差角度大于5°时,就会严重影响净化器的空气输送效果),所述的平衡参数值越大,就表明,净化器的筒体结构H的连接稳定性和筒体结构H与排风装置E的连接可靠性越强。所述筒体组件1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之间距离M的值为一定时,随着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末端之间的距离W的值增大,所述的松动参数、变形参数、和平衡参数之间的关系呈下表所示:序号距离M与距离W的比值松动参数变形参数平衡参数11:20.960.320.9321:2.10.940.380.9431:2.20.920.410.9541:2.30.890.450.9651:2.40.850.480.9961:2.50.820.511.0071:2.60.780.531.0281:2.70.760.561.0291:2.80.740.581.02101:2.90.720.611.02111:3.00.700.621.02121:3.10.680.641.02131:3.20.660.661.02141:3.30.650.691.00151:3.40.620.71.01161:3.50.580.721.01171:3.60.560.750.99181:3.70.540.770.98191:3.80.520.790.97201:3.90.480.820.95211:4.00.460.850.92由表可见,当筒体组件1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二连接壁102c之间的距离M的值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一连接壁102a与筒体组件卡接件第三连接壁102e末端之间的距离W的值在1:2.5~1:3.5之间时,平衡参数均高于1,表明净化器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