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723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壁挂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供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壁挂炉。



背景技术:

壁挂炉用于卫浴和采暖,采暖系统中的循环水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往复加热、从而不断将热量输出给建筑物,为建筑物提供热源。卫浴系统中,卫生水经过换热后可提供热水。常规的壁挂炉在铺设管路时需要将卫浴进水口和卫浴出水口设置在换热器两侧,采暖进水口和采暖出水后也需要设置在换热器两侧,若预先铺设的管路卫浴进水口和出水口同侧,采暖进水口和出水口同侧,则会出现交叉连接的情况。常规的壁挂炉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零件或结构重叠的现象,需要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壁挂炉,它所需空间小、集成度高、易拆易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壁挂炉,包括进水装置、板式换热器、水泵、机器主换热器、集成水路和通道切换装置;

所述集成水路包括采暖热水管道和采暖回水管道,所述采暖回水管道与采暖热水管道一体成型,所述采暖回水管道包括至少三个接口,所述采暖回水管道的所述第一个接口与板式换热器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采暖回水管道的所述第二个接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采暖回水管道的所述第三个接口用于与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采暖热水管道包括至少一个进水接口和至少两个出水接口,所述采暖热水管道的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之间连通;

所述通道切换装置固定设置在采暖热水管道上,所述通道切换装置用于切换通道使采暖热水管道的所述进水口分别与所述出水接口连通;

所述进水装置与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采暖热水管道的一个所述出水接口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机器主换热器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机器主换热器的出水口与采暖热水管道的进水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壁挂炉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该壁挂炉通过集成水路、通道切换装置、进水装置、板式换热器、水泵和机器主换热器相互配合实现了卫浴模式和采暖模式,卫浴模式时卫生水由进水装置进入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排出,在卫生水进入时,通道切换装置工作使集成水路、板式换热器、水泵、机器主换热器连通并进行循环;采暖模式时,卫生水不进入,通道切换装置工作使集成水路、水泵、机器主换热器和散热器连通并进行循环,通过通道切换装置对集成水路的调节实现了多样化功能;同时集成水路将采暖热水管道和采暖回水管道集成在一起,能够节省空间,能够很好的实现卫浴和采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水路还包括卫生出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所述卫生出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分别与采暖热水管道一体成型,所述卫生出水管道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卫生进水管道两端分别与进水装置和板式换热器连接。集成水路将采暖热水管道、采暖回水管道、卫生出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集成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节省安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零件易装易拆,不会出现挡住零件或结构重叠现象,便于维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回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位于采暖热水管道同一侧,所述卫生出水管道位于采暖热水管道上远离采暖回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的一侧,所述卫生出水管道与进水装置的进水口位于同一侧。通过合理布局采暖热水管道、采暖回水管道、卫生出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可以适应卫生进水口、出水口同侧,采暖进水口、出水口同侧的情况,同时通过此种设置更加符合使用习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卫生出水管道包括第三管道本体、第三进水接口和第四出水接口,所述第三进水接口和第四出水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三管道本体上且与第三管道本体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接口与板式换热器连接。卫生出水管道将各第三管道本体、第三进水接口和第四出水接口集成在一起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能够很好的进行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出水接口上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用于与出水阀连接,所述集成水路还包括补水管道,所述补水管道包括第五管道本体、第五进水接口和第六出水接口,所述第五进水接口和第六出水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五管道本体上且与第五管道本体连通,所述第五进水接口与第三管道本体固定连接且与第三管道本体连通,所述第六出水接口与采暖热水管道固定连接且与采暖热水管道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形成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本体上设置有补水阀,所述补水阀可使第五进水接口和第六出水接口处于连通或截断。在集成水路上增加补水管道可以将卫生水由卫生出水管道引入采暖热水管道,更够根据需要及时补水,使用更加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卫生进水管道包括第四管道本体、第四进水接口和第五出水接口,所述第四进水接口和第五出水接口固定设置在第四管道本体上且与第四管道本体连通,所述第四进水接口与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五出水接口与板式换热器连接。卫生进水管道将第四管道本体、第四进水接口和第五出水接口集成在一起,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便于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热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本体、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所述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一管道本体上且与第一管道本体连通,所述通道切换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管道本体上用于使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一出水接口连通或使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二出水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接口与机器主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接口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接口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采暖热水管道通过通道切换装置实现了两条通道单独连通,能够进行调控,便于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接口上固定设置有采暖进水管,所述采暖进水管与机器主换热器连接。采暖进行水管的设置能够是管道安装更加方便,提高安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内置旁通,所述采暖热水管道还包括两个连接接口,所述一个连接接口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一出水接口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另一个连接接口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二出水接口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内置旁通两端分别与连接接口连接。通过设置内置旁通,当采暖通道出现堵塞时,采暖水形成一定水压,推开内置旁通内的密封装置进入相邻的通道内,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安全事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热水管道还包括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二出水接口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检测接口上设置有水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可以将水压力传递给控制器,监控内部压力,保证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热水管道还包括泄压接口,所述泄压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与第二出水接口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泄压接口上设置有泄压阀。通过设置泄压接口和泄压阀能够进行泄压,避免压力过大,保证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热水管道还包括第一安装接口,所述通道切换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接口上。在采暖热水管道上设置第一安装接口用于安装通道切换装置,使安装更加便捷,更换更加方便,同时通过外接控制装置就可以实现对通道切换装置的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切换装置为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能够快速实现通道转换,运行稳定性好,成本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装置包括卫生进水阀组、水流量传感器、卫生进水管和进水接头,所述卫生进水阀组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口,所述卫生进水阀组的第一个所述接口与水流量传感器连接,所述卫生进水阀组的第二个所述接口与卫生进水管连接,所述卫生进水阀组的第三个所述接口与进水接头连接,所述卫生进水管远离卫生进水阀组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所述卫生进水管为可进行调节的活动管。进水装置通过卫生进水阀组、水流量传感器、卫生进水管和进水接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卫生水进水的控制,通过水流量传感器能够监控是否有水流通过,及时反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回水管道包括第二管道本体、第二进水接口、第二安装接口和第三出水接口,所述第二进水接口、第二安装接口和第三出水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二管道本体上且与第二管道本体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口用于与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固定在第二安装接口上,所述第三出水接口与板式换热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回水管道还包括膨胀水管接口,所述膨胀水管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二管道本体上且与第二管道本体连通,所述膨胀水管接口上设置有膨胀水管,所述膨胀水管与膨胀水箱连接。膨胀水管接口、膨胀水管和膨胀水箱的设置能够保持采暖通道内水压力恒定,不会因为水在高温与低温互换时导致的水压升高或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暖回水管道还包括封堵接口,所述封堵接口固定设置在第二管道本体上且与第二管道本体连通,所述封堵接口上设置有堵头。封堵接口和堵头的设置能够根据客户或机器结构的需要,将此接口作排污口、膨胀水管接口、水压力开关接口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换热器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位于同一侧且远离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采暖回水管连接,所述采暖回水管与采暖热水管道的进水接口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壁挂炉第一立体图;

图2为壁挂炉第二立体图;

图3为壁挂炉第三立体图

图4为壁挂炉第四立体图

图5为壁挂炉剖视图;

图6为壁挂炉爆炸图;

图7为板式换热器立体图;

图8为集成水路立体图;

图9为集成水路后视图;

图10为集成水路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集成水路,110—采暖热水管道,111—第一管道本体,112—第一进水接口,113—第一出水接口,114—第二出水接口,115—连接接口,116—第一安装接口,117—检测接口,118—泄压接口,120—采暖回水管道,121—第二管道本体,122—膨胀水管接口,123—第二进水接口,124—第二安装接口,125 —第三出水接口,126—封堵接口,130—卫生出水管道,131—第三管道本体, 132—第三进水接口,133—第四出水接口,140—卫生进水管道,141—第四管道本体,142—第四进水接口,143—第五出水接口,150—补水管道,151—第五管道本体,152—第五进水接口,153—第六出水接口;

002—通道切换装置;

003—进水装置,310—卫生进水阀组,320—水流量传感器,330—卫生进水管,340—进水接头;

004—板式换热器,410—换热器本体,420—第一进水口,430—第一出水口,440—第二进水口,450—第二出水口;

005—水泵;

006—采暖回水管;

007—出水接头;

008—补水阀;

009—内置旁通;

010—泄压阀;

011—水压力传感器;

012—堵头;

013—连接水管;

014—膨胀水管;

015—采暖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用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且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种"和"该"可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出。用语"包括"、"包含"、"具有"为包括性的,且因此指出了规定的特征、元件和/或构件的存在,但并未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构件和/或它们的集合。

当元件或层称为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到"、"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时,其可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接合到、连接到或联接到其它元件或层上,或可存在介入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 "直接地接合到"、"直接地连接到"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上,则这里可不存在介入元件或层。将以相似的方式解释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语(例如,"之间"对"直接地在之间","邻近"对"直接地邻近",等)。如本文所使用的用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用语如"第一"、"第二"和其它数字项目在本文中使用时并不意味着次序或顺序,除非由上下文清楚地指出。因此,下文所述的第一元件、第一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区段可称为第二元件、第二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区段,这并未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内容。

参照图1、图6、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壁挂炉,包括进水装置003、板式换热器004、水泵005和机器主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成水路001和通道切换装置002;

所述集成水路001包括采暖热水管道110和采暖回水管道120,所述采暖回水管道120与采暖热水管道110一体成型,所述采暖回水管道120包括至少三个接口,所述采暖回水管道120的所述第一个接口与板式换热器004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采暖回水管道120的所述第二个接口与水泵00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采暖回水管道120的所述第三个接口用于与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采暖热水管道110包括至少一个进水接口和至少两个出水接口,所述采暖热水管道110的所述进水接口与所述出水接口之间连通;

所述通道切换装置002固定设置在采暖热水管道110上,所述通道切换装置002用于切换通道使采暖热水管道110的所述进水接口分别与所述出水接口连通;

所述进水装置003与板式换热器004连通,所述采暖热水管道110的一个所述出水接口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机器主换热器的进水口与水泵 005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机器主换热器的出水口与采暖热水管道110的进水接口连接。

上述壁挂炉通过集成水路、通道切换装置、进水装置、板式换热器、水泵和机器主换热器相互配合实现了卫浴模式和采暖模式,卫浴模式时卫生水由进水装置进入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排出,在卫生水进入时,通道切换装置工作使集成水路、板式换热器、水泵、机器主换热器连通并进行循环;采暖模式时,卫生水不进入,通道切换装置工作使集成水路、水泵、机器主换热器和散热器连通并进行循环,通过通道切换装置对集成水路的调节实现了多样化功能;同时集成水路将采暖热水管道和采暖回水管道集成在一起,能够节省空间,能够很好的实现卫浴和采暖。

参照图8和图9,可选的,集成水路001还包括卫生卫生出水管道130和卫生进水管道140,所述卫生卫生出水管道130和卫生进水管道140分别与采暖热水管道110一体成型,所述卫生卫生出水管道130与板式换热器004连接,所述卫生进水管道140两端分别与进水装置003和板式换热器004连接。集成水路将采暖热水管道、采暖回水管道、卫生卫生出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集成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节省安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零件易装易拆,不会出现挡住零件或结构重叠现象,便于维护。

参照图8,可选的,采暖回水管道120和卫生进水管道140位于采暖热水管道110同一侧,所述卫生出水管道130位于采暖热水管道110上远离采暖回水管道120和卫生进水管道140的一侧,所述卫生出水管道130与进水装置003 的进水口位于同一侧。通过合理布局采暖热水管道、采暖回水管道、卫生出水管道和卫生进水管道可以适应卫生进水口、出水口同侧,采暖进水口、出水口同侧的情况,同时通过此种设置更加符合使用习惯。

参照图8、图9和图10,可选的,卫生出水管道130包括第三管道本体131、第三进水接口132和第四出水接口133,所述第三进水接口132和第四出水接口 133固定设置在第三管道本体131上且与第三管道本体131连通,所述第三进水接口132与板式换热器004连接。卫生出水管道将各第三管道本体、第三进水接口和第四出水接口集成在一起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能够很好的进行安装。

参照图5、图8和图10可选的,第四出水接口133上设置有出水接头007,所述出水接头007用于与出水阀连接,所述集成水路001还包括补水管道150,所述补水管道150包括第五管道本体151、第五进水接口152和第六出水接口 153,所述第五进水接口152和第六出水接口153固定设置在第五管道本体151 上且与第五管道本体151连通,所述第五进水接口152与第三管道本体131固定连接且与第三管道本体131连通,所述第六出水接口153与采暖热水管道110 固定连接且与采暖热水管道110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形成的通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本体151上设置有补水阀008,所述补水阀008可使第五进水接口152和第六出水接口153处于连通或截断。在集成水路上增加补水管道可以将卫生水由卫生出水管道引入采暖热水管道,更够根据需要及时补水,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8和图9,可选的,卫生进水管道140包括第四管道本体141、第四进水接口142和第五出水接口143,所述第四进水接口142和第五出水接口143 固定设置在第四管道本体141上且与第四管道本体141连通,所述第四进水接口142与进水装置003连接,所述第五出水接口143与板式换热器004连接。卫生进水管道将第四管道本体、第四进水接口和第五出水接口集成在一起,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同时便于安装。

参照图8、图9和图10,可选的,所述采暖热水管道110包括第一管道本体111、第一进水接口112、第一出水接口113和第二出水接口114,所述第一进水接口112、第一出水接口113和第二出水接口114固定设置在第一管道本体 111上且与第一管道本体111连通,所述通道切换装置002固定设置在第一管道本体111上用于使第一进水接口112与第一出水接口113连通或使第一进水接口 112与第二出水接口114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接口112与机器主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接口113与板式换热器004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接口114用于与散热器的进水口连接。采暖热水管道通过通道切换装置实现了两条通道单独连通,能够进行调控,便于控制。

参照图5,可选的,第一进水接口112上固定设置有采暖进水管015,所述采暖进水管015与机器主换热器连接。采暖进行水管的设置能够是管道安装更加方便,提高安装效率。

参照图1、图2和图8,可选的,还包括内置旁通009,所述采暖热水管道 110还包括两个连接接口115,所述一个连接接口115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112 与第一出水接口113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另一个连接接口115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112与第二出水接口114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内置旁通009两端分别与连接接口115连接。通过设置内置旁通,当采暖通道出现堵塞时,采暖水形成一定水压,推开内置旁通内的密封装置进入相邻的通道内,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安全事故。

参照图1和图8,可选的,采暖热水管道110还包括检测接口117,所述检测接口117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112与第二出水接口114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检测接口117上设置有水压力传感器011。水压力传感器可以将水压力传递给控制器,监控内部压力,保证安全。

参照图1和图8,可选的,采暖热水管道110还包括泄压接口118,所述泄压接口118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水接口112与第二出水接口114形成的供水通道上,所述泄压接口118上设置有泄压阀010。通过设置泄压接口和泄压阀能够进行泄压,避免压力过大,保证安全。

参照图1、图8和图10,可选的,采暖热水管道110还包括第一安装接口 116,所述通道切换装置002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接口116上。在采暖热水管道上设置第一安装接口用于安装通道切换装置,使安装更加便捷,更换更加方便,同时通过外接控制装置就可以实现对通道切换装置的控制。

可选的,通道切换装置002为电磁三通阀。电磁三通阀能够快速实现通道转换,运行稳定性好,成本低。

参照图1、图5和图6,可选的,进水装置003包括卫生进水阀组310、水流量传感器320、卫生进水管330和进水接头340,所述卫生进水阀组310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口,所述卫生进水阀组310的第一个所述接口与水流量传感器 320连接,所述卫生进水阀组310的第二个所述接口与卫生进水管330连接,所述卫生进水阀组310的第三个所述接口与进水接头340连接,所述卫生进水管 330远离卫生进水阀组310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004连接,所述卫生进水管330 为可进行调节的活动管。进水装置通过卫生进水阀组、水流量传感器、卫生进水管和进水接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卫生水进水的控制,通过水流量传感器能够监控是否有水流通过,及时反馈。

参照图8、图9和图10,可选的,采暖回水管道120包括第二管道本体121、第二进水接口123、第二安装接口124和第三出水接口125,所述第二进水接口 123、第二安装接口124和第三出水接口125固定设置在第二管道本体121上且与第二管道本体121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口123与散热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005固定在第二安装接口124上,所述第三出水接口125与板式换热器 004连接。

参照图8和图10,可选的,采暖回水管道120还包括膨胀水管接口122,所述膨胀水管接口122固定设置在第二管道本体121上且与第二管道本体121 连通,所述膨胀水管接口122上设置有膨胀水管014,所述膨胀水管014与膨胀水箱连接。膨胀水管接口、膨胀水管和膨胀水箱的设置能够保持采暖通道内水压力恒定,不会因为水在高温与低温互换时导致的水压升高或下降。

参照图8,可选的,采暖回水管道120还包括封堵接口126,所述封堵接口 126固定设置在第二管道本体121上且与第二管道本体121连通,所述封堵接口 126上设置有堵头012。封堵接口和堵头的设置能够根据客户或机器结构的需要,将此接口作排污口、膨胀水管接口、水压力开关接口等。

参照图7,可选的,板式换热器004包括换热器本体410、第一进水口420、第一出水口430、第二进水口440和第二出水口450,所述第一进水口420、第一出水口430、第二进水口440和第二出水口450设置在换热器本体410上。

参照图7,可选的,第一进水口420和第一出水口430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进水口440和第二出水口450位于同一侧且远离第一进水口420和第一出水口430,所述第一进水口420与第二出水口450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430与第二进水口440连通。

参照图1,可选的,水泵005的出水口与采暖回水管006连接,所述采暖回水管006与采暖热水管道110的进水接口连接。

参照图3、图5和图10,可选的,第二出水接口114和第二进水接口123 上设置有连接水管013。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