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699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换热设备,是一种成熟、稳定、可靠的换热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轻工、食品、医药、制冷、供热等行业。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体积小、布置方便等特点。传统的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波纹形(或其它突出物)的传热板片,这种板式换热器一般是冲压成型,按一定间隔,通过垫片压紧组成的可拆换热设备,传热板片上的通孔连接在一起构成流体流道,板片之间形成板间通道。这种换热器的换热板存在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清洗比较困难,流动阻力与压力损失大的缺点;这种结构的换热器主要用于液体与液体之间的热交换,难以用于气体冷凝或粘稠液体、流体与固体(粉体)之间的换热工艺要求。

一些新型设计的全焊接传热板,虽然可以实现高效率,低阻力降。但是仍然只能应用两相传热,例如液液、液气、液固和气固等场合,无法应用于气、固、液三相同时传热的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包括双层不锈钢板、双层不锈钢板之间的枕形流道、位于不锈钢板上点阵排布的穿透性气孔、折流线、进液口和出液口,换热固态物料走板外,换热液态物料走板内,固态和液态间壁式换热;换热气态物料错流穿过气孔,与换热固态直接接触式换热,与液态也呈间壁式换热。

优选地,所述双层不锈钢板四周采取闭环双焊缝设计,所述不锈钢板上点阵排布的圆形气孔周围采用双环形激光焊缝。

优选地,液体物料在枕形通道内部经过多道折流线导流,液体从进液口进入,走传热板内部的枕形通道,从出液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流体同时换热的换热元件,换热固态物料走板外,换热液态物料走板内,固态和液态间壁式换热;换热气态物料错流穿过气孔,与换热固态直接接触式换热,与液态也呈间壁式换热。

(2)内部的枕形流道实现反复的高低起伏,在低压和低流量的状态下即可实现高度湍流,传热效率非常高。

(3)作为一个单一的换热元件,生产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制造周期短。

(4)通过调节不锈钢板的厚度、气孔的点阵排布和枕形通道的高度,可以设计成应用于高压、常压和负压的应用场合。

(5)采用特殊的枕形通道,薄面外表面,外表面光洁,无褶皱,把产生液体结垢和固体物料结块的风险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设备图;

图2为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正视图;

图3为闭环双焊缝局部视图;

图4为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运行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是一个整体焊接的换热元件,由6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双层不锈钢板2、枕形流道3、气孔4、折流线5、进液口6和出液口7。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以双层不锈钢板2为基础焊接而成。不锈钢板2四周采用闭环双焊缝8设计,焊接前需用激光切割预留气孔4的位置,闭环双焊缝8完成以后,要对气孔位置进行双环形激光焊接,形成双环形焊缝9。通过高压鼓胀工艺,即可让双层不锈钢板2内部形成枕形流道3,再焊接进液口6和出液口7成型。

液体物料从进液口6进入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在内部枕形通道3高度湍流,与双层不锈钢板2外壁的固体物料和气体物料进行间壁换热。液体物料在枕形通道3内部经过多道折流线5导流,行走最大路径,并有效防止了局部死区的产生,确保换热的均匀性。经过充分换热以后,液体物料从出液口排出。

固体物料在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的外壁流动,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立式放置,固体物料自上而下依靠重力流动。固体物料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与液态物料间壁换热。

气态物料从气孔4穿过气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与固体物料直接接触,进行直接换热。同时气态物料通过间壁热传导与液体物料进行换热。

采用固液三相同时换热的传热板1作为换热元件,可以实现对物料的冷却、加热、干燥、加湿等多种换热应用。除了正常生产上的换热应用,也可以实现废热回收,例如采用冷却水将高温废固体物料和高温尾气的热量取出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