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81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以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带有室外新风入口的空气净化器在安装时需打通墙体安装进风管道,以引入室外新风。由于室内墙体环境已经事先确定,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该种空气净化的安装位置的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扩大安装范围,提供一种在室内能够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空气净化器,实现室外和室内空气循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滤芯,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包括至少两个沿着壳体侧壁的环绕方向分布的室外新风入口,每个室外新风入口设置有阀门固定座,阀门固定座能够与新风管道连接且能够与控制入风量的快装组件快装连接,其中一个室外新风入口连接新风管道,剩余的室外新风入口密封。

可选地,快装组件包括阀门支架、阀门电机和阀瓣,阀门电机设置于阀门支架且能够驱动阀瓣转动,阀门支架和阀门固定座分别设置有风控口,阀门支架和阀门固定座之间通过快装结构快装连接,阀瓣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打开或者逐渐关闭风控口。

可选地,快装结构包括设置于阀门支架的弹性片和设置于阀门固定座的快装口,弹性片设置有安装扣位且能够卡入快装口,快装口设置有能够卡入安装扣位的卡接凸块。

可选地,阀门固定座设置有卡位,快装口设置于卡位内侧,弹性片设置于阀门支架的外侧边缘,阀门支架快装嵌设于卡位。

可选地,阀门固定座设置有电连通区域,阀门支架设置有与阀门电机电连通的电路板,电路板设置有电接触区域;阀门支架快装于阀门固定座时,电接触区域与电连通区域实现电导通。

可选地,阀门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盖子,电路板设置于电机盖子的外侧,阀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盖子与阀瓣连接。

可选地,剩余的室外新风入口通过新风盖子密封。

可选地,其中一个新风盖子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检测部件。

可选地,壳体包括环绕设置的四个侧板,其中三个侧板分别设置一个室外新风入口。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进风口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底部的室内空气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中,室外新风入口的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在空气净化器的不同方位安装新风管道,扩大安装范围,提供一种在室内能够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包括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进风口还包括设置于壳体的底部的室内空气入口,实现室外和室内空气循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风量控制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量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风量控制装置的局部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风量控制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风量控制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快装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壳体;102-过滤空间;104-安装空格;106-侧板;110-进风口;112-室内空气入口;114-室外新风入口;120-出风口;130-新风管道;140-风量控制装置;141-风控板;1411-防尘挡板;142-步进电机;143-齿轮;144-齿条;145-防尘壳;1451-密封板;1452-第一侧板;1453-第二侧板;146-安装板;147-防尘毛刷;148-滑轨;149-滚轮组;1491-固定轴;1492-滚轮;150-密封毛刷;160-连接撑件;1601-固定板;1602-角钢;170-阀门固定座;172-卡位;173-快装口;180-快装组件;182-阀门支架;184-阀门电机;186-阀瓣;188-风控口;191-弹性片;192-安装扣位;193-卡接凸块;194-电路板;195-电机盖子;197-新风盖子;200-滤芯;201-初效滤网模块;202-中效滤网模块;203-活性炭滤网模块;204-紫外杀菌模块;205-高效滤网模块;206-电机模块;207-加热模块;300-门板;301-门磁;302-密封凸缘;303-门锁;400-红外感应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1。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0和设置于壳体100内的滤芯200。壳体100设置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进风口110设置有风量控制装置140。风量控制装置140用于控制入风量,可以根据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使用环境调节控制入风量。

如图1所示,风量控制装置140包括能够往复移动的风控板141,风控板141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打开或者逐渐关闭进风口110。“逐渐打开”进风口110是指进风口110的进风口110径逐渐变大,直到完全打开;“逐渐关闭”进风口110是指进风口110的进风口110径逐渐变小,直到关闭。风控板141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实现“逐渐打开”和“逐渐关闭”的效果,需要改变风控板141的与进风口110的口径相对的截面大小。风控板141往复移动的方向,可以选择与进风口110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也可以选择与进风口110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垂直方向的移动,风控板141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并且此时平行于进风口110所在平面的截面面积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风控板141沿着平行于进风口110所在平面的方向来回往复移动。驱动风控板141往复移动可以采用液压系统、齿轮143齿条144或者蜗轮蜗杆。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风量控制装置140包括步进电机142、啮合的齿轮143和齿条144,电机驱动齿轮143转动,齿条144沿风控板141的移动方向设置于风控板141。步进电机142能够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线位移,便于智能控制电机,进而控制风控板141的移动。电机正反转,驱动齿轮143正反转,带动齿条144相对于齿轮143来回移动,带动固定于齿条144的风控板141来回往复移动。

如图3所示,风量控制装置140设置有防尘系统。经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的空气未经过滤,因此会带入大量的灰尘或者颗粒物,风量控制装置140设置于室内空气入口112,风控板141由齿轮143齿条144驱动移动,带入的灰尘和颗粒物会粘附沉降于齿轮143齿条144,因此,齿轮143齿条144的防尘工作不做好,将严重影响齿轮143的顺畅转动和齿条144的顺畅移动,造成风量控制装置140故障不断以及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防尘系统包括防尘壳145,防尘壳145罩设于齿轮143的外侧。齿轮143与步进电机142的输出轴连接,防尘壳145起到阻隔灰尘的作用,避免灰尘附着在齿轮143的外侧,影响齿轮143和齿条144的有效啮合,从而保证齿轮143齿条144的顺畅驱动。

如图3所示,防尘壳145为U形罩壳,U形罩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146,U形罩壳和安装板146围成底部开口的防尘空间并罩设于齿轮143的外侧。U形罩壳是指垂直于防尘壳145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呈U形,U形罩壳的两侧壁分别位于齿轮143的两侧,安装板146位于齿轮143转动中心轴的两侧。

如图3所示,防尘系统还包括位于齿轮143的一侧的固定板1601;U形罩壳包括位于齿轮143两侧的第一侧板1452和第二侧板1453,第一侧板1452的末端设置有密封板1451,密封板1451所在平面与第一侧板1452所在平面交叉;密封板1451与固定板1601紧密贴合且固定连接;第二侧板1453套设于步进电机142的输出轴的外侧。U形罩壳罩设于齿轮143的外侧,设置密封板1451能够增大U形罩壳的水平面内的整体面积,进一步阻挡灰尘和颗粒物沉降附着于齿轮143的外侧。

如图3所示,风量控制装置140还包括至少一个防尘毛刷147,防尘毛刷147设置于齿轮143的往复移动方向的一侧且刷毛扫过齿条144。防尘毛刷147用于清除附着于齿条144上的灰尘,避免影响齿轮143齿条144的顺利啮合以及造成齿轮143齿条144齿面磨损。齿条144相对于齿轮143来回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防尘毛刷147依次刷过齿条144的齿面,能够有效清除灰尘。

如图3所示,每个安装板146设置一个防尘毛刷147。安装板146设置两个,两个安装板146分别设置于防尘壳145的两端以形成防尘空间。两个防尘毛刷147位于齿轮143的转动中心轴的两侧。齿轮143转动,齿条144相对于齿轮143来回往复移动,其中有部分齿条144与齿轮143对应,设置两个防尘毛刷147,保证能够有效清除与齿轮143相对的部分齿条144齿面附着的灰尘。

如图3所示,防尘系统还包括连接撑件160,连接撑件160包括并排设置于两个滑轨148之间的两个角钢1602,步进电机142和齿轮143设置于两个角钢1602之间,固定板1601位于两个角钢1602之间且一端固定于角钢1602,安装板146固定于角钢1602的外侧。两个角钢1602设置于齿轮143的两侧,一方面方便安装步进电机142和齿轮143,另一方面,角钢1602能够阻隔来自齿轮143两侧的灰尘和颗粒物,配合固定板1601和安装板146,在齿轮143的周围形成一个比较全方位的防尘屏障。防尘效果显著。

如图3所示,防尘系统还包括多个防尘挡板1411,多个防尘挡板1411分别沿着风控板141的朝向步进电机142的一侧的边缘设置且首尾相连密封。风控板141在齿轮143齿条144的作用下往复移动,外界空气在流经室内空气入口112时,部分随着空气流动至防尘挡板1411的灰尘和颗粒物将被防尘挡板1411阻隔。防尘挡板1411将外界空气中的部分灰尘阻挡在壳体100外侧,进一步减小了可能附着沉降于齿轮143和齿条144的灰尘颗粒物,取得了防尘的效果。

如图4所示,风量控制装置140包括对称设置的侧部开口的两个滑轨148,风控板141的两侧分别设置滚轮组149,每个滚轮组149滑动嵌设于一个滑轨148,滑轨148的侧部开口设置有密封毛刷150。密封毛刷150防止外部灰尘进入滑轨148,保证滚轮组149在滑轨148内顺畅运行。

如图4所示,滚轮组149包括固定轴1491和滚动设置于滑轨148内的滚轮1492,固定轴1491的一端固定于风控板141,固定轴1491的另一端穿过滑轨148的侧部开口与滚轮1492连接,密封毛刷150的刷毛扫过固定轴1491。

风控板141在齿条144的带动下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滚轮1492沿着滑轨148滚动运动,固定轴1491随着风控板141移动,密封毛刷150刷过固定轴1491,能够清除固定轴1491外侧附着的灰尘,防止固定轴1491附着的灰尘进入滚轮1492和固定轴1491的连接缝隙,影响滚轮1492的顺畅转动。同时固定轴1491和密封毛刷150一起封闭滑轨148的侧部开口,起到阻隔外界灰尘进入滑轨148内部的作用。

如图4所示,两个滑轨148位于进风口110的两侧,风控板141滑动设置于两个滑轨148之间,两个滑轨148之间通过连接撑件160连接,步进电机142和齿轮143设置于连接撑件160。风控板141沿着两个滑轨148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打开或者逐渐关闭进风口110。连接撑件160用于安装步进电机142和齿轮143。

如图5所示,进风口110包括室内空气入口112和室外新风入口114。室内空气入口112用于室内空气循环净化,室外新风入口114用于引入室内新鲜空气并净化。室内空气入口112采用上述风量控制装置140控制入风量,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入口112设置风量控制装置140。

如图5所示,室内空气入口112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部。风量控制装置140设置于壳体100的内侧底部。风量控制装置140中的风控板141横向设置和横向往复移动。

如图6所示,室外新风入口114设置至少两个且沿着壳体100侧壁的环绕方向分布。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正常布置时,壳体100侧壁沿竖向方向设置。室内墙体位于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不同方位,室外新风入口114的设置方式能够实现在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不同方位(不同的墙体上)安装新风管道130,扩大安装范围,提供一种在室内能够多方位安装的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

如图5所示,风量控制装置140还包括位置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包括调节控制模块、比较模块和设置于风控板141一侧的红外感应探头400,红外感应探头400用于感应风控板141并得到感应参数值,比较模块用于将感应参数值与调节控制模块的预设阈值比较,当感应参数值达到预设阈值时产生控制信号;步进电机142用于响应控制信号为齿轮143提供工作电能,齿轮143驱动齿条144工作。

位置检测系统能够精密控制风控板141的移动位置。通过感应模块,即红外感应探头400感应风控板141的位置,形成感应参数值,通过与预设好的阈值比较实现对步进电机142的不同控制,从而将风控板141移动至精确的位置,通过调节室内空气入口112的大小实现对室内空气入口112入风量大小的调节。

如图6所示,壳体100包括环绕设置的四个侧板106,其中三个侧板106分别设置一个室外新风入口114。室内墙角包括两个竖向墙壁,其中三个侧板106都设置室外新风入口114,能够实现在室内的不同墙角处安装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能够根据室内环境进行安装。

如图7所示,每个室外新风入口114设置有阀门固定座170,阀门固定座170能够与新风管道130连接且能够与控制入风量的快装组件180快装连接,其中一个室外新风入口114连接新风管道130,剩余的室外新风入口114密封。根据不同的安装方位将新风管道130与室外新风入口114连接,新风管道130与室外新风入口114的连接通过阀门固定座170实现。快装组件180能够控制入风量。

如图7所示,剩余的室外新风入口114通过新风盖子197密封。其中一个新风盖子197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检测部件。选择一个方位安装新风管道130后,剩余的室外新风入口114利用新风盖子197密封。还可以在其中一个新风盖子197设置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室内空气成分,便于随时监控净化效果。

如图7所示,快装组件180包括阀门支架182、阀门电机184和阀瓣186,阀门电机184设置于阀门支架182且能够驱动阀瓣186转动,阀门支架182和阀门固定座170分别设置有风控口188,阀门支架182和阀门固定座170之间通过快装结构快装连接,阀瓣18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打开或者逐渐关闭风控口188。快装组件180能够调节控制室外新风入口114的进风量,新风管道130选择一个安装方位后,将快装组件180快速安装于阀门固定座170上,再将新风管道130安装于阀门固定座170,完成安装。阀门电机184驱动阀瓣186转动的过程中,阀瓣186所在平面与风控口188所在平面之间交叉的角度逐渐变化,入风量也随着变化,角度越小,则风量越小,角度越大,风量越大。

如图7所示,快装结构包括设置于阀门支架182的弹性片191和设置于阀门固定座170的快装口173,弹性片191设置有安装扣位192且能够卡入快装口173,快装口173设置有能够卡入安装扣位192的卡接凸块193。弹性片191卡入快装口173的过程中,卡接凸块193也卡入安装扣位192,实现阀门支架182和阀门固定座170之间的快装,按压弹性片191,往外移动阀门支架182,卡接凸块193退出安装扣位192,弹性片191也退出快装口173,完成阀门支架182从阀门固定座170的拆卸。

如图7和图8所示,阀门固定座170设置有卡位172,快装口173设置于卡位172内侧,弹性片191设置于阀门支架182的外侧边缘,阀门支架182快装嵌设于卡位172。阀门支架182安装于阀门固定座170的卡位172内,缩小安装后的体积,同时实现阀门之间和阀门固定座170之间的密封。

阀门固定座170设置有电连通区域,阀门支架182设置有与阀门电机184电连通的电路板194,电路板194设置有电接触区域;阀门支架182快装于阀门固定座170时,电接触区域与电连通区域实现电导通。阀门支架182在快装入阀门固定座170后,点接触区域与点连通区域电导通,从而电机能够驱动阀瓣186转动,阀门支架182从阀门固定座170上取下,则电接触区域与电连接区域不导通,则电机无法驱动阀瓣186转动。

如图7所示,阀门电机184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盖子195,电路板194设置于电机盖子195的外侧,阀门电机184的输出轴穿过电机盖子195与阀瓣186连接。快装组件180作为一个独立部件,能够快装于阀门固定座170,电机盖子195起到密封阀门电机184的作用。

如图9所示,滤芯200,设置于壳体100内,滤芯200包括多个过滤模块,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之间在壳体100内形成过滤空间102,多个过滤模块按照过滤顺序依次排列且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过滤空间102,电机模块206设置于其中两个相邻的过滤模块之间。现有技术中滤芯200整体组装在一起,安装或者替换需要整体进行,本申请中多个过滤模块分别独立设置且能够从壳体100内独立拆取下来,独立更换,更加具有实用性;其次,多个过滤模块分别独立设置,损坏后便于检修和更换,只需要针对特定的过滤模块进行,而不需要对整个滤芯200进行操作,简化检修过程和节约使用成本;同时,多个过滤模块分别独立设置,能够增大单独一个过滤模块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整体净化量,实现大风量净化。

如图9所示,过滤空间102设置有多个按照过滤顺序依次连通的安装空格104,每个过滤模块抽屉式地安装于一个安装空格104。每个过滤模块活动嵌设于一个安装空格104内,安装拆卸以及检修独立进行,便于更换和检修,方便快捷。

如图9所示,多个过滤模块可以包括初效滤网模块201、中效滤网模块202、活性炭滤网模块203、紫外杀菌模块204、高效滤网模块205等依次设置的模块。

如图9所示,过滤空间102还设置有电机模块206和加热模块207。加热模块207设置于出风口120。电机和加热部件也采用模块化结构,电机采用电机模块206设置于壳体100的过滤空间102,加热部件设置为加热模块207,可选的,加热模块207设置于出风口120。承上述,电机、滤芯200和加热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独立进行检修和更换。

如图9所示,进风口110包括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部的室内空气入口112和侧部的室外新风入口114,壳体100的内侧底端设置有与室内空气入口112和室外新风入口114贯通的进风空腔,出风口120设置于壳体100的顶部,多个过滤模块从下而上依次排列设置于进风空腔的上方。气流自可多方位安装的空气净化器的底部流向顶部,途径多个过滤模块完成过滤。多个过滤模块沿着空气的净化途径依次排列设置。多个过滤模块单独设置,独立进行更换检修,单独过滤模块的体积足够大,进入进风空腔的气体依次穿过多个过滤模块进行过滤,过滤气体量大,实现大风量空气净化。

如图10所示,出风口120设置多个,多个出风口120阵列分布于壳体100的顶部。增大出风量。

如图10所示,壳体100的侧部开设有门板300,门板300的一侧铰接于壳体100。设置门板300,打开门板300能够安装和拆换多个过滤模块,方便更换维修各个部件和模块。

如图10所示,门板300的朝向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有门磁301。门磁301增大门板300和壳体100的连接强度,同时也方便开启门板300,方便更换和检修过滤模块。

如图10所示,门板300的朝向壳体100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凸缘302,门磁301嵌设于密封凸缘302。密封凸缘302用于实现门板300和壳体100之间的密封以及完成门磁301的安装。

如图11所示,门板300设置有门锁303。门锁303用于锁紧门板300。便于开启门板300,对多个过滤模块进行更换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