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830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属于干燥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热能,为了节省能量,某些湿含量高的物料、含有固体物质 的悬浮液或溶液一般先经机械脱水或加热蒸发,再在干燥器内干燥,以得到干的固体。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热量和质量(湿分)的传递,保证物料表面湿分蒸汽分压(浓度)高于外部空间中的湿分蒸汽分压,保证热源温度高于物料温度。热量从高温热源以各种方式传递给湿物料,使物料表面湿分汽化并逸散到外部空间,从而在物料表面和内部出现湿含量的差别。内部湿分向表面扩散并汽化,使物料湿含量不断降低,逐步完成物料整体的干燥。物料的干燥速率取决于表面汽化速率和内部湿分的扩散速率。通常干燥前期的干燥速率受表面汽化速率控制;而后,只要干燥的外部条件不变,物料的干燥速率和表面温度 即保持稳定,这个阶段称为恒速干燥阶段;当物料湿含量降低到某一程度,内部湿分向表面 的扩散速率降低,并小于表面汽化速率时,干燥速率即主要由内部扩散速率决定,并随湿含量的降低而不断降低,这个阶段称为降速干燥阶段。

而现有的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在连接后不能实现快速集尘与过滤,导致连接机构需要经常拆卸清理,使用不方便,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离式快速干燥除尘连接机构,它包含壳体、过滤管、连接法兰、干燥管、进管、出管、除尘装置、负压风机、集尘盒、挡板;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过滤管的外侧壁绕接有干燥管,所述干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管、出管,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过滤管的内部安装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与过滤管的内侧壁的角度为60-80°,所述除尘装置的后侧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除尘装置的前下侧设置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上端的中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过滤管的内侧壁的角度B为100-140°。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管为螺旋式干燥管。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盒通过连接螺纹头与壳体的外侧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除尘装置包含过滤网、活性炭网、PP棉网,所述过滤网、活性炭网、PP棉网依次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干燥与除尘,效率高,且使用方便、快速,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过滤管;3-连接法兰;4-干燥管;5-进管;6-出管;7-除尘装置;8-负压风机;9-集尘盒;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过滤管2、连接法兰3、干燥管4、进管5、出管6、除尘装置7、负压风机8、集尘盒9、挡板10;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管2,所述过滤管2的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法兰3,所述过滤管2的外侧壁绕接有干燥管4,所述干燥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管5、出管6,所述过滤管2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法兰3,所述过滤管2的内部安装有除尘装置7,所述除尘装置7与过滤管2的内侧壁的角度A为60-80°,所述除尘装置7的后侧设置有负压风机8,所述除尘装置7的前下侧设置有集尘盒9,所述集尘盒9上端的中部安装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过滤管2的内侧壁的角度B为100-140°。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管4为螺旋式干燥管。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盒9通过连接螺纹头与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装置7包含过滤网、活性炭网、PP棉网,所述过滤网、活性炭网、PP棉网依次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0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法兰3实现快速连接,同时在使用时通过干燥管实现干燥,且过滤管2进行过滤,且过滤时,通过除尘装置进行过滤与吸附,且除尘时通过集尘盒9实现集尘,且挡板能实现初次过滤的遮挡,使得大颗粒在进行挡板阻挡后直接进入集尘盒内收集,且经过除尘装置过滤后其颗粒物会跟随除尘装置的倾斜角度进入集尘盒内收集,使得过滤管2不易堵塞,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