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633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设备类热风干燥箱中的利用自身尾气余热进行风向调节的热风干燥箱领域,尤指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



背景技术:

热风烘干在橡胶生产工艺中较为重要,良好的烘干工艺能够保证成品标胶质量的同时储存也更加长久,现有的烘干机结构大体相同,但进风方式一般分为竖直进风、侧面进风和混合进风,竖直进风即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进行烘干,但由于烘干过程中热风的穿透厚度较薄,换热率较差,侧进风虽然烘干过程中热风的穿透厚度较厚,但对热风的穿透性要求极高,混合进风即同时侧向和竖直向进风,虽然效果最好,但铺设的送风管道也最多,进风量也最大,成本也是最高的,三者都各有优点但也各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该设备使用尾气的余热作为开关阀门的控制动力,来实现阶段性的调整进风方向,根据经验和需要设置好进风顺序即可自动实现风向的自动变更,设备成本低,可以在现有的热风干燥箱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快速烘干,又可实现节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实现,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包括余热动力装置、联动开关、侧烘干风孔、下烘干风孔、干燥箱、支撑轨、传动带、吸气罩、风机、干燥仓,其中干燥箱通过底部所设的支撑轨和与支撑轨平行并能啮合套接于干燥箱底部中间对应结构的传动带共同承载,支撑轨和传动带一直延伸至干燥仓出料口,干燥仓底部设置于竖直向上的均匀分布的下烘干风孔,下烘干风孔通过对应的配气歧管与下进气总管连接,下进气总管上设置有联动阀门,联动阀门与联动开关对应部分连接,干燥仓内侧设置有侧烘干风孔,侧烘干风孔通过对应的配气歧管与侧进气总管连接,侧进气总管上设置有联动阀门,联动阀门与联动开关对应部分连接,联动开关对应结构与余热动力装置对应结构连接,余热动力装置对应部分与侧进气总管和下进气总管分别对应连通,干燥仓上部设置有吸气罩,吸气罩通过带有风机的管道与余热动力装置对应部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阀门为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开关由开启杆、活动安装柱、活动连接头、弧形传动杆、联动杆组成,其中联动杆两端设置有活动连接头的金属直杆,联动杆其中一端和开启杆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头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头与弧形传动杆一端连接,弧形传动杆为弧形扁平金属杆,弧形传动杆通过活动安装柱安装于对应的机架上,弧形传动杆未与联动杆安装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头与余热动力装置对应结构连接,开启杆未与联动杆安装的一端与联动阀门连接,联动阀门对应安装于下进气总管或侧进气总管上,一根弧形传动杆、一根联动杆和一根开启杆组成一组联动开启装置,两组联动开启装置安装于同一个余热动力装置对应部位组成一个完整的联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余热动力装置由加热箱、加热缸、活塞、压缩弹簧、推动杆、散热片、冷却箱、冷却缸组成,加热缸为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金属管,冷却缸为一端设置有推动杆安装孔封头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金属管,冷却缸和加热缸开口端相互连接组成一根圆柱体金属管,推动杆一端安装活塞后通过推动杆安装孔设置于冷却缸内并在位于冷却缸内的推动杆上套接压缩弹簧,加热缸内填充无毒升华剂,加热缸套接于加热箱内,加热箱上部所设进气口与锅炉换热器出料管连接,加热箱下部所设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侧进气总管和下进气总管对应部分连接,冷却缸外表面设置散热片后套接有冷却箱,冷却箱所设进气口与吸气罩对应管道连接,冷却箱所设出气口通过管带与尾气回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设备使用尾气的余热作为开关阀门的控制动力,来实现阶段性的调整进风方向,根据经验和需要设置好进风顺序即可自动实现风向的自动变更,设备成本低,可以在现有的热风干燥箱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实现快速烘干,又可实现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所设联动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箱;2-加热缸;3-风机;4-侧烘干风孔;5-阀门联动杆;6-吸气罩;7-干燥箱;8-吸气孔;9-散热片;10-压缩弹簧;11-活动连接头;12-支撑轨;13-传动带;14-下烘干风孔;15-联动阀门;16-推动杆;17-冷却缸;18-冷却箱;19-活塞;20-下进气总管;21-开启杆;22-活动安装柱;23-弧形传动杆;24-联动杆;25-侧进气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利用余热动力调节进风管道阀门的热风干燥箱,包括余热动力装置、联动开关、侧烘干风孔4、下烘干风孔14、干燥箱7、支撑轨12、传动带13、吸气罩6、风机3、干燥仓,其中干燥箱7通过底部所设的支撑轨12和与支撑轨12平行并能啮合套接于干燥箱7底部中间对应结构的传动带13共同承载,支撑轨12和传动带13一直延伸至干燥仓出料口,干燥仓底部设置于竖直向上的均匀分布的下烘干风孔14,下烘干风孔14通过对应的配气歧管与下进气总管20连接,下进气总管20上设置有联动阀门15,联动阀门15与联动开关对应部分连接,干燥仓内侧设置有侧烘干风孔4,侧烘干风孔4通过对应的配气歧管与侧进气总管25连接,侧进气总管25上设置有联动阀门15,联动阀门15与联动开关对应部分连接,联动开关对应结构与余热动力装置对应结构连接,余热动力装置对应部分与侧进气总管25和下进气总管20分别对应连通,干燥仓上部设置有吸气罩6,吸气罩6通过带有风机3的管道与余热动力装置对应部分连接,所述联动阀门15为球阀,所述联动开关由开启杆21、活动安装柱22、活动连接头11、弧形传动杆23、联动杆24组成,其中联动杆24两端设置有活动连接头11的金属直杆,联动杆24其中一端和开启杆21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头11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头11与弧形传动杆23一端连接,弧形传动杆23为弧形扁平金属杆,弧形传动杆23通过活动安装柱22安装于对应的机架上,弧形传动杆23未与联动杆24安装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头11与余热动力装置对应结构连接,开启杆21未与联动杆24安装的一端与联动阀门15连接,联动阀门15对应安装于下进气总管20或侧进气总管25上,一根弧形传动杆23、一根联动杆24和一根开启杆21组成一组联动开启装置,两组联动开启装置安装于同一个余热动力装置对应部位组成一个完整的联动开关,所述余热动力装置由加热箱1、加热缸2、活塞19、压缩弹簧10、推动杆16、散热片9、冷却箱18、冷却缸17组成,加热缸2为一端密封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金属管,冷却缸17为一端设置有推动杆安装孔封头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金属管,冷却缸17和加热缸2开口端相互连接组成一根圆柱体金属管,推动杆16一端安装活塞19后通过推动杆安装孔设置于冷却缸17内并在位于冷却缸17内的推动杆16上套接压缩弹簧10,加热缸2内填充无毒升华剂,加热缸2套接于加热箱1内,加热箱1上部所设进气口与锅炉换热器出料管连接,加热箱1下部所设出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侧进气总管25和下进气总管20对应部分连接,冷却缸17外表面设置散热片9后套接有冷却箱18,冷却箱18所设进气口与吸气罩6对应管道连接,冷却箱18所设出气口通过管带与尾气回收系统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