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84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然而现有的太阳能液位传感器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其在使用时虽然能满足微型化和智能化等多项要求,但是其功能相对单一,大多只具有液位检测的功能,对于液位较低或较高时无法做出及时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包括液位传感器本体和水泵,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侧盖的一侧,且侧盖通过设置在储水箱的一端,所述水泵固定在侧盖的另一侧,且水泵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的上方固定有上压力感应片,且液位传感器本体的下方固定有下压力感应片,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的上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导轨,且导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侧盖的一侧通过铰链与储水箱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的一端开设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为U形板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侧盖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中,在原有的基础上,该液位传感器具有一定的高度,同时在传感器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压力感应片,上下压力感应片的高度既是最佳液位,当水泵往储水箱内加水时,下压力感应片首先检测到水位的压力,当持续加水使得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上压力感应片检测到水压,水泵接收信号立即停止加水,从而保证加水水位保持在上压力感应片的高度,防止在寒冷的冬季储水箱内的水结冰体积增大胀裂储水箱,当水位低至下压力感应片检测不到水压时,水泵工作对储水箱加水,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智能自动加水,同时还可以保证水位始终保持在最佳液位范围内;其次,该上下压力感应片均由传感器上的导轨固定,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对压力感应片的更换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

1-上压力感应片、2-液位传感器本体、3-水泵、4-储水箱、5-下压力感应片、6-通孔、7-侧盖、8-水管、9-铰链、10-螺栓、11-密封垫圈、12-限位块、13-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太阳能液位传感器,包括液位传感器本体2和水泵3,液位传感器本体2通过螺栓10固定在侧盖7的一侧,且侧盖7通过设置在储水箱4的一端,水泵3固定在侧盖7的另一侧,且水泵3的底部连接有水管8,液位传感器本体2的上方固定有上压力感应片1,且液位传感器本体2的下方固定有下压力感应片5,液位传感器本体2的上下表面均对称设置有导轨13,且导轨1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2。

侧盖7的一侧通过铰链9与储水箱4转动连接,液位传感器本体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6,液位传感器本体2为U形板结构,侧盖7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圈11。

导轨13用于固定上压力感应片1和下压力感应片5,限位块12用于限制上压力感应片1和下压力感应片5的水平滑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水管8外接水源,在水泵3的作用下通过通孔6往储水箱4内加水,当持续加水使得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上压力感应片1检测到水压,水泵3接收信号立即停止加水,从而保证加水水位保持在上压力感应片1的高度,防止在寒冷的冬季储水箱4内的水结冰体积增大胀裂储水箱4,当水位低至下压力感应片5检测不到水压时,水泵3工作对储水箱4加水,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智能自动加水,导轨13用于固定上压力感应片1和下压力感应片5,限位块12用于限制上压力感应片1和下压力感应片5的水平滑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