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3999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射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辐射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辐射式供冷/热系统的辐射板功能单一,只有辐射作用,还存在如下缺点:

1、供冷过程中因室内空气湿度不能有效精确控制而导致辐射板结露滴水;

2、供冷供热速度慢;

3、供冷供热效率低。

目前,还没有制造商和研究机构能从原理上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凝露滴水、供冷供热速度快、供冷供热效率高的辐射式空调器。该空调器运行超低静音,运行更加节能,适应于舒适环境要求相对较高的室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射式空调器,包括新风静压箱、均流板、新风接口、冷/热媒管接口、导热板、冷/热媒管、护边、辐射送风板和中间板;所述均流板设在新风静压箱内,将新风静压箱分为上、下腔,所述新风接口设在新风静压箱上,与新风静压箱上腔相连通;所述导热板、冷/热媒管设在中间板与辐射送风板之间,且辐射送风板通过护边与中间板相连接,形成层流罩,所述冷/热媒管接口设在护边上,与冷/热媒管相连通;所述均流板、中间板和导热板上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辐射送风板上设有送风孔;所述新风静压箱设在层流罩上。

进一步,所述均流板的通风孔孔径为1-2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5-7孔(优选6孔)。

进一步,所述导热板的通风孔孔径为0.5-1.0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0-14孔(优选12孔)。

进一步,所述中间板的通风孔孔径为1-2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5-7孔(优选6孔)。

进一步,所述辐射送风板的送风孔孔径为1-2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5-7孔(优选6孔)。

进一步,所述冷/热媒管与导热板紧密结合,形成以传导散热为主的导热方式。

进一步,所述护边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新风静压箱外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供冷时,辐射送风板无凝露滴水,形成室内新空气层流场,大大提高冷/热辐送风板的供冷供热效率,大大提高室内空气环境和舒适度。本空调器所有构件在生产厂家组装成型,形成模块,运行能力在出厂前调试完毕,现场只需组装即可投入运行。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应于高档舒适性用房,无吹风感,无凝露滴水,超级静音,特别是运行节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彻底解决大温差大湿差环境下辐射板结露问题;

2.将新风与室内干燥空气混合后,与辐射换热相结合,将新风二次处理送入室内;

3.辐射与对流空气场相结合,大大提高空调器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中:1-新风静压箱,2-均流板,3-新风接口;4-冷/热媒管接口,5-导热板,6-冷/热媒管,7-护边,8-送风孔,9-辐射送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以一台辐射面板护边尺寸600×1200的空调器进行置换冷辐射层流送风为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新风静压箱1、均流板2、新风接口3、冷/热媒管接口4、导热板5、冷/热媒管6、护边7、辐射送风板9和中间板;所述均流板2设在新风静压箱1内,将新风静压箱1分为上、下腔,所述新风接口3设在新风静压箱1上,与新风静压箱1上腔相连通;所述导热板5、冷/热媒管6设在中间板与辐射送风板9之间,且辐射送风板9通过护边7与中间板相连接,形成层流罩,所述冷/热媒管接口4设在护边7上,与冷/热媒管6相连通;所述均流板2、中间板和导热板5上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辐射送风板9上设有送风孔8;所述新风静压箱1设在层流罩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板2为防腐微孔板,通风孔孔径为1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6孔。所述均流板2通过新风静压箱1两侧的卡槽与新风静压箱1装配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5为微孔板,通风孔孔径为1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2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板的通风孔孔径为1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6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辐射送风板9的送风孔孔径为1mm,密度为每平方厘米6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热媒管6与导热板5紧密结合,形成以传导散热为主的导热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边7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静压箱1外设有保温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静压箱1通过两边的固定件(如螺栓螺母等)与层流罩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层流罩的主要功能有层流,置换与辐射三大功能;所述新风接口3、冷/热媒管接口4采用通用接口,安装简便。

一方面,冷/热媒通过冷/热媒管接口4接入空调器,热量由冷/热媒管6通过传导,将热量传给导热板5,再传给辐射送风板,产生辐射供热或供冷;另一方面,通过新风机处理过的干冷空气,通过新风接口3送入新风静压箱1的上腔,在新风静压箱1经过均流板2达到新风静压箱1的下腔,再通过中间板、导热板5和辐射送风板9的孔洞,空气与三者之间进行空气对流热交换,空气得到二次冷却(或加热)处理,形成更加干冷的空气,并通过辐射送风板的送风孔8均匀送出,通过控制送出空气的风量与风速,形成正压送风区域,护边周围的空气只能与边域的处理过的干燥新风进行置换,无法与辐射送风板接触,因为护边采用的是隔热材料,不会形成凝露,确保提供一个不结露,低噪声,热交换效率高和送风均匀、无吹风感和热交换速率大大提高的物理边界与空气场环境,现实了该空调器层流空气场与辐射加强的功能。

这样,送出的空气在层流罩护边内形成较稳定的空气层流和正压区,空调器周边的空气不能进入层流区,且层流区层流空气场与辐射板形成了热交换的互补,大大提高的热交换效率。

本实施例型号尺寸只是一种范例,可以根据不同热量和新风量建立数据模型,设计出不同的尺寸空调器。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