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414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热水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在售的整体式壁挂空气能热水器,热泵系统的蒸发器一般为铜管管翅换热器,由于铜管换热器的整体质量较大,单位面积换热量较小,在结构紧凑的整体式壁挂空气能热水机上,使整机重量处于较高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热水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整体横式壁挂空气能热水器,热水器包括:外壳,外壳为中空的腔体;内胆,内胆位于外壳内;蒸发侧换热器,蒸发侧换热器位于外壳内,且蒸发侧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压缩机及节流装置同蒸发器在外壳的同一侧;冷凝侧换热器,冷凝侧换热器设置在内胆的内部或者外部,用于与内胆内的水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包括外壳、内胆、蒸发侧换热器以及冷凝侧换热器,其中,外壳为中空的腔体,内胆位于外壳内,蒸发侧换热器位于外壳内,且蒸发侧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压缩机及节流装置同蒸发器在外壳的同一侧;冷凝侧换热器设置在内胆的内部或者外部,用于与内胆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泵加热系统,即空气能热泵系统,节能高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蒸发侧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为铝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换热器要大的多,故在相同的蒸发侧换热量下,能够大大减小蒸发器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即使狭小的空间,也足够安装热水器,由于整机的重量轻,更加便于用户安装与拆卸。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热水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凝侧换热器至少为以下之一:内置铜盘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外绕铜盘管换热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凝侧换热器至少为以下之一:内置铜盘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外绕铜盘管换热器,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换热器,当冷凝侧换热器为内置铜盘管换热器时,可将冷凝侧换热器内置在水箱的内部,直接散热给水箱内部的水,当冷凝侧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外绕铜盘管换热器,均可设置在水箱的外部,尤其对于冷凝侧换热器为微通道换热器时,微通道换热器为铝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换热器要大的多,换热效率更高,使得热水器的加热效率更高。同时在相同的冷凝侧的换热量下,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能够大大减小冷凝器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即使用户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足够安装热水器,同时便于用户的安装与拆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多个扁管以及翅片;其中,第一集液管与第二集液管之间形成一定空间,扁管位于空间内;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相连通;翅片位于相邻的两个扁管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多个扁管以及翅片,其中,第一集液管与第二集液管之间形成一定空间,扁管位于此空间内,且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相连通,翅片位于任意两个扁管之间,以上结构置形成了多条细微的流道,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结构更紧凑、轻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倾斜设置,当微通道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会有冷凝水析出,这时,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扁管的倾斜表面流下,不滞留在扁管及翅片表面,保证了排水的顺畅,提高了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扁管的不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端部的连线与水平面呈锐角,锐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45°。

在该技术方案中,锐角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45°,均可保证微通道换热器上的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扁管的倾斜表面流下,不滞留在扁管及翅片表面,保证了排水的顺畅,提高了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集液管与第二集液管相平行且对称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集液管与第二集液管相平行且对称设置,不仅便于自身的加工制造,同时便于扁管的安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扁管相平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扁管相平行设置,不仅便于扁管的安装,同时使得微通道换热器外形更加规整,更美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翅片为铝翅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翅片为铝翅片,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换热器要大的多,故在相同的蒸发侧换热量下,能够大大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水器还包括:导风圈,导风圈分别与蒸发侧换热器相连接;风机,风机位于导风圈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热水器还包括导风圈,不仅为风机提供了放置空间,同时,使得蒸发侧换热器与风机固定在相对的位置上,便于加快蒸发侧换热器的换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壳上开设有回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壳上开设有回风口,使得蒸发器的外壳内部不断有新空气进入,保证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壁挂空气能热水器,采用微通道换热器作为蒸发侧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为铝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换热器要大的多,故在相同的蒸发侧换热量下,能够大大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微通道换热器由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及翅片组成,其中多个扁管平行设置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优选地,扁管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优选地,其中0°<α≤45°,翅片位于扁管与扁管之间,当蒸发侧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会有冷凝水析出,这时,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扁管的倾斜表面流下,不滞留在扁管及翅片表面,保证了排水的顺畅,提高了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图2在A-A截面的剖视图(翅片未示出)。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热水器,10外壳,102蒸发侧换热器,1022第一集液管,1024第二集液管,1026扁管,1028翅片,104压缩机,106风机,108导风圈,110节流装置,112内胆,114进水管,116排水管,118冷凝侧换热器,120回风口,20保温层,30端盖,3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热水器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水器100,即一种整体横式壁挂空气能热水器,热水器100包括:外壳10、主机以及水箱;其中,外壳1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主机以及水箱均位于外壳10内,且水箱与主机相连接;主机包括蒸发侧换热器102、压缩机104以及节流装置110,水箱包括冷凝侧换热器118;其中,蒸发侧换热器102的出口与压缩机104的进气口相连通,压缩机104的排气口与冷凝侧换热器118的进口相连通,冷凝侧换热器118的出口与节流装置110的进口相连接,节流装置110的出口与蒸发器侧换热器的进口相连接,蒸发侧换热器102为微通道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100,热水器100包括外壳10、主机以及水箱,其中,外壳10为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主机以及水箱均位于外壳10内,且水箱与主机相连接,主机和水箱相连接,主机包括蒸发侧换热器102、压缩机104以及节流装置110,水箱包括冷凝侧换热器118;其中,蒸发侧换热器102的出口与压缩机104的进气口相连通,压缩机104的排气口与冷凝侧换热器118的进口相连通,冷凝侧换热器118的出口与节流装置110的进口相连接,节流装置110的出口与蒸发器侧换热器的进口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加热系统,即空气能热泵系统,节能高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蒸发侧换热器102为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为铝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1028换热器要大的多,故在相同的蒸发侧换热量下,能够大大减小蒸发器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即使狭小的空间,也足够安装热水器100,由于整机的重量轻,更加便于用户安装与拆卸。空气能热泵系统,实现了以热泵加热系统作为主体的加热方式,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在经过压缩机104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冷媒流经内胆112的内部或外部设置的冷凝侧换热器118冷凝放热,从而加热内胆112内的水,最后,从冷凝侧换热器118内流出的冷媒经过节流装置110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进入蒸发侧换热器102蒸发从空气中吸热,变成低温低压气态冷媒,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104重复上一循环。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水箱还包括:内胆112、进水管114以及排水管116;其中,进水管114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进水管114的一端伸入到内胆112内,并与内胆112相连通,出水管的一端伸入到内胆112内,并与内胆112相连通,冷凝侧换热器118设置在内胆112的内部或者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水箱还包括内胆112、进水管114以及排水管116,其中,进水管114的一端与水源相连通,进水管114的一端伸入到内胆112内,并与内胆112相连通,出水管的一端伸入到内胆112内,并与内胆112相连通。冷凝侧换热器118设置在内胆112的内部或者外部,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机包括:导风圈108、风机106;其中,导风圈108与蒸发侧换热器102的两端相连接,风机106位于导风圈108内。

在该实施例中,主机包括导风圈108、以及风机106,其中,导风圈108与蒸发侧换热器102的两端相连接,风机106位于导风圈108内,将换热后的低温空气迅速排出热水器100的外壳10,加快蒸发侧换热器102与空气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热水器100的加热效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水器100还包括:端盖30,端盖30盖设在外壳10的开口处,且端盖30上设置有出风口32,外壳10上设置有回风口120。

在该实施例中,热水器100还包括:端盖30,端盖30盖设在外壳10的开口处,防止灰尘落入外壳10内部的元器件上,同时,用户通过开启端盖30安装与拆卸热水器100外壳10内部的元器件;端盖30上设置有出风口32,外壳10上设置有回风口120,形成一个循环的气道,便于蒸发侧换热器102与气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热水器100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冷凝侧换热器118至少为以下之一:内置铜盘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外绕铜盘管换热器。

在该实施例中,冷凝侧换热器118至少为以下之一:内置铜盘管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外绕铜盘管换热器,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换热器,当冷凝侧换热器118为内置铜盘管换热器时,可将冷凝侧换热器118内置在水箱的内部,直接散热给水箱内部的水,当冷凝侧换热器118为微通道换热器以及外绕铜盘管换热器,均可设置在水箱的外部,尤其对于冷凝侧换热器118为微通道换热器时,微通道换热器为铝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1028换热器要大的多,散热效率更高,使得热水器100的加热效率更高。同时在相同的冷凝侧的换热量下,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能够大大减小冷凝器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即使用户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足够安装热水器100,同时便于用户的安装与拆卸。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液管1022、第二集液管1024、多个扁管1026以及翅片1028;其中,第一集液管1022与第二集液管1024之间形成一定空间,且扁管10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管1022、第二集液管1024相连通,且扁管1026的另外两端不在同一水平面内,翅片1028位于任意两个扁管1026之间。第一集液管1022与第二集液管1024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一集液管1022与第二集液管1024相平行且对称设置,多个扁管相互平行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液管1022、第二集液管1024、多个扁管1026以及翅片1028,其中,第一集液管1022与第二集液管1024之间形成一定空间,且扁管10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管1022、第二集液管1024相连通,翅片1028位于任意两个扁管1026之间,以上结构置形成了多条细微的流道,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结构更紧凑、轻巧;优选地,扁管1026的另外两端不在同一水平面内,使得扁管1026自身倾斜设置,当微通道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会有冷凝水析出,这时,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扁管1026的倾斜表面流下,不滞留在扁管1026及翅片1028表面,保证了排水的顺畅,提高了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效果。第一集液管1022与第二集液管1024相平行且对称设置,不仅便于自身的加工制造,同时便于扁管1026的安装。多个扁管1026相平行设置,不仅便于扁管1026的安装,同时使得微通道换热器外形更加规整,更美观。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扁管1026的不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端部的连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α,α为锐角。

在该实施例中,扁管1026的不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端部的连线与水平面呈锐角,便于微通道换热器上的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扁管1026的倾斜表面流下,不滞留在扁管1026及翅片1028表面,保证了排水的顺畅,提高了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α为45°。

在该实施例中,α优选为45°,加工制造与安装均较方便,且更有利于冷凝水的下流,同时也最大限度保证了蒸发侧的换热面积,及充足的空气通道,保证了蒸发侧的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翅片1028为铝翅片1028。

在该实施例中,翅片1028为铝翅片1028,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质量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1028换热器要大的多,故在相同的蒸发侧换热量下,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能够大大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水器100,采用微通道作为蒸发侧换热器102,微通道换热器为铝制换热器,单位体积的重量只为铜的三分之一,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换热面积比铜管翅片1028换热器要大的多,故在相同的蒸发侧换热量下,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能够大大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及重量,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微通道换热器由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1026及翅片1028组成,其中多个扁管1026平行设置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翅片1028设置在相邻两扁管1026之间,作为微通道换热器的实施例之一,优选地,扁管1026所处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当蒸发侧换热器102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会有冷凝水析出,这时,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扁管1026的倾斜表面流下,不滞留在扁管1026及翅片1028表面,保证了排水的顺畅,提高了排水效果,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