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的烘烤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2956发布日期:2018-08-10 20:0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松茸的烘烤房。



背景技术: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好生于养份不多而且比较干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于赤松、偃松、铁杉、日本铁杉的根部。四川、西藏、云南等青藏高原一带是我国松茸的主要产地,产量四川为首、品质西藏为佳、名气香格里拉最大。

在现有的用于烘干松茸的烘干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般的烘干柜中,烘干柜由于体积小,一次烘干的松茸量较少;多数用体积较大的烘房来进行烘烤,但是现有的烘房,由于保温性做得不是很好,导致烘房内热量与外界交换过多,热量损失较大,降低了热能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烘干速度,另外,烘干架由支架上放置烘干盘,由于烘干盘多为平体,烘干时候需要人工经常翻转,否则容易导致松茸粘接在托盘上,影响其外观和品质,而人工翻转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还要控制烘房内的温度,否则会被烫伤,烘房来来回回加热降温,对松茸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烘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烘干过程热量能够循环使用,并能自动翻松茸,有效避免松茸粘接在托盘上,减少劳动力的松茸的烘烤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松茸的烘烤房,包括烘房本体、烘干架、加热器和鼓风机;所述烘房本体由隔板分隔成烘烤室和加热室;所述加热器置于所述加热室内;所述烘干架置于所述烘烤室内,所述隔板下部设有进风门、上部设有回风门;所述进风门一侧设有吹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所述加热室顶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加热室内;所述烘房本体的墙体从内至外依次为导热层、保温层、绝热层和外层;所述烘干架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振动电机;所述烘干架的四个底脚连接弹簧座。

优选地,所述烘烤室顶部设有1个以上的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烘烤室内顶部还设有风扇。

优选地,所述进风通道内还设有空气过滤净化器。

优选地,所述烘干架顶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烘烤室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架底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连接振动电机;烘干架的四个底脚连接弹簧座,烘干过程将松茸放入烘干架上,烘干至一定时间后启动振动电机,振动电机振动支架,弹簧受力后反复振动支架,保证支架平衡振动,这样松茸就能够被翻转,不需要人工来操作,大大节约劳动力;底板还能接住盘体上掉下来的渣质;2、墙体从内至外依次为导热层、保温层、绝热层和外层;这样墙体的保温性能相对现有技术的得到较大的提升,保温效果较好,提高了热能利用率,热风在加热室加热后经进风门进入烘烤室内,最后由回风门再次进入加热室,不断循环使用,减少热气的浪费,热气的流动更好地带走烘烤室内的湿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松茸的烘烤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松茸的烘烤房,它包括烘房本体1、烘干架2、加热器3和鼓风机4;烘房本体1由隔板5分隔成烘烤室6和加热室7;加热器3置于加热室7内;烘干架2置于烘烤室6内,其中加热器3和鼓风机4均为现有设备,主要作用是将空气加热和将空气鼓入加热室7内。隔板5下部设有进风门51、上部设有回风门52;进风门51一侧设有吹风机8;鼓风机4设置在加热室7顶部,鼓风机4的出风端通过进风通道9连通加热室7内;烘房本体1的墙体从内至外依次为导热层11、保温层12、绝热层13和外层14;烘干架2底部设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连接振动电机22;烘干架2的四个底脚连接弹簧座10。

为了将烘烤室6内的潮气排除,在烘烤室6顶部设有1个以上的排气孔61;为了使烘烤室6内的热气循环流动,在烘烤室6内顶部还设有风扇62。

由于空气中含有较多悬浮物以及杂质,将空气直接鼓入加热室7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杂质,因此需要将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对松茸的污染,因此,在进风通道9内还设有空气过滤净化器91;为了使烘干架2的振动平衡性更好,烘干架2顶部通过弹簧连接烘烤室6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将待烘烤的松茸放入烘干盘内,然后放置在烘干架2上,将烘干架2放置平衡,然后启动加热器3,然后打开鼓风机4向加热室7内鼓入空气,空气经加热后由吹风机8将热气吹入烘烤室6内,待烘干至一定时间后,启动振动电机22,松茸在烘烤室6内不断被翻转和烘烤,直至烘烤结束。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