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交换器的多滤网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1323发布日期:2018-07-07 00:2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过滤,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热交换器的多滤网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包含很多,它们的形态可能是固体状的粒子,也可能是液滴或是气体,或是这些形态的混合存在;就目前而言,对于空气中固体状的粒子所造成的污染,可以在空气过滤器中利用介质(滤网)进行过滤,但是,随着滤网使用时间的增加,滤网上会堆积越来越多的固体粒子污染物,严重影响空气过滤的效果,因此,为保证空气过滤能力,一般要求3到6个月即更换一次滤网,这就对空气过滤装置的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也不利于降低成本。

对于只包含一个滤网的空气过滤装置而言,为增加滤网的使用寿命,避免滤网的频繁更换,可以在空气过滤装置的进风通道中安装一个反向排风的风机,在停止过滤后,通过该风机对滤网进行反吹,将滤网上堆积的固态颗粒物吹出到外界;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过滤性能,往往会在空气过滤装置中设置多个滤网,进行多重空气过滤,此时,由于多个滤网的重叠,在进风通道中安装反向排风的风机,对滤网进行反吹清洗能力十分有限,无法显著提高滤网的使用寿命,滤网依然需要频繁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热交换器的多滤网空气过滤装置,通过升降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各个滤网在空气过滤室与滤网反吹室之间切换,在滤网反吹室依次完成各个滤网的反吹清洗,无需频繁更换滤网,就能够保证空气过滤装置的空气过滤能力;基于热交换器,能够调节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热交换器的多滤网空气过滤装置,包括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的第一输入口与空气过滤室的右侧连通;空气过滤室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热交换室的第一输出口与进风室的左侧连通,进风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口,进风室中设置有进风机,室外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进气口、空气过滤室、热交换室、进风室和第一排气口进入室内;

所述热交换室的第二输入口与排风室的左侧连通,排风室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排风室中设置有排风机;热交换室的第二输出口与滤网反吹室的右侧连通,滤网反吹室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排气口,室内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进气口、排风室、热交换室、滤网反吹室和第二排气口到达室外;

所述空气过滤室中设置有多个滤网,空气过滤室与滤网反吹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滤网相配合的缝隙,空气过滤室顶部设置有升降控制装置,升降控制装置与每一个滤网连接,控制各个滤网通过第一隔板上的缝隙在空气过滤室与滤网反吹室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各个滤网在空气过滤室与滤网反吹室之间切换,在滤网反吹室依次完成各个滤网的反吹清洗,无需频繁更换滤网,就能够保证空气过滤装置的空气过滤能力;无需在进风层中安装反向风机,降低了空气过滤装置的复杂度且不会对进风层造成污染;基于热交换器,能够调节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同时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滤网老化,进一步提高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控制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升降控制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过滤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滤网清洁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气口,2-空气过滤室,3-热交换室,4-排风室,5-第二进气口,6-第一排气口,7-进风室,8-滤网反吹室,9-第二排气口,10-滤网,11-升降控制装置,12-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一挡板,15-第二挡板,16-缸体,17-活塞杆,18-电动机,19-导绳,20-定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热交换器的多滤网空气过滤装置,包括热交换室3,所述热交换室3的第一输入口与空气过滤室2的右侧连通;空气过滤室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热交换室3的第一输出口与进风室7的左侧连通,进风室7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口6,进风室7中设置有进风机,室外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进气口1、空气过滤室2、热交换室3、进风室7和第一排气口6进入室内;

所述热交换室3的第二输入口与排风室4的左侧连通,排风室4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5,排风室4中设置有排风机;热交换室3的第二输出口与滤网反吹室8的右侧连通,滤网反吹室8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排气口9,室内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进气口5、排风室4、热交换室3、滤网反吹室8和第二排气口9到达室外;

所述空气过滤室2中设置有多个滤网10,空气过滤室2与滤网反吹室8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2上设置有多个与滤网10相配合的缝隙,空气过滤室2顶部设置有升降控制装置11,升降控制装置与每一个滤网10连接,控制各个滤网10通过第一隔板12上的缝隙在空气过滤室2与滤网反吹室8之间切换。所述滤网10与第一隔板上的缝隙数目相同且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1设置于空气过滤室2顶部的内壁或外壁上;所述空气过滤室2和滤网反吹室8上下对齐;所述进风室7和排风室4上下对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热交换室3中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室3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呈对角线分布;所述热交换室3的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呈对角线分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室7和排风室4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室2和滤网反吹室8高度相同,每一个所述滤网10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挡板14,升降控制装置连接在第一挡板14上;每一个所述滤网10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5;并且,第一挡板14和第二挡板15的长宽尺寸大于第一隔板12上的缝隙尺寸。

所述的升降控制装置11包括多个控制机构,每个控制机构对应于一个所述的滤网10:

如图2所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活塞杆17向下的气缸,该实施例中,气缸的缸体16可以固定在空气过滤室2顶部的内壁上,直接将活塞杆17与滤网10(顶部的第一挡板14)连接即可;气缸的缸体16也可以固定在空气过滤室2顶部的外壁上,所述空气过滤室2顶部还应开设有与气缸的活塞杆17相配合的小孔,供活塞杆17穿过空气过滤室的顶部与滤网10(顶部的第一挡板14)连接。

如图3所示,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动机18、导绳19和定滑轮20,该实施例中,电动机18和定滑轮20可以固定在空气过滤室2顶部的内壁上,此时,导绳19的一端与电动机18连接,导绳19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0连接在滤网10(顶部的第一挡板14)上;电动机18和定滑轮20也可以固定在空气过滤室2顶部的外壁上,此时,空气过滤室2顶部还应开设有与导绳19配合的小孔,导绳19的一端与电动机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0后通过空气过滤室2顶部开设的小孔,穿过空气过滤室2的顶部与滤网10(顶部的第一挡板1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空气过滤装置进行空气过滤的过程中,升降控制装置11控制所有滤网10切换到空气过滤室2中,如图4所示,在进气室7中进风机的作用下,室外空气依次通过第一进气口1、空气过滤室2、热交换室3、进风室7和第一排气口6进入室内,此时,各个滤网10依次对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进行过滤,使得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更高;并且,室外空气经热交换室后调节温度后,再通过进风室7和第一排气口6进入室内,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度稳定;与此同时,在排气室4中排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进气口5、排风室4、热交换室3、滤网反吹室8和第二排气口9到达室外,完成空气循环。

在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滤网清洁的过程中,升降控制装置依次控制每一个滤网10切换到滤网反吹室8中进行清洗,直至所有滤网10清洗完毕,如图5所示,此时,在排气室4中排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依次通过第二进气口5、排风室4、热交换室3、滤网反吹室8和第二排气口9到达室外,并且在向室外排气的过程中,能过对当前切换到滤网反吹室8中的滤网10进行反吹,将滤网10上堆积的固体污染物反吹到室外;同时,由于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室3调节温度后,再进入滤网反吹室8对滤网10反吹,能够减小空气过滤和滤网反吹过程中经过滤网的空气温度差异,避免空气温度差异所引起的滤网老化,进一步提高了滤网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各个滤网在空气过滤室与滤网反吹室之间切换,在滤网反吹室依次完成各个滤网的反吹清洗,无需频繁更换滤网,就能够保证空气过滤装置的空气过滤能力;无需在进风层中安装反向风机,降低了空气过滤装置的复杂度且不会对进风层造成污染;基于热交换器,能够调节进气温度和排气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同时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滤网老化,进一步提高滤网的使用寿命。

同时,由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每一个滤网10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挡板14,每一个所述滤网10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挡板15,所述升降控制装置11连接在第一挡板14上;如图4所示,当所有滤网10切换到空气过滤室2时,第二挡板15能够将第一隔板12上的缝隙覆盖,隔离空气净化室2和滤网反吹室8,如图5所示,当某个滤网10切换到滤网反吹室8进行反吹清洗时,第一挡板14能够将第一隔板12上的缝隙覆盖,而其他依然处于空气过滤室2中的滤网10,其底部的第二挡板15也能将第一隔板12上的缝隙覆盖,故无论在空气过滤过程或是滤网清洁过程中,均能够隔离空气净化室2和滤网反吹室8,使空气净化室2和滤网反吹室8互不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