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575发布日期:2018-07-24 23:02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

现有空调器的室外机化霜热量主要来自压缩机做功,如果化霜期间室内风机运转,将会把用于化霜的热量吹入室内供热,进而降低了室外换热器德化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及空调器,其能够对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室外换热器的化霜效率,使空调的制热舒适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以对从空调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包括壳体;

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连接,使所述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能够通过所述流通通道流入所述室外换热器;

在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部件,用以对流经所述流通通道的冷媒进行加热。

较优地,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以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管。

较优地,还包括第一连接弯管,

所述流通管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所述流通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弯管连通,以使两个以上所述流通管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较优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热块,在所述导热块上设置用以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的通孔。

较优地,还包括第二连接弯管;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所述通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弯管连通,以使两个以上所述通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较优地,所述导热块的形状与所述壳体内腔的形状相匹配。

较优地,所述加热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壳体表面的电加热膜。

较优地,所述壳体的材料为热的良导体。

较优地,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以形成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管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和/或,所述加热部件为电加热部件。

较优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以上任意技术特征的加热装置。

较优地,还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机壳,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壳之内。

较优地,所述冷媒加热装置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孔,并螺纹连接在所述机壳上,以将所述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机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加热装置,采用在所述壳体上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部件,用以对流经所述流通通道的冷媒进行加热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室外换热器的化霜效率,使空调的制热舒适性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种结构方式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第二种结构方式剖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的空调器的室外机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安装板;12、连接孔;2、加热部件;31、流通管;32、第一连接管;33、导热块;34、通孔;35、第二连接管;4、加热装置;5、机壳;6、室外换热器;7、集液管;8、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装置4,用以对从空调室内换热器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4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置有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一端与室内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连接,使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能够通过流通通道流入室外换热器。在壳体1上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部件2,用以对流经流通通道的冷媒进行加热。其中壳体1的形状可以制作成矩形体,但并不仅限于此。采用这样的结构方式能够对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快速,均匀的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室外换热器的化霜效率,使空调的制热舒适性得到提高。

本实施例中流通通道的具体的结构方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结构方式

如图2所示,在壳体1内设置有用以形成流通通道的流通管31,在实际制作中流通管31可以采用铜管制作。具体地,还包括第一连接弯管32。其中,流通管3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流通管31通过第一连接弯管32连通,以使两个以上流通管31依次连通形成流通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流通管31可以如图中所示设置在壳体1的外部,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采用这样的机构方式,加热部件2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部,使其与流通管31距离更近,以提高对流通管31中的冷媒的加热效率。此时,加热部件2可以是电加热棒或电热丝等电加热部件,也可以是设置在壳体1表面的电加热膜,以对壳体均匀加热。

第二种结构方式

如图3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导热块33,在导热块33上设置用以形成流通通道的通孔34。再具体制作时,导热块33的材质为热的良导体。具体地,还包括第二连接弯管35;通孔3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通孔34通过第二连接弯管35连通,以使两个以上通孔34依次连通形成流通通道。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制作中导热块33的形状可以与壳体1内腔的形状相匹配,即如图3中所示,导热块33充满壳体1的内腔,此时第二连接弯管35位于壳体1的外部,也可以采用导热块3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第二连接弯管35的空间,使第二连接弯管35位于壳体1的内部。当导热块33充满壳体1的内腔时,加热部件2为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的电加热膜,以对导热块33均匀加热。

当加热部件2为设置在壳体1外表面的电加热膜,壳体1以采用如铝或不锈钢等热的良导体材料制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温层,以减少壳体1内部的热量损失,其中保温层可以为铝壳或不锈钢壳包裹石蜡与石墨等蓄热材料的混合物。

实施例二

一种空调器,包括如图4所示的室外机和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加热装置4。室外机包括机壳5,加热装置4设置在机壳5之内。

进一步地,参照图1加热装置4的壳体1上设有安装板11,在安装板11上设有连接孔12,螺钉穿过连接孔12,并螺纹连接在机壳5上,以将加热装置4固定在机壳5上,其中安装板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加热装置4牢固地安装在机壳5上。需要说明的是加热装置4安装的具体位置可以是机壳5的底盘上。

在实际制作中,如图4所示,室外换热器(冷凝器)6设置在机壳5的内部,并通过集液管7与加热装置4中的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同时加热装置4中的流通通道的另一端能够通过连接管9与室内换热器(图未示出)连通。这样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能够通过连接管9流入加热装置4中的流通通道,冷媒在流通通道内加热后通过集液管7流入室外换热器6中,此时加热过的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6上的管路时,可以减缓结霜(制热运行时)或者加速化霜(化霜期间),提高了空调的制热舒适性。具体地,可图4中所示,在连接管9上设置电子膨胀阀8,使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通过电子膨胀阀8流入加热装置4中的流通通道中。

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对流向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冷凝器的化霜效率,使空调的制热舒适性得到提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