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空调分时分段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3267发布日期:2018-07-18 01:2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源热泵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源热泵空调分时分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如何做到节能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如雨后春笋一般,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空调系统,在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热泵机组节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业界的注意力大多聚焦在各种“源”的利用上面,如:空气源,地源,水源,污水源等各种热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诚然,“源”的问题是热泵空调系统的关键问题,而且具有易于研究开发利用,一次性投资,快速回收成本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其实节能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由于这种方式需要以大量的基础运行数据作为支撑,丰富的系统运行经验作为基础,资料搜集周期较长,还需要一个可持续跟踪改进的过程,往往没有得到业界足够的重视。

现有技术的设计如用户为医院,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是按照医院整体的建筑面积考虑来设计负荷,通常是使用两台水源热泵机组串联使用的方案,其设计理念较为保守,增加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源热泵空调分时分段控制系统,将两台水源热泵系统中的热泵机组设计为串联并联结合使用,并将建筑物进行分区管理里,对空调系统的末端进行分时分段控制,实现了节能增效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源热泵空调分时分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第二水源热泵机组、空调供回水及冷却水管网以及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构成的两台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地热井与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热进侧的供水管网设有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供水并联支管,供水并联支管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冷出侧与第二水源热泵机组热进侧之间管路增设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供水并联支管,供水并联支管上连接有第六电磁阀,两段供水并联支管通过三通连接,第二水源热泵机组冷出侧设有电磁阀,构成供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所述第二地热井与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热出侧之间的回水管网设有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回水并联支管,回水并联支管上设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冷进侧与第二水源热泵机组热出侧之间管路设有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回水并联支管,回水并联支管上设有第十三电磁阀,两段回水并联支管通过三通连接,第二水源热泵机组冷进侧设有电磁阀,构成回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

所述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的每家用户供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回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与供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及回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构成分时分段控制的整体串并联结合热泵机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旧有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节能稳定运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获得持续稳定的节能效益。将原有水源热泵系统中两台只能串联使用的热泵机组改为串联并联结合使用,并将建筑物内部区域分区,对旧有空调系统的末端进行分时分段控制,以实现旧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进一步节能增效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框图;

图2是改造前的系统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详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源热泵空调分时分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地热井、第二地热井、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第二水源热泵机组、空调供回水及冷却水管网以及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构成的两台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述第一地热井与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热进侧的供水管网设有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供水并联支管,供水并联支管上连接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冷出侧与第二水源热泵机组热进侧之间管路增设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供水并联支管,供水并联支管上连接有第六电磁阀,两段供水并联支管通过三通连接,第二水源热泵机组冷出侧设有电磁阀,构成供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所述第二地热井与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热出侧之间的回水管网设有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回水并联支管,回水并联支管上设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冷进侧与第二水源热泵机组热出侧之间管路设有两只电磁阀,两只电磁阀之间设有回水并联支管,回水并联支管上设有第十三电磁阀,两段回水并联支管通过三通连接,第二水源热泵机组冷进侧设有电磁阀,构成回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所述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的每家用户供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回水管网上设有电磁阀,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与供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及回水主管网的串并联回路构成分时分段控制的整体串并联结合热泵机组。

本实用新型将旧有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中两台串联使用的水源热泵机组,改为串联并联结合使用,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使用效率。由于该用户为医院,原有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完全是按照该医院整体的建筑面积考虑的设计负荷,故使用了两台水源热泵机组串联使用的方案,其设计理念较为保守,增加了能源消耗。由于医院的特殊性,本实用新型以大量的运行数据为依托,大胆创新,在保证用户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原有水源热泵系统中两台只能串联使用的热泵机组改为串联并联结合使用,并将门诊,急诊,住院楼,行政楼等进行分区,对旧有空调系统的末端进行分时分段控制,以实现旧有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进一步节能增效的目标。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某医院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

改造后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第一地热井与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热进侧之间的管网增设电磁阀1,电磁阀2,在电磁阀1与电磁阀2之间增设供水并联支管,供水并联支管上增设电磁阀3;在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冷出侧与水源热泵机组2热进侧之间管路增设电磁阀4,电磁阀5,在电磁阀4,与电磁阀5之间增设供水并联支管,并与电磁阀3所在的供水并联支管在电磁阀3下游侧用三通连接,在该供水并联支管三通下游侧增设电磁阀6,并在水源热泵机组2冷出侧增设电磁阀7,实现对供水主管网的串并联改造。

改造后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地热井2与第一水源热泵机组热出侧之间的管网增设电磁阀8,电磁阀9,在电磁阀8与电磁阀9之间增设回水并联支管,回水并联支管上增设电磁阀10;在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冷进侧与水源热泵机组2热出侧之间管路增设电磁阀11,电磁阀12,在电磁阀11与电磁阀12之间增设回水并联支管,并与电磁阀10所在的回水并联支管在电磁阀10上游侧用三通连接,在该回水并联支管三通上游侧增设电磁阀13,并在水源热泵机组2冷进侧增设电磁阀14,实现对回水主管网的串并联改造。

改造后的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在用户1供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15,回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16;在用户2供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17,回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18;在用户3供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19,回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20;在用户4供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21,回水管网上增设电磁阀22,以实现对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改造。

首先对旧有的两台串联使用的水源热泵机组供回水管网作了深化设计及改造,新增加了供回水管网,并在所有的供回水管网上新增设了电磁阀,通过设定开启不同的电磁调节阀来实现两台热泵机组的串并联自由切换。

工作过程

当第一水源热泵机组单独使用时,开启电磁阀1,电磁阀2,电磁阀4,电磁阀6,关闭电磁阀3,电磁阀5,电磁阀7,以实现空调系统供水管网的通路;开启电磁阀8,电磁阀9,电磁阀11,电磁阀13,关闭电磁阀10,电磁阀12,电磁阀14,以实现空调系统回水管网的通路,达到满足用户对空调制冷或供热需求的同时,减少地热资源开采量及电量消耗的目的。

当水源热泵机组2单独使用时,开启电磁阀1,电磁阀3,电磁阀5,电磁阀7,关闭电磁阀2,电磁阀4,电磁阀6,以实现空调系统供水管网的通路;开启电磁阀8,电磁阀10,电磁阀12,电磁阀14,关闭电磁阀9,电磁阀11,电磁阀13,以实现空调系统回水管网的通路,达到满足用户对空调制冷或供热需求的同时,减少地热资源开采量及电量消耗的目的。

当外界气温过低或过高时,单台水源热泵机组启动无法满足用户制冷或供热需求时,开启两台热泵(串联使用)。开启电磁阀1,电磁阀2,电磁阀4,电磁阀5,电磁阀7,关闭电磁阀,3,电磁阀6,以实现空调系统供水管网的通路;开启电磁阀8,电磁阀9,电磁阀11,电磁阀12,电磁阀14,关闭电磁阀10,电磁阀13,以实现空调系统回水管网的通路,即可达到满足用户对空调制冷或供热需求。

其次,本实用新型在空调系统末端风机盘管的供回水管网上也增加了电磁调节阀,通过对系统对各个用户实时温度的监测,同步调整空调末端风机盘管供回水管网上的电磁阀的开度,通过对末端管网流量的调节,保持室温始终处于达标状态,并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过往该系统大量运行数据的分析,将该用户的不同功能的楼宇进行了分区,并根据不同分区的各自特点,将各分区用户设定为分时段制冷或供热。如:用户1为门诊楼,其接诊时间为早8:00——晚17:00,空调末端系统开启时间为早7:00——晚18:00,前后各预留一个小时的缓冲时间,以保证工作时间温度达标,其余时间夏季可以停止制冷,冬季保持低温运行,防止空调管网发生冻涨,已实现节能的目的;用户2为急诊楼,其接诊时间为:晚17:00——早8:00,空调末端系统开启时间为晚16:00——早9:00,前后各预留一个小时的缓冲时间,以保证工作时间温度达标,其余时间夏季可以停止制冷,冬季保持低温运行,防止空调管网发生冻涨,已实现节能的目的;用户3为住院楼需要24小时制冷或供热,在满足温度要求的同时,在白天气温高的时候或晚间气温低的时候,通过调整电磁调节阀的开度,来实现节能的目的;用户4为行政办公楼,其工作时间为早9:00——晚18:00,空调末端系统开启时间为早8:00——晚19:00,前后各预留一个小时的缓冲时间,以保证工作时间温度达标,其余时间夏季可以停止制冷,冬季保持低温运行,防止空调管网发生冻涨,已实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不同功能的楼宇划分区域,分时分段制冷或供热,既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又通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节能的目标,降低了运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水源热泵空调分时分段控制系统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