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1309发布日期:2018-09-21 20:3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



背景技术:

稻谷脱粒以后要及时的晾晒,因为刚脱粒后的稻谷水分含量较高,若不及时的晾晒容易发芽、发霉,稻谷含水量13%以下方可安全储藏。现在的企业大多使用稻谷烘干机对稻谷进行烘干,这种方法固然方便与快捷,殊不知,有利便有弊。稻谷烘干后极易产生爆腰(稻谷干燥后或冷却后,颗粒表面产生微观裂纹),这将直接影响到稻谷碾米时的碎米率,从而影响稻谷的出米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稻谷的产量和经济价值。因此,稻谷的干燥不仅要求生产率高,爆腰率低,还应该保证整米率高。

采取自然烘干的方法进行晾晒,能有保证效整米率以及口感,营养价值的保留上也有优势,然而,传统的自然晾晒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较高,导致自然晾晒大米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包括:烘干装置和晾晒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抽气外壳、转动夹套、烘干仓体、螺旋搅拌叶和加热轴,所述加热轴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转动夹套为空心圆柱筒形,其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烘干仓体中部为顶部开口的U形槽体,其两端为圆形密封版,所述烘干仓体通过所述圆形密封版与所述转动夹套的两端密封相连,所述圆形密封版面积大于所述U形槽体的U形截面面积,使得U形槽体与转动夹套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烘干仓体在该间隙处设置有凝水刮板,所述凝水刮板的底部与所述烘干仓体相连,所述凝水刮板的顶部与所述转动夹套内壁相抵;所述抽气外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粮管和出粮管,所述进粮管和出粮管穿过所述圆形密封版与所述烘干仓体相连通,所述抽气外壳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抽气外壳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晾晒装置包括,下谷仓、晒谷皮带和翻谷机构、落谷回收机构和收谷仓,所述下谷仓用于将谷物撒落到晒谷皮带上,所述翻谷机构用于对晒谷皮带上的谷物进行自动翻面;所述下谷仓设置在所述晒谷皮带的一端,其上部为储谷仓,下部为自上向下逐渐变宽的分谷口,所述分谷口内设置有若干斜向布置的疏散槽,所述储谷仓与所述分谷口之间设置有仓门开关;所述晒谷皮带包括,上部的晾晒面和下部的回收面,所述晾晒面设置在所述分谷口下方,所述分谷口底部宽度与所述晾晒面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出粮管与所述下谷仓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翻谷机构包括,回转皮带、翻谷拨杆和换位汽缸,其中所述翻谷拨杆横跨在所述晒谷皮带的上方,所述回转皮带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晒谷皮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回转皮带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翻谷拨杆包括两端的插杆和中部的翻谷段,所述插杆插接与所述插孔内,并在所述晒谷皮带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所述换位汽缸数量为两个,对角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回转皮带上。

作为优选,所述翻谷段为波浪形,且一个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为8-22cm,所述插杆在所述换位汽缸推动下沿所述晒谷皮带宽度方向滑动,且其滑动距离等于所述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落谷回收机构包括,回收侧板、回收输送带和提升机,所述回收侧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晒谷皮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回收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回收侧板的下方,所述提升机设置在所述回收输送带靠近所述下谷仓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提升机包括,水平接料段、斜向提升段和落料板,所述水平接料段设置在所述回收输送带下方,所述斜向提升段将所述水平接料段与所述落料板相连,所述落料板朝向所述储谷仓的上部开口倾斜,所述水平接料段与所述斜向提升段为表面设置有输送挡板的传输带。

作为优选,所述晒谷皮带通过震动架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震动架包括,底座、震动支架、震动电机、偏心轮、和复位弹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震动支架下方,所述晒谷皮带固定在所述震动支架上,所述偏心轮、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震动支架之间,所述偏心轮顶部与所述震动支架底部相抵,所述偏心轮在所述震动电机带动下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晒谷皮带边缘设置有感应片,震动支架沿所述晒谷皮带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所述下谷仓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远离所述下谷仓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位于所述下谷仓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所有所述疏散槽的顶部开口大小相同,所有所述疏散槽的底部开口大小也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翻谷拨杆回转轨迹的最低点与所述晾晒面顶面相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采用先初步烘干,再晾晒的方式,有效保证了干燥效率与干燥效果。

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

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晾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翻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落谷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谷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7所示,一种稻谷烘干晾晒机,包括:烘干装置1和晾晒装置2;烘干装置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抽气外壳11、转动夹套12、烘干仓体13、螺旋搅拌叶14和加热轴15,加热轴15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转动夹套12为空心圆柱筒形,其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121;烘干仓体13中部为顶部开口的U形槽体,其两端为圆形密封版131,烘干仓体13通过圆形密封版131与转动夹套12的两端密封相连,圆形密封版131面积大于U形槽体的U形截面面积,使得U形槽体与转动夹套1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烘干仓体13在该间隙处设置有凝水刮板132,凝水刮板132的底部与烘干仓体13相连,凝水刮板132的顶部与转动夹套12内壁相抵;抽气外壳1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粮管111和出粮管112,进粮管111和出粮管112穿过圆形密封版131与烘干仓体13相连通,抽气外壳1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13,抽气外壳11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4;晾晒装置2包括,下谷仓21、晒谷皮带22和翻谷机构23、落谷回收机构24和收谷仓25,下谷仓21用于将谷物撒落到晒谷皮带22上,翻谷机构23用于对晒谷皮带22上的谷物进行自动翻面;下谷仓21设置在晒谷皮带22的一端,其上部为储谷仓211,下部为自上向下逐渐变宽的分谷口212,分谷口212内设置有若干斜向布置的疏散槽213,储谷仓211与分谷口212之间设置有仓门开关214;晒谷皮带22包括,上部的晾晒面22A和下部的回收面22B,晾晒面22A设置在分谷口212下方,分谷口212底部宽度与晾晒面22A的宽度相匹配;出粮管112与下谷仓21相连。

翻谷机构23包括,回转皮带231、翻谷拨杆232和换位汽缸233,其中翻谷拨杆232横跨在晒谷皮带22的上方,回转皮带231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晒谷皮带22宽度方向的两侧,回转皮带231上设置有插孔2311,翻谷拨杆232包括两端的插杆2321和中部的翻谷段2322,插杆2321插接与插孔2311内,并在晒谷皮带22的带动下做回转运动,换位汽缸233数量为两个,对角地设置在两个回转皮带231上。

翻谷段2322为波浪形,且一个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为8-22cm,插杆2321在换位汽缸233推动下沿晒谷皮带22宽度方向滑动,且其滑动距离等于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 翻谷拨杆232回转轨迹的最低点与晾晒面22A顶面相贴。

落谷回收机构24包括,回收侧板241、回收输送带242和提升机243,回收侧板241倾斜设置在晒谷皮带22宽度方向的两侧,回收输送带242设置在回收侧板241的下方,提升机243设置在回收输送带242靠近下谷仓21的一端。

提升机243包括,水平接料段2431、斜向提升段2432和落料板2433,水平接料段2431设置在回收输送带242下方,斜向提升段2432将水平接料段2431与落料板2433相连,落料板2433朝向储谷仓211的上部开口倾斜,水平接料段2431与斜向提升段2432为表面设置有输送挡板2434的传输带。

晒谷皮带22通过震动架26固定在地面上,震动架26包括,底座261、震动支架262、震动电机263、偏心轮264、和复位弹簧265,底座261位于震动支架262下方,晒谷皮带22固定在震动支架262上,偏心轮264、和复位弹簧265设置在底座261与震动支架262之间,偏心轮264顶部与震动支架262底部相抵,偏心轮264在震动电机263带动下转动。

晒谷皮带22边缘设置有感应片222,震动支架262沿述晒谷皮带22长度方向固定有第一传感器2211和第二传感器2212,第一传感器2211设置在靠近下谷仓21的一端,第二传感器2212设置在远离下谷仓21的一端,并且第一传感器2211和第二传感器2212均位于下谷仓21的同一侧。

所有疏散槽213的顶部开口大小相同,所有疏散槽213的底部开口大小也相同。

烘干过程为,谷物从进粮管111送入烘干仓体13,在加热轴15作用下被加热烘干,并且在螺旋搅拌叶14作用下从出粮管112排出。烘干过程中,由于转动夹套12的存在,凝结在抽气外壳1内壁的水珠不会轻易落入烘干仓体13内,而凝结在转动夹套12内壁的水珠则通过凝水刮板132被刮除后,从排水管114排出。

晒谷装置的工作流程为,首先,将谷物放入储谷仓211,晒谷皮带22上的感应片222的初始位置在第一传感器2211处。然后,通过开关电机2141转动开关转板2142并转动晒谷皮带22,谷物通过疏散槽213均匀散落到晒谷皮带22的晾晒面22A,洒落过程中,启动震动电机263,使得整个晒谷皮带22进行震动以保证谷物分布的均匀性。当感应片222到达第二传感器2212位置处,关闭仓门开关214同时晒谷皮带22停止转动,从而开始对晾晒面22A上的谷物进行晾晒。

在晾晒过程中,回转皮带231带动翻谷拨杆232起到对谷物的搅动,从而保证其晾晒效果。翻谷拨杆232的工作方式为,通过回转皮带231带动翻谷拨杆232转动,将谷物翻成波浪形,能有效提高晾晒面积,此外,当翻谷拨杆232运动在回转皮带231端部时,端部的换位汽缸233推动插杆2321,使得翻谷段2322的波峰位置换位,从而保证了下一个行程的翻谷效果。

当晾晒完毕后,再次启动晒谷皮带22,使得晾晒面22A的谷物落入收谷仓25回收,晒谷皮带22的转动使得感应片222从第二传感器2212位置处再次回到第一传感器2211处,至此一个晾晒过程完成。

在将谷物洒落到晒谷皮带42的过程以及谷物翻动过程中,由于晒谷皮带22的震动、翻谷拨杆232的拨动,以及谷物自身的堆叠,有可能导致谷物从晒谷皮带2两侧落下,此时,落下的谷物会掉落到回收侧板241上,并沿着回收侧板241滑入回收输送带242表面,回收输送带242将这些掉落的谷物输送到提升机243的水平接料段2431,通过斜向提升段2432和落料板2433回送到储谷仓211内,避免了谷物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