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262发布日期:2018-08-07 12:54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节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央空调水泵变频节能技术要么以压力调节水泵频率,要么以温度回馈调节水泵频率,虽然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达到中央空调水泵节能调节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佳节能方案,当中央空调末端负荷发生变化时,各路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末端压力都会随之变化,固单纯以温度或压力的方式控制中央空调水泵工作效率无法达到最大化节能,完整的水泵部分闭环控制应该是以水压加温度回馈结合调节的模式来达到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采集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的温差、压差,经过微控机的分析和运行,实时给出控制量,从而改变系统的冷冻、冷却水流量,以达到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的目的。

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控机、变频器和电机,所述微控机包括信号隔离调理转换模块、采集板卡、信号标度转换模块、服务器、输出板卡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隔离调理转换模块与采集板卡相连,所述采集板卡通过信号标度转换模块与服务器相连,所述服务器通过输出板卡与所述变频器相连,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机相连,用于控制电机的工作频率。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低压成套设备,所述低压成套设备包括转换开关和接触器,用于切换电机之间的工作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和规则库,所述数据库根据规则库的运算规则进行大数据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服务器相连,用于对冷冻水温差值、输出频率、操作记录、故障信号和报警信号进行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集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的温差和压差,经过微控机PID的分析和运算,给出时变控制量以调节各级变频器输出频率,从而控制冷冻水泵的转速,动态调节冷却水的流量,使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逼近模糊微控机给定的最优值,从而保证中央空调主机随时处于最佳转换效率状态下运行,以实现冷却水泵和空调主机在最佳工况下节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述,一种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控机、变频器和电机;所述微控机包括信号隔离调理转换模块、采集板卡、信号标度转换模块、服务器、输出板卡和液晶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隔离调理转换模块与采集板卡相连,所述采集板卡通过信号标度转换模块与服务器相连,所述服务器通过输出板卡与所述变频器相连,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机相连,用于控制电机的工作频率。

当中央空调末端负荷发生变化时,各路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末端压力随之变化,在主机冷却水回水和出水管上安装有54TA、55TA水温传感器,每只水温传感器经传输导线与微控机相连,在冷却塔附近安装有PT型压力传感器,每只压力传感器经导线传输与微控机相连,水温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电阻值和压力参数通过信号隔离调理转换模块转换成采集板卡能够识别的电流电压信号参数值,信号标度转换模块用于将采集板卡收集的数据进行转换服务器可以接收的通讯协议进行传输,如采用RS485通讯协议进行传输。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模块和规则库模块,经PID分析运算后输出精确的控制量,并通过微控机的输出板卡输出,调节各级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控制冷冻水泵电机的转速,达到改变冷冻水流量使之随负荷而变化的效果。

中央空调水泵节能系统还包括一低压成套设备,包括转换开关和接触器,控制水泵运转的电机因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会影响它的使用寿命,该系统中设置了两个电机控制水泵工作,通过抵押成套设备可以在两台电机之间进行切换,使两个电机之间循环工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液晶显示屏与服务器相连,用于对冷冻水温差值、输出频率、操作记录、故障信号和报警信号进行显示。如果冷冻水出口温度、冷冻水流量或冷冻水供回水压力出现异常时,液晶显示屏上会显示报警信号,通过第二采集板卡可以采集到变频器的每次操作和故障,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

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模块和规则库模块,以中央空调夏季运行为例,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冷冻水的回水温度和冷冻水出水温度,冷冻水温差表示为冷冻水回水温度与冷冻水出水温度的差值。在规则库模块里设定4至5个冻夏温差值的定值和压力P= 0.1MPA,冻夏温差值表示为冷冻水回水温度与冷冻水出水温度的差值。通过冷冻水温差值与冻夏温差值进行对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实际值与压力P进行对比,根据一定的运算规则,得出不同的输出频率值,通过变频器控制冷冻水泵电机的转速,达到改变冷冻水流量使之随负荷而变化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得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