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5517发布日期:2018-08-21 20: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柜机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同时人们对空调柜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人们希望空调能高效的带来凉意,却不希望被风直吹。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工程师们研发出了在空调出风口增设微孔挡板的结构,通过微孔将出风口吹出的气流打散再送出,从而实现该要求。但是,此种方式是在原来的空调上增加了结构,使得耗材和成本增加,并且导致空调体积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实现空调柜机无风感功能的同时避免空调体积增大,且节省耗材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

底座;

壳体,所述壳体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后壳体之间限定出容置空间;

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换热器组件相邻设置,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贯流风机;

上下导风组件,所述上下导风组件包括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叶片,多个所述导风叶片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上下出风角度,每个所述导风叶片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个通风孔。

可选地,所述上下导风组件还具有无风感模式,以竖直方向为零度,所述上下导风组件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每一所述导风叶片的上下摆动角度a的范围为正负18.5度。

可选地,所述上下导风组件还具有正常导风模式,以水平方向为零度,当所述上下导风组件处于正常导风模式时,每一所述导风叶片的上下摆动至上下极限值。

可选地,所述上下导风组件还包括驱动多个所述导风叶片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的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拉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拉杆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连接并相互连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拉杆动作以带动多个所述导风叶片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

可选地,多个所述导风叶片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分成多组,每组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导风叶片,且每组通过一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控制各组之间的所述导风叶片的摆动角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上下导风组件还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叶片载体,多个所述导风叶片转动设置在所述叶片载体上,且沿所述叶片载体的长度方向排列。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风叶片还具有第二转轴,所述叶片载体对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具有轴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通过其第二转轴与对应的轴孔配合转动设置于所述叶片载体上。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两个并排且竖直设置的贯流风机,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对应每个所述贯流风机各设置一个。

可选地,所述上下导风组件的下游还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多个左右导风板。

可选地,所述左右导风板的宽度在2.0-12cm范围。

可选地,所述左右导风板上设置有贯穿的孔。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开机指令/无风感控制指令;

根据所述开机指令/无风感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导风叶片转动至覆盖所述出风口的覆盖状态,在所述覆盖状态,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叶片接触或者具有间隙。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上下导风组件的导风叶片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个通风孔,从而实现空调柜机无风感功能的同时避免空调体积增大,且节省耗材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风道组件和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去掉盖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风道组件和导风组件的另一视角;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示图;

图6为图4中b-b的剖视示图;

图7为图5中上半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上半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的风道组件和导风组件的又一视角。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柜机,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柜机的具体实施结构。

参照图1至图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柜机包括:

底座100;

壳体200,所述壳体200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应当理解的是,当空调柜机处于工作时,其应当是处于立式状态,即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和空间竖直方向对应。

所述壳体200上设有进风口(图未示出)和出风口201,所述出风口201沿所述壳体20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一般地,进风口也沿所述壳体20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一般与出风口201在竖直方向等高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壳体200可以是由更多的零部件组成,其具体结构不一,只要符合本实施例即可适用。

顶盖300,所述顶盖300设置在所述壳体200的顶部且与所述壳体200之间限定出容置空间,以便于容纳其它部件。

换热器组件400,所述换热器组件40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组件400通过管路与室外机相连,形成封闭的循环管路系统,以实现制热或者制冷功能,即换热器组件400可以对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换热,以达到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风道组件500,所述风道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换热器组件400相邻设置,所述风道组件500包括蜗壳窝舌组件510和竖直设置的贯流风机520。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组件400、贯流风机520和蜗壳窝舌组件510等部件设置在壳体200内并在壳体200内形成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201的风道。当贯流风机520转动时,从进风口吸入空气进行换热后,经出风口201吹向室内,达到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的目的。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单贯流风机空调柜机结构,也可以采用双贯流风机空调柜机结构,都可以适用,附图1至5所示部件均为双贯流空调柜机的部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换热器组件400、贯流风机520和蜗壳窝舌组件510等部件设置在壳体200内的结构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详细阐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竖直方向,即上下向的出风角度,空调柜机还包括上下导风组件600,所述上下导风组件600包括对应所述出风口201设置且沿所述壳体20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导风叶片601,多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沿所述壳体200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以改变所述出风口201上下出风角度,多个导风叶片601对应所述出风口201设置具体可以是多个导风叶片601设置在出风口201内,或者靠近在出风口201设置,但能够对经过出风口201的风进行角度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多个导风叶片601可以直接设置在壳体200形成出风口201的实体结构上,也可以是通过叶片载体将多个叶片安装后组合成一个整体再安装在壳体200或者其他部件上(附图所示为安装在蜗壳窝舌组件510形成的风道出口)。例如,如本实施例附图所示出的,多个所述导风叶片601转动设置在所述叶片载体602上,且沿所述叶片载体602的长度方向排列。对应地,采用此种实施方式,可对导风叶片601和叶片载体602的转动连接方式做进一步改进,具体地,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具有第二转轴6010,所述叶片载体602对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具有轴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通过其第二转轴6010与对应的轴孔配合转动设置于所述叶片载体602上。此种方式方便装配,且易于实现导风叶片601的上下摆动。为方便控制导风叶片601上下导风,导风叶片601和第二转轴6010均水平设置。

当控制上下导风组件600用于上下导风时,可以使得上下方向出风角度变大,一般地,制冷时可以向上导风,制热时,向下导风,如此,根据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的气体流动原理,可以使得冷热风进行很好的混合,而提高舒适性,而且制冷时向上导风冷风送的更远,辐射范围广。实际应用中,如果以水平方向为零度,每一所述导风叶片601导风时的上下摆动角度a一般为60左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在保证实现无风感的同时节约耗材和成本,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多个通风孔603。该通风孔603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形孔等,本实施例采用圆形孔设置,如附图。此外,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上的通风孔603的数量和排布规则可相同或者不同,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生产制造,采用同样规格的导风叶片601,且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上的通风孔603的数量和排布规则一致。例如,可采用每个所述导风叶片601上的多个通风孔603呈多行多列且均匀分布设置。需要说明是,当采用多个通风孔603呈多行多列且均匀分布设置时,通风孔603孔径可配套采用5毫米,孔间距为10毫米的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打散通过的气流而提高无风感的效果。当用户需要实现无风感时,则驱动导风叶片201能够对其内侧风道的出风产生阻挡,使得导风叶片内侧风道形成一定的正压,气流从多个通风孔603中穿过再吹向室内,由于导风叶片内侧风道的强风经过微孔的梳理后会在导风叶片201外侧形成低风速均匀气流,使得吹出至室内的气流只会使人体感受到凉意,而不会感受到冷风直吹,这样就实现了有冷感无风感的目的,同时,可减少现有实现无风感要增加微孔挡板的设置,从而节约了耗材和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下导风组件600还具有无风感模式,以竖直方向为零度,所述上下导风组件600处于无风感模式时,每一所述导风叶片的上下摆动角度a的范围为正负18.5度。

在无风感模式中,所述的导风叶片形成的角度可以是正0-18.5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以上下导风组件600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为例,所有的导风叶片逆时针转动,导风叶片的前端转动靠近竖直方向,且在a角为+5度时,与相邻的导风板接触(也可以是靠近到极值,形成最小间隙)。

容易理解的,当以上下导风组件600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为例,所有的导风叶片顺时针转动,导风叶片的前端转动靠近竖直方向,且在a角为-8度时,与相邻的导风板接触(也可以是靠近到极值,形成最小间隙)。

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形成无风感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需要实现无风感时,则驱动导风叶片201能够对其内侧风道的出风产生阻挡,使得导风叶片201内侧风道形成一定的正压,此时从通孔中有风流出,使得导风叶片后的空气流动缓慢,而且流动非常均匀,由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腔,所以出风均匀性也显著提高。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下导风组件600具有导风模式,以水平方向为零度,当所述上下导风组件600处于正常导风模式时,每一所述导风叶片的上下摆动主极限值。例如,可以是每一所述导风叶片的上下摆动角度b为正负60度。详细地,以水平方向为零度,导风叶片形成的角度可以是正60度到负60度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以导风叶片初始位置为水平位置为例,导风叶片从0度以顺时针转动到下极限值,再按照逆时针转动经过0度继续转动,到达上极限值后继而向下转动,周而复始。

当空调制冷时,导风叶片在向上导向时,可以提高空调送风的高度,利于冷空气的扩散,提高用户在制冷情况下舒适性;当空调制热时,导风导风叶片在向下导向时,把热空气向下压,利于热空气的吹到人所在的区域,提高用户在制热情况下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无风感的效果,所述多个导风叶片601具有摆动至覆盖所述出风口201的覆盖状态,在所述覆盖状态,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接触或者具有间隙。其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接触具体可以是每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601中的其中一个导风叶片601的一部分搭在另一个所述导风叶片601上或者两者的边缘相互适配抵接,拼接成一个板面。本实施例的目的是,多个导风叶片601具有摆动至覆盖所述出风口201,相当于形成具有一定面积的微孔板结构,使得经出风口201排出的气流至少大部分从通风孔603中流出,实现了对大量气流的打散,从而提高了无风感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导风叶片601摆动后,最理想的是将整个出风口201覆盖,但是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完成覆盖出风口201而封死出风口201的出风,可以有一定的间隙,也应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自动控制空调柜机的无风感模式开启,所述上下导风组件600还包括驱动装置604,该驱动装置604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沿所述壳体200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如此,可以改变所述出风口201上下出风角度,同样也可驱动所述多个导风叶片601转动至覆盖所述出风口201的覆盖状态,非常方便。

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604包括驱动电机6041及拉杆6042,所述驱动电机6041与所述拉杆6042连接,所述拉杆6042与多个所述导风叶片601连接,并相互连动,所述驱动电机6041驱动所述拉杆6042动作以带动多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沿所述壳体200的长度方向来回摆动。为方便驱动,每一所述导风叶片601上设置有第一转轴6011,每一所述导风叶片601通过其第一转轴6011与所述拉杆连动。第一转轴6011可水平设置,且可选地设置在第二转轴6010所在导风叶片601的一侧,以方便驱动导风叶片60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整体控制多个导风叶片601一同摆动,也是部分导风叶片601或者每个导风叶片601独立摆动,以灵活控制。其中,多个导风叶片601整体摆动可采用上述驱动电机6041和拉杆6042的结构实现,此种通过拉杆6042整体驱动多个导风叶片601的方式,控制简单、方便。而部分导风叶片601或者每个导风叶片601独立摆动则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具体地,多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沿所述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分成多组,每组至少包括一个所述导风叶片601,且每组通过一所述驱动装置604驱动,以控制各个组所述导风叶片601的转动角度不同。此种控制方式可以灵活控制出风口201上中下三部分灵活采用无风感,实现更多的用户需求,实现更好的无风感控制。

在本发明双贯流空调柜机的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道组件500包括两个并排且竖直设置的贯流风机,所述壳体200上的出风口201对应每个所述贯流风机各设置一个。附图1至5所示部件均为双贯流空调柜机的部件。具体地,双贯流空调柜机具有两个贯流风机300和两个出风口201,即其蜗壳窝舌组件510形成两个风道结构,每个风道300设置一个风机300,且风道出口对应一个出风口201,相应地,对应每个出风口201也都设置有上下导风组件600,其中对应每个出风口201的上下导风组件600均可设置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当然也可以只设置其中一个,而两个均设置,则能够实现空调左右两侧根据用户需要灵活选择无风感控制,例如,有人侧采用无风感,无人侧加大出风,快速降温,以达到灵活控制与人体舒适相结合。

进一步,在风道上的上下导风组件600的下游,还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多个左右导风板700。当上下导风叶片处于无风感模式时,经过风机加压送出的空气在遇到无风感模式下上下导风叶片阻隔后,在与风机之间的风道中形成有一定压力的风道腔。空气在风道腔中停滞后,经过上下导风叶片的贯通小孔形成低速均温均流速的空气流,流向出风口。由于在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左右导风板700,当在某个区域需要特定降温时,会把多个左右导风板700转向该特定区域,从而实现对于某个特定区域的无风感气流的送风。

在现有技术中,经过孔板的小孔梳理后,形成的最终送向用户的无风感空气流。但是由于无风感空气流主要依靠扩散来降温,对于某特定区域降温效果与其他区域的降温效果相同。而通过所有导风板对无风感导风后,会使得局部的无风感空气受到扰动,形成的空气流并不像未导风前那么均匀。所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倾向采用导风板对无风感空气流导流。

通过控制左右导风板700的宽度,其宽度在2.0-12cm范围内,可以确保无风感空气流不会受到太大的破坏。在本实施例中,其正常导风区域内的宽度为5.5cm,并未显著破坏无风感气流。

另外,通过在左右导风板700上设置有贯穿的孔,虽然实现左右导风的效果有所减小,但可以有效降低导风板在导风过程中对于无风感空气流的破坏。

此外,基于上述空调柜机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该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接收开机指令/无风感控制指令;

步骤s2、根据所述开机指令/无风感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多个导风叶片601转动至覆盖所述出风口201的覆盖状态,在所述覆盖状态,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叶片601接触或者具有间隙。

当用户使用空调进行开机时,或者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无风感控制指令时,就可以触发控制所述多个导风叶片601转动至覆盖所述出风口201的覆盖状态,此时,要保证每相邻的两个导风叶片601接触或者具有间隙,形成具有一定面积的微孔板结构,使得经出风口201排出的气流至少大部分从多个导风叶片601的通风孔603中流出,实现了对大量气流的打散,从而实现有凉感无风感的效果,提高了人体使用空调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导风叶片601摆动后,最理想的是将整个出风口201覆盖,但是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完成覆盖出风口201而封死出风口201的出风,可以有一定的间隙,也应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以所述水平方向为零度,其中每一所述导风叶片601还具有使出风口201外形成正压的上下摆动角度b,在所述覆盖状态下,所述导风叶片601的摆动角度b为30至90度。可选地,所述摆动角度b为35、40、45、50、55、60、65、70、75、78、78.5、80、85或者88度。摆动角度越大,对出风口201出风形成的打散效果越好。

进一步地,在控制导风叶片601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风机300的转速进行控制,控制风机300的转速不超过目标设定值,例如800或者1000转/分,以避免风速过大对导风叶片601形成阻力以及产生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