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427发布日期:2018-11-16 23:0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立式空调作为家电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之一,已经普及到每一个家庭。目前,立式空调一般根据摆放需求被放在客厅的角落处,并通过遥控器或线控器对其进行控制。但是,遥控器或线控器与空调分离配置,其需要单独保管和使用,这需要用户特别记忆遥控器或线控器的存放位置,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忘记遥控器或者线控器的存放位置。此外,对于人流复杂的环境,空调器或者线控器本身死角较多,不易清洁,再加上使用频率高,容易造成细菌滋生而对使用者身体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及空调,以方便用户对空调的控制。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镭射装置,所述镭射装置用于将所述空调的操作界面形成镭射投影界面,并捕捉所述镭射投影界面的被遮挡区域,以根据被遮挡区域确定操作者的操作指令。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镭射装置包括镭射led灯、栅片及光感应器,所述栅片位于所述镭射led灯前方,所述光感应器用于捕捉所述镭射投影界面的被遮挡区域。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镭射装置相连接,并带动所述镭射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滑动。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定位柱、用于装配镭射装置的滑动导板以及弹性连接柱,所述滑动定位柱和滑动导板通过所述弹性连接柱连接,并通过弹性连接柱的弹性变化来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至少一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相邻两个定位凸起形成一限位槽。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滑动定位柱相配合,滑动定位柱可沿所述滑动轨道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滑动导板包括用于与滑槽相配合的安装板以及用于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板,当弹性连接件未发生形变时,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板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并通过所述定位凸起卡持所述限位板以固定所述镭射装置。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当弹性连接件发生形变时,所述滑动导板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定位柱可沿滑动导轨运动以调节所述镭射装置的位置。

所述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其中,所述镭射投影界面包括用于显示参数信息的显示区域以及显示控制按键的控制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控制区域上方。

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与所述空调的空调主板通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镭射功能的空调控制器以及空调,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镭射装置,所述镭射装置用于将所述空调的操作界面形成镭射投影界面,并捕捉所述镭射投影界面的被遮挡区域,以根据被遮挡区域确定操作者的操作指令。本申请通过镭射装置产生操作界面的镭射投影界面,并通过对镭射投影界面进行操作以实现对所述空调的控制,这样一方面可以方便操作者操作,另一面也无需对空调控制器进行单位保管,提高了空调使用的简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中镭射投影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中镭射投影界面的控制区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空调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镭射投影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及空调,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申请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镭射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如图1和2所示,其包括壳体200和镭射装置100,所述镭射装置100设置于所述壳体200上,并且可以与装载所述控制控制器的空调的空调主板进行通讯。所述镭射装置100用于将空调的操作界面形成镭射投影界面,并捕捉所述镭射投影界面的被遮挡区域,以根据所述被遮挡区域确定操作者针对所述镭射投影界面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可以通过空调主板根据被遮挡区域而确定的。也就是说,所述控制控制器在获取到被遮挡区域后,可以将被遮挡区域发送至与其连接的空调主板,所述空调主板可以通过计算被遮挡区域的阴影面积而确定控制指令,以使得空调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相应操作。本申请通过镭射装置100将操作界面投射形成镭射投影界面,并采集镭射投影界面被遮挡区域而形成控制指令,实现了对装载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空调进行控制,简化了空调控制流程。同时,所述镭射投射界面一般为平整的墙面等,其没有死角,清洁方便,不易滋生细菌,有利于操作者的健康。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镭射投影装置可以将所述镭射投影界面投影于墙面、空调壁面或者其他平面结构等,并且所述镭射投影界面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空调类型以及安装环境而灵活选择。

如图3所示,所述镭射投影界面可以包括显示区域40和控制区域50,所述显示区域40用于显示空调的参数信息,所述控制区域50用于显示空调的控制按键。优选地,所述显示区域40位于控制区域50上方,当在所述控制区域50形成被遮挡区域时,所述遮挡区域不会覆盖显示区域40,进而提高被遮挡区域的识别速度以及准确性。其中,所述显示区域40和控制区域50的划分可以根据镭射投影界面的面积进行划分,例如,将镭射投影界面划分为上下两个等面积的区域,位于上方的设置为显示区域40,位于下方的设置为控制区域50。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划分方式还可以不同,例如根据操作界面的中显示参数以及控制按键的划分方式对镭射投影界面进行划分。

进一步,所述控制区域50可以被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子控制区域,各子控制区域内配置一控制按键,以使得各控制按键具有独立的控制区域50,这样可以根据被遮挡区域的位置与各子控制区域的位置关系来确定被触发的控制按键,进而提高了控制按键选取的准确性。所述各子区域对应的控制按键可以为单次触控,也可以是组合控制按键。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各子控制区域均为单次触控,当被遮挡区域完全覆盖两个子控制区域时,判定形成该被遮挡区域的触控操作为误操作,并将所述被遮挡区域丢弃,以避免无法识别被遮挡区域对应的操作指令。当被遮挡区域至多完全覆盖一个子控制区域时,获取被完全覆盖的子控制区域,将该子控制区域对应的控制按键作为被触发按键,将其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该被遮挡区域对应的操作指令;若未获取到完全被覆盖的子控制区域,则获取被覆盖的子控制区域的被覆盖区域的面积与该子控制区域的面积比,将面积比最大的子控制区域作为被遮挡区域对应的控制按键作为被触发按键,将其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该被遮挡区域对应的操作指令。

进一步,所述控制区域50可以设置单元的加控制按键以及减控制按键,通过单触加或者减来实现加减功能。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加控制按键和减控制按键所处的子控制区域可以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两者可以连通,这样可以获取被遮挡区域从加控制按键对应的子控制区域/减控制按键对应的子控制区域至减控制按键对应的子控制区域/加控制按键对应的子控制区域移动轨迹来确定相应的操作指令。也就是说,所述连通后的加减控制区域的判定方式可以为判定用户手指的滑动操作,通过被遮挡区域的面积和/或位置的改变来进行判定控制按键是否被操作。

另外,为了进一步说明镭射投影界面的控制区域50的位置以及被遮挡区域的位置,可以在镭射投影界面或者控制区域50上建立坐标系,通过坐标点确定控制区域50以及被遮挡区域的位置。例如,在控制区域50坐标系,并设控制区域50左下角坐标为(0,0),右上角作为(20,20)为例。如图4所示,将控制区域50等分为上、下区域,上区域在划分四个区间,分记为a、b、c、d四个区域,其中,所述a区域为{(0.10),(3.20)};b区域为{(3.10),(5.20)};c区域为{(5.10),(7.20)};d区域为{(7.10),(10.20)},所述a-d区域的控制方式为遮挡控制按键,即各区域形成被遮挡区域并离开后即为控制按键。所述a和b区域的控制方式可以单次触控,所述c和d区域的控制方式包括组合按键和单独控制,当单独控制时,如触发c区域或者d区域对应的控制按键时,仅需要单独遮挡c区域或d区域,则触发相应的操作指令;当c+d组合按键时,需要同时遮挡c区域和d区域,则触发c区域和d区域的组合按键。此外,为了区分c区域和d区域的单独控制和组合按键,所述c区域和d区域之间设置有锁定键,所述锁定键用于切换c区域和d区域的单独控制和组合按键。所述锁定键的解锁方式可以为同时遮挡c区域和d区域超过预设时间阈值,例如,5秒。

进一步,将下部区域划分e和f两个区域,其中,e区域为{(0.0),(5.10)},f区域为{(5.0),(10.10)},所述e区域和f区域的控制方式为滑动控制方式,即通过改变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或者通过记录被遮挡区域的运动轨迹来触发相应的控制按键,例如,所述e区域配置减控制按键,f区域配置加控制按键。e区通过手势在从约{(5.0),(5.10)}的区域向原点即左边滑动,通过改变e区域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来判断功能实现“-键”;f区同样通过手势在从约{(5.0),(5.10)}的区域向右边滑动,通过改变f区域的被遮挡区域的面积来判断功能实现“+键”,同时遮挡区域时,功能键不能被操作。此外,当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同时被遮挡时,按键功能无动作。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镭射装置100包括镭射头1和光感应器2;所述壳体200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镭射头1装配于所述安装孔上,并且所述镭射头产生的光通过安装孔照射于壳体200外。所述光感应器2位于所述安装孔下方的壳体200上。其中,所述镭射头包括镭射led和栅片,所述栅片采用纳米级高精密光栅片并位于所述镭射led前方,所述镭射led灯光发送的高聚焦性和不易发散的光线,光线通过纳米级高精密光栅片将空调的操作界面映射至壳体200外的平面上,以实现镭射投影界面的形成。所述光感应器2用于感应镭射投影界面的被遮挡区域,并将采集到的感应信号发送至空调主板,以对被遮挡区域进行判断和识别。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200内设置有调节装置,并且所述调节装置可沿所述壳体200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镭射装置100通过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壳体200连接,也就是说,所述镭射装置100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上,并可在所述调节装置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壳体200滑动,以调节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壳体200的位置关系。这样可以通过所述调节装置来调节镭射投影界面的位置,来提高镭射控制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例如,当所述空调控制器配置于立式空调上,所述滑槽9沿竖直方向延伸,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操作者的身高调节镭射投影界面的高度,以使得所述空调控制器可以适用不同高度人群;另一方面当立式空调附近的墙体表面设置装饰物时,可以通过调节装置调镭射装置100的位置以将镭射投影界面调整值墙体的平面位置,以提高镭射投影界面的投影效果,从而提高控制准确性。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壳体200上设置有沿壳体200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9,所述滑槽9底部设置有滑动轨道8,所述滑槽9的至少一个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5,所述定位凸起5向滑槽9的滑槽9的轴线方向延伸,即所述定位凸起5遮挡所述滑槽9的槽口,并且相邻两个定位凸起5形成一个限位槽10,所述限位槽10与所述定位凸起5交替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9的两个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5,两个侧壁上的定位凸起5成镜像对称,并且各定位凸起5远离滑动轨道8的一侧均与侧壁齐平。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滑槽9内,并且与所述滑动轨道8滑动连接,同时,所述调节装置远离所述滑动轨道8的一端与所述滑槽9的槽口齐平,以通过所述定位凸起5对其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定位柱7、弹性连接柱6以及滑动导板11,所述滑动定位柱7通过所述弹性连接柱6与所述滑动导板11相连接,并通过弹性连接柱6的弹性形变调整滑动导板11和滑动定位柱7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滑动定位柱7与所述滑动轨道8相配合,所述滑动导板11与所述滑槽9的槽口相配合,所述弹性连接柱6沿垂直于滑槽9延伸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滑动导板11可以沿垂直于滑槽9延伸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定位柱7采用球状结构,所述弹性连接柱6采用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设于所述滑动定位柱7上,另一端与滑动导板11相连接,当滑动导板11受到向滑动定位柱7方向的压力时,所述弹性连接柱6发生形变,所述滑动导板11向靠近滑动定位柱7方向运动至滑槽9内,并且所述滑动导板11的未与弹性连接柱6相连接的一面位于所述定位凸起5的下方,以使得所述滑动定位柱7可沿所述滑动轨道8滑动,以设置于滑动导板11上的镭射装置100相对于所述壳体200的位置,进而实现了镭射装置100的位置可调整。

此外,所述滑动导板11包括安装板111,所述安装板111与滑槽9侧壁平行的侧边中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限位板112,所述限位板112所在侧边与所述定位凸起5所在侧壁对应,并且所述限位板112与所述限位槽10相配合,当所述弹性连接柱6为发生形变时,所述安装板111位于所述滑槽9内并且其远离滑动轨道8的一面与滑槽9的槽口齐平,所述限位板112置于所述限位槽10内并通过所述定位凸起5进行限位,以使得所述调节装置相对于所述滑槽9固定,即固定设置于滑动导板11上的镭射装置100与壳体200的位置。此外,所述安装板111设置有限位板112的侧边与所述滑槽9设置有定位凸起5的侧边相对应,即当滑槽9一个侧壁设置有定位凸起5时,所述安装板111与该侧壁对应的侧边设置有限位板112,当滑槽9两个侧壁设置有定位凸起5时,安装板111两个侧边均设置有限位板112。

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可以包括音频播放器4,所述音频播放器4设置于所述滑动导板11上,通过所述音频播放器播放按键操作声音、空调使用状况等,以便于操作者可以快速清楚了解空调的使用状态。

基于上述具有镭射功能的空调控制器,如图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的本体20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控制器30,所述空调控制器30与所述空调的空调主板相连接,以将空调的操作界面投影与空调本体外并形成镭射投影界面,通过所述镭射投影界面对所述空调进行空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优选为立式空调,所述安装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空调控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且当镭射装置100通过调节装置与壳体200相连接时,所述调节装置可带动所述镭射装置100沿竖直方向滑动,以调整所述镭射装置100相对于所述空调本体的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