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0997发布日期:2018-11-24 11:1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的加湿器为下加水加湿器。下加水加湿器的加水口、出水口均设在水箱的底部。下加水加湿器在加水时,用户需先把水箱提起,然后把水箱翻转以使水箱底部朝上,然后打开水箱螺母,通过加水口加水,加满水后再拧紧水箱螺母,整个加水过程操作繁琐。

基于下加水加湿器存在的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6642477a提供了一种可实现上加水的加湿器,其通过在水箱的上端设置一用于注水的进水口,从而实现了上加水的功能,进而方便用户向加湿器内加水。并且,加湿器中的水位控制装置通过浮子装置和水位控制开关的相互作用,具体通过磁吸引力来控制水箱的下水口的开关和关闭,进而将水槽中的水位维持在设定工作水位(即,加湿器的正常工作水位)。但是上述水位控制装置是通过浮子装置和水位控制开关之间的磁吸引力来控制水箱的下水口的开关和关闭,磁吸引力的大小不易进行控制,降低了加湿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在实现水位控制功能的同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湿器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包括:

水槽组件,包括底座及成型在所述底座上的水槽;

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安装在所述水槽上,所述水箱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水槽进行供水的水箱出口;

中转箱,设置在所述水槽内,所述水箱组件的水通过所述中转箱进入所述水槽组件中,所述中转箱具有与所述水箱出口连通并形成连接通路的中转入口以及与所述水槽连通的中转出口;以及

水位控制组件,所述水位控制组件包括临近所述水箱出口设置的水位控制开关,以及临近所述中转出口设置的浮子组件;

其中,当所述水箱组件安装在所述水槽上时,所述水位控制开关受触发打开所述连接通路,所述水箱组件中的水通过所述连接通路进入所述中转箱,并通过所述中转箱中的所述中转出口流出至所述水槽中;当所述水槽内的水位高于设定工作水位时,浮子组件在所述水槽中水的浮力作用下封住中转出口,所述中转箱停止向所述水槽供水。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箱组件安装在所述水槽上时,所述水位控制开关与所述中转箱的外壁抵接受触发打开所述水箱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控制开关包括穿设所述水箱出口的导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导杆上,并分设所述水箱出口的第一密封垫和弹性元件,在所述水位控制开关的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密封垫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力下与所述水箱贴合以密封所述水箱出口,在所述水位控制开关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导杆在所述中转箱顶部外壁的触发下移动,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水箱分离以打开所述水箱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用于所述连接通路密封的水口密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口密封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中转箱顶部的凸筋,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筋与所述水箱底部之间的第二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组件包括处于所述水槽中的浮子,以及设置在所述浮子底部,处于所述中转箱中的浮子密封垫,所述浮子在所述水槽中的水位达到设定高度,上升带动所述浮子密封垫密封所述中转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浮子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浮子底部与所述中转箱外壁面之间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入口和中转出口均位于所述中转箱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箱与水槽组件一体成型。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加湿器中,通过在加湿器中设置中转箱,水箱组件安装在水槽上时水位控制开关受触发打开进入中转箱的连接通道,通过浮子组件受水槽中水的浮力作用打开或关闭中转出口与水槽的连通,进而在实现水槽中的水位维持在设定工作水位的同时,由于无需通过浮子装置和水位控制开关之间的磁吸引力来控制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加湿器的可靠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中转出口处于打开位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中转出口处于关闭位置。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水箱组件;11、水箱出口;

30、中转箱;31、中转入口;33、中转出口;

40、水槽组件;41、水槽;43、底座;

50、水位控制开关;51、导杆;53、第一密封垫;54、第二密封垫;55、弹性元件;

60、浮子组件;61、浮子;63、浮子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中的加湿器主要包括:水箱组件10、中转箱30、水槽组件40以及水位控制组件。

具体本实施例中的水槽组件40包括底座43及成型在底座43上的水槽41,底座43中成型有超声波发生器等加湿元件,用于将水槽41中的水进行雾化以实现加湿功能。水箱组件10安装在水槽41上,用于不断的对水槽41进行供水,水箱组件10上开设有用于对水槽41进行供水的水箱出口11;中转箱30设置在水槽41内,水箱组件10的水通过中转箱30进入水槽组件40中,中转箱30具有与水箱组件10连通并形成连接通路的中转入口31和与水槽41连通的中转出口33;水位控制组件包括临近水箱出口11设置的水位控制开关50,水位控制开关50具有关闭水箱出口11,进而实现连接通路关闭的第一工作位置和打开水箱出口11,进而实现连接通路打开的第二工作位置,以及临近中转出口33设置的浮子组件60,浮子组件60具有关闭中转出口33的第一工作位置和打开中转出口33的第二工作位置。

当水箱组件10安装在水槽41上时,水位控制开关50受触发打开水箱出口11,从第一工作位置变为第二工作位置,进而实现水箱出口11与中转入口31连通,即实现了连接通路的连通,此时水箱组件10中的水通过水箱出口11进入中转箱30,并通过中转箱30中的中转出口33流出至水槽41中进行雾化;当水槽41内的水位高于设定工作水位时,浮子组件60在水槽41中水的浮力作用下从第一工作位置变为第二工作位置,封闭中转出口33,中转箱30停止向水槽41供水。

上述加湿器中,通过在加湿器中设置中转箱30,水箱组件10安装在水槽41上时水位控制开关50受触发打开进入中转箱30的连接通道,通过浮子组件60受水槽41中水的浮力作用打开或关闭中转出口33与水槽41的连通,进而在实现水槽41中的水位维持在设定工作水位的同时,由于无需通过浮子61装置和水位控制开关50之间的磁吸引力来控制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加湿器的可靠性更好。

具体地,对于水位控制开关50如何受触发打开水箱出口11,具体是在水箱组件10安装在所述水槽41上时,水位控制开关50于中转箱30的外壁抵接受触发打开水箱出口11,整个结构更加的简单,并且整个打开水箱出口11的过程更加的可靠,而中转入口31处于常开状态,进而在打开水箱出口11后,整个水箱出口11与中转入口31之间的连接通道就被打开。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水位控制开关50包括穿设水箱出口11的导杆51,以及套设在导杆51上,并分设水箱出口11的第一密封垫53和弹性元件55,在水位控制开关50的第一工作位置,第一密封垫53在弹性元件55的作用力下与水箱贴合以密封水箱出口11,在水位控制开关50的第二工作位置,导杆51在中转箱30顶部的触发下移动,第一密封垫53与水箱分离以打开水箱出口11。

优选地,加湿器还包括用于水箱出口11与中转入口31对接的水口密封装置,进而可保证水箱中的水进入中转箱时不会撒漏。

具体水口密封装置包括成型在中转箱30顶部的凸筋,以及设置在凸筋与水箱底部之间的第二密封垫54,当然,在水箱组件10的底部也成型有凸筋,与中转箱30顶部的凸筋交错,密封性更好。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浮子组件60,具体浮子组件60安装在中转箱30的中转出口33上,包括处于中转箱30外侧,即处于水槽41中的浮子61,以及设置在浮子61底部,处于中转箱30内部的浮子密封垫63。在水槽41内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浮子组件60下落,打开中转出口33。在水槽41中的水位达到设定高度,浮子61可以上升带动浮子密封垫63密封中转出口33,进而实现整个水槽41进水水路的封堵,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浮子61装置和水位控制开关50之间的磁吸引力来控制开关的打开和关闭,可靠性更好,同时浮子组件60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浮子组件60还包括设置在浮子61底部的弹性件,弹性件具有驱使浮子61脱离密封位置的趋势,避免刚放水时由于水压高、冲击力大而把浮子组件60顶起而堵住中转出口33,而达不到设定的水位高度。这样进一步提升了加湿器的可靠性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中转箱30,中转箱30上的中转入口31和中转出口33均位于中转箱30的顶部,在制造过程中,中转箱可以与水槽组件40一体成型,进而与可以降低加湿器的制造成本。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