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4387发布日期:2018-12-12 00:19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空调器中的负离子发生器伸缩隐藏的机构装置,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配备有负离子发生器的空调器上,其负离子发生器的安装都是固定安装形式,后期是无法移动负离子发生器的。而经大量试验分析发现,负离子发生器最大作用发挥点是在出风口位置,然而位于出风口位置的负离子发生器势必会影响空调器的整机外观,为避免这个缺陷,急需设计出一种可以隐藏式的负离子发生器运动机构。

碳纤维发射的负离子发生器和放电针的形式的负离子发生器,这两者的负离子发生器结构形式不同,本发明仅针对的是碳纤维发射的负离子发生器,并不适用于放电针的形式的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装置,其具有隐藏碳纤维发射的负离子发生器、美化空调器整机外观,进而提升产品档次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构装置,所述机构装置包括电机、运动结构、限位结构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固定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限位结构固定在空调器上支撑所述固定结构,运动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对应配合连接,电机驱动所述运动结构旋转使得所述固定结构相对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结构设为转轴,所述固定结构中设有与所述转轴匹配的螺纹,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结构螺纹铆合。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结构设为凸轮,凸轮上设有凸出,所述固定结构中设有与所述凸出配合运动的凹槽。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凸出,所述凹槽的尺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二者内部固定有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二者通过插销插槽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管状孔洞和固定板块,管状孔洞与固定板块固定连接,管状孔洞用于放置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的头部,固定板块表面设有空腔用于走线和固定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的头部;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运动结构对应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设为弹簧,所述固定结构上设有柄状结构,所述柄状结构与所述弹簧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柄状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机构装置可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上边、下边、左边或右边的面板体或底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构装置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上边中心位置的面板体或底壳上。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设有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和上述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机构装置,所述机构装置用于将所述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伸缩隐藏。

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

(1)空调器开启净化功能时,通过此机构装置将负离子发生器向下运动伸出参与净化。当空调器关闭净化功能时,将通过此机构装置负离子发生器向上运动隐藏。

(2)本发明的机构装置实现负离子发生器伸缩隐藏的第一种方式如下:电机驱动有螺纹的转轴和安装架之间相对运动进而实现负离子发生器的伸出和收回。

(3)本发明的机构装置实现负离子发生器伸缩隐藏的第二种方式如下:电机驱动凸齿轮机构的方式最终实现负离子发生器的伸出和收回。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位于空调器的出风口位置,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装置将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设计隐藏,会美化空调器的整机外观,进而提升产品档次,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此外,此机构装置可以使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的发射头伸出出风口长度可调,对应在不同导风板位置情况下,自动调整为最优长度,实现净化功能最大化(若导风板距离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太近,导风板本体会吸附一定负离子,从而影响净化效率。且不同导风板位置的风场不同,风速最大的位置也不同,对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的有效发射量起关键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一的安装示意图:(a)整机图;(b)局部放大图;

图2是从另一角度观察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一的安装示意图:(a)整机图;(b)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一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一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一的爆炸拆分图;

图6是碳纤维发射的负离子发生器与第一安装架固定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固定装配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二的安装示意图:(a)整机图;(b)局部放大图;

图9是从另一角度观察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二的安装示意图:(a)整机图;(b)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二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二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机构装置的方式二的爆炸拆分图;

其中,1-底壳,2-电机,3-螺钉,4-转轴,5-第二安装架,6-弹簧,7-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8-第一安装架,9-插槽,10-插销,11-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负离子发生器仅针对的是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其机构装置放置位置可位于室内空调器的面板体或底壳上,下列介绍都以位于底壳1上为例。

本实施例的机构装置,在空调器室内机放置位置可位于出风口上边、下边、左边或右边,具体位置根据具体机型机构确认。根据目前净化测试情况,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机构装置位于出风口上边中心位置的进化效果最优。

综上,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机构装置位于出风口上边中心位置的面板体或底壳1上的效果最好。

实施例1

图1至图5为方式一的机构装置,方式一机构装置包括电机2、螺钉3、转轴4、第二安装架5、弹簧6、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和第一安装架8,其中,电机2与转轴4采用螺钉3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架5内设有与转轴4匹配的螺纹,转轴4与第二安装架5采用螺纹铆合。

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在第一安装架8上的固定方式详见图6,走线用走线卡扣固定。第一安装架8包括管状孔洞(可插入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和扇形固定板块两部分,管状孔洞与扇形固定板块固定连接,扇形固定板块表面设有空腔,扇形固定板块用于走线和固定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头部。

本实施例的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在附图中仅画出发射头端,其余结构未示出。

第一安装架8结构件设计有插销10,第二安装架5结构件设计有插槽9,第一安装架8与第二安装架5固定装配方式详见附图7,为插销装配。

总之,第一安装架8与第二安装架5通过插销10和插槽9固定连接,将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固定在二者结构内形成一个整体。电机2驱动转轴4旋转,转轴4与第二安装架5内的螺纹耦合,使得第二安装架5上下位移;其中,装配相对固定不动的是电机2和转轴4,第一安装架8与第二安装架5以及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三者这个整体通过弹簧6相对于转轴4可上下移动。

整个负离子发生器的机构装置通过弹簧6支撑伸缩运动。弹簧6固定设置在底壳1或面板体上,弹簧6和第二安装架5的外侧的柄状结构套接,当机构装置下移的时候,弹簧6压缩状态更紧,当机构装置上移的时候,弹簧6稍微松开,弹簧6是底壳1与第二安装架5(乃至整个机构装置)的连接媒介,用于支撑第二安装架5使得第二安装架5可以上下位移,即弹簧6起到支撑和限位的双重作用。

本实施例的机构装置的控制方式及其运动方式:

默认状态为不开启净化模式,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位于空调器底壳1内部,从室内空调器出风口无法看见其结构。

当用户开启净化模式时,电机2通电在主控程序的控制下驱动转动,同时带动转轴4做旋转运动,由于转轴4与第二安装架5采用螺纹配合,通过螺纹扭合第二安装架5向下运动,带动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从底壳1上伸出,此从室内空调器出风口可见其逐渐伸出。可通过电机2旋转的线速度或角速度控制,来确定螺纹扭合的距离,从而最终控制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发射头端伸出的长度。

实施例2

图8至图12为方式二的机构装置,方式二机构装置包括电机2、螺钉3、凸轮11、第二安装架5、弹簧6、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和第一安装架8,其中,电机2与凸轮11采用螺钉3固定连接,凸轮11结构上设计有数个不同高度的凸出,凸出的数量不定,第二安装架5内设计有凹槽,凹槽的尺寸是固定的,用于配合凸轮运动。

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在第一安装架8上的固定方式详见图6,走线用走线卡扣固定。第一安装架8包括管状孔洞(可插入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和扇形固定板块两部分,管状孔洞与扇形固定板块固定连接,扇形固定板块表面设有空腔,扇形固定板块用于走线和固定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头部。

本实施例的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在附图中仅画出发射头端,其余结构未示出。

第一安装架8结构件设计有插销10,第二安装架5结构件设计有插槽9,第一安装架8与第二安装架5固定装配方式详见附图7,为插销装配。

总之,第一安装架8与第二安装架5通过插销10和插槽9固定连接,将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固定在二者结构内形成一个整体。

电机2驱动凸轮11旋转,凸轮11与第二安装架5内的凹槽耦合,使得第二安装架5上下位移;其中,装配相对固定不动的是电机2和凸轮11,第一安装架8与第二安装架5以及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三者这个整体通过弹簧6相对于凸轮11可上下移动。

整个负离子发生器的机构装置通过弹簧6支撑伸缩运动。弹簧6固定设置在底壳1或面板体上,弹簧6和第二安装架5的外侧的柄状结构套接,当机构装置下移的时候,弹簧6压缩状态更紧,当机构装置上移的时候,弹簧6稍微松开,弹簧6是底壳1与第二安装架5(乃至整个机构装置)的连接媒介,用于支撑第二安装架5使得第二安装架5可以上下位移,即弹簧6起到支撑和限位的双重作用。

本实施例的机构装置的控制方式及其运动方式:

默认状态为不开启净化模式,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位于空调器底壳1内部,从室内空调器出风口无法看见其结构。

当用户开启净化模式时,电机(2)通电在主控程序的控制下驱动转动,同时带动凸轮11做旋转运动,凸轮11的不同高度的凸出滑至第二安装架5内的凹槽中,导致第二安装架5向下运动,带动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从底壳1上伸出,此从室内空调器出风口可见其逐渐伸出。通过电机2旋转的线速度或角速度控制,来确定凸轮11旋转的角度,凸轮11上不同高度的凸出与第二安装架5内的凹槽的配合,从而最终控制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发射头端伸出的长度。

其发明主要在于在机构装置的控制下,将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可隐藏在底壳1中,并对于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的发射头伸出长度的控制,使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7在空调器上的净化作用达到最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