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及其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479发布日期:2019-03-02 02:2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及其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烧结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的补偿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补偿装置的烧结机抽风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机适用于大型黑色冶金烧结厂的烧结作业,它是抽风烧结过程中的主体设备,可将不同成份、不同粒度的精矿粉、富矿粉烧结成块,并部分消除矿石中所含的硫、磷等有害杂质。

现有的烧结机抽风系统设置有多个风箱,风箱形式为双侧吸入式,下方安装有风量开闭阀、角度弯管、金属波纹补偿器等部件,最后通过集气管与主烟道相连。生产过程中,含尘气体从风箱内部高速流过时,颗粒急剧磨损风量开闭阀、角度弯管、金属波纹补偿器等部件内壁,特别是金属波纹补偿器磨损最为严重,平均寿命较短,补偿器磨损漏风不但影响烧结矿产量和质量,而且检修更换劳动强度大,费用高。

因此,如何在保证生产过程中能够自由伸缩的前提下便于拆装更换的补偿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的补偿装置,套装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能够自由伸缩,并保证密封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更换。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补偿装置的烧结机抽风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的补偿装置,包括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两者的固定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并导通风箱和主烟道集气管,所述第一套筒的活动端伸入所述第二套筒的活动端开口,且所述第一套筒活动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套筒活动端的内壁相对的部分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间隔的密封机构,所述第一套筒的活动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套筒的活动端内沿轴向自由伸缩。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固定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并导通风箱,所述第二套筒的固定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并导通主烟道集气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位于所述间隔内且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分离,所述密封机构具体为设置于所述间隔内并围绕所述第一套筒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挡环和所述第二套筒活动端开口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密封接触,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密封接触。

优选地,包括沿轴线依次设置的多个所述密封圈,最内侧的所述密封圈的一侧端面与所述挡环相抵。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具体为橡胶圈或石棉绳。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固定端的外周和所述第二套筒固定端的外周均设置有连接法兰。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固定端的筒壁向外扩展。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上和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耐磨内衬。

优选地,所述耐磨内衬具体为粘贴或焊接的陶瓷内衬。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包括主烟道集气管和风箱,以及分别连接两者的补偿装置,所述补偿装置具体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补偿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的补偿装置,包括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两者的固定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并导通风箱和主烟道集气管,第一套筒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套筒的活动端开口,且第一套筒活动端的外壁与第二套筒活动端的内壁相对的部分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用于封闭间隔的密封机构,第一套筒的活动端能够在第二套筒的活动端内沿轴向自由伸缩。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可拆卸连接风箱和主烟道集气管,且第一套筒的活动端能够在第二套筒的活动端内沿轴向自由伸缩,且通过密封机构实现间隔的密封,以隔绝外界,代替传动的波纹管作为补偿装置,简化结构,避免出现易磨损泄露的薄弱位置,保证密封效果。包括三个独立的零部件,更换时只需将三个独立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即可形成可靠的补偿装置,结构及制作简单,装拆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补偿装置的烧结机抽风系统,由于上述补偿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烧结机抽风系统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的补偿装置,套装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能够自由伸缩,并保证密封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更换。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补偿装置的烧结机抽风系统。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补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烧结机抽风系统的补偿装置,包括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和密封机构,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两端均设置有开口,其中两个套筒相互靠近连接的部分为活动端,相互远离且连接其他部件的部分为固定端,即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连接后形成的补偿装置,两者的活动端位于中部,两者的固定端位于两端。

第一套筒1的固定端和第二套筒2的固定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并导通风箱8的弯管和主烟道集气管9,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匹配方式,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1的固定端可拆卸连接并导通风箱8,第二套筒2的固定端可拆卸连接并导通主烟道集气管9。当然也可使第二套筒2的固定端可拆卸连接并导通风箱8,第一套筒1的固定端可拆卸连接并导通主烟道集气管9,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使第一套筒1活动端外周的直径略小于第二套筒2活动端开口的直径,第一套筒1的活动端伸入第二套筒2的活动端开口,且第一套筒1活动端的外壁与第二套筒2活动端的内壁相对的部分之间设置有间隔,即第一套筒1活动端伸入第二套筒2内部的部分与第二套筒2内壁是相互分离的,第一套筒1的活动端能够在第二套筒2的活动端内沿轴向自由伸缩,使风箱8通过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连通主烟道集气管9。并在间隔内设置有用于封闭间隔的密封机构,在不影响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相对运动的情况下隔绝外界与补偿装置内部。

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分别可拆卸连接风箱8和主烟道集气管9,且第一套筒1的活动端能够在第二套筒2的活动端内沿轴向自由伸缩,通过调整第一套筒1伸入第二套筒2的深度,进而改变补偿装置的长度,适应风箱8和主烟道集气管9之间的距离,补偿安装误差和保证使用中伸缩自由。通过密封机构实现间隔的密封,以隔绝外界,代替传动的波纹管作为补偿装置,简化结构,避免出现易磨损泄露的薄弱位置,保证密封效果。包括三个独立的零部件,更换时只需将三个独立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即可形成可靠的补偿装置,结构及制作简单,装拆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

为了实现与其他部件的可拆卸连接,第一套筒1固定端的外周和第二套筒2固定端的外周均设置有连接法兰6,对应地,风箱8和主烟道集气管9的连接处也设置有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各部件,提高连接强度,且便于拆卸,为了提高密封效果,还可在连接处设置密封垫。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如卡接、扩口结构连接或螺纹连接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调整第一套筒1固定端的直径,可以使第一套筒1固定端的筒壁向外扩展,使固定端的直径大于活动端的直径。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补偿装置中,第二套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挡环4,挡环4位于间隔内且与第一套筒1的外壁分离,即挡环4内径略大于第一套筒1活动端的外壁直径,密封机构具体为设置于间隔内并围绕第一套筒1的密封圈3,密封圈3位于挡环4和第二套筒2活动端开口之间,密封圈3的内侧与第一套筒1的外壁密封接触,密封圈3的外侧与第二套筒2的内壁密封接触。

由于烧结烟道内的压力一般在-12至-16kpa之间,导致补偿装置内部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同时气流方向为依次经过风箱8、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和主烟道集气管9,因此,位于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之间的密封圈3受到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将密封圈3向第二套筒2下压,第二套筒2的档环4将密封圈3阻挡住,防止密封圈3被吸入补偿装置内部。密封圈3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将间隔填满,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安装更换时,只需将旧补偿装置拆下,然后将新补偿装置两端的连接法兰6与管道的法兰连接,最后将密封圈3塞入间隔。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密封圈3的数量,沿轴线依次设置多个密封圈3,最内侧的密封圈3的一侧端面与挡环4相抵。一般塞入两圈就能达到密封效果,生产过程中若出现漏风现象可随时添加密封填料,即在线增加密封圈3,而不需停机修补。具体地,密封圈3可以为橡胶圈或石棉绳,也可采用其他材质。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补偿装置的基础上,第一套筒1的内壁上和第二套筒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耐磨内衬7。具体地,耐磨内衬7可以为粘贴或焊接的陶瓷内衬7,也可采用其他材质,可防止含尘烟气的冲刷磨损,还能防止烟气中so2的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补偿装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补偿装置的烧结机抽风系统,该烧结机抽风系统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烧结机抽风系统及其补偿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