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060发布日期:2018-08-24 17:5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电加热管内部电热丝都是螺旋式的结构,热辐射面积和热交换面积小,热交换的效率不高;此外,加热管的电极大都采用两端连接,使用时,如果在加热液体或者蒸汽时,封闭性不好会导致液体和蒸汽泄露,同时也会导致电源的短路以及电源连接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该加热管能够实现将低温介质加热成高温介质,效率高,安全可靠。

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底部设置有待加热的低温介质的进口导管,外套管的上部一端设置有被该加热管加热成高温介质的出口导管;

所述外套管内套装有外壳管且外壳管的一端超出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壳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加热腔体;

所述外壳管超出外套管的开口端内填充有高温密封绝缘填料,所述外壳管的未填充有高温密封绝缘填料的腔体内设置有电热体支撑骨架,所述电热体支撑骨架通过前支撑板及后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管内,所述电热体支撑骨架上设置有加热体,所述加热体连接至电极,所述电极为两根,均从外壳管的开口端引出。

进一步的,与电极引出端相对的外壳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对外壳管抽真空的真空排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管抽真空后的腔体内填充有防氧化绝缘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体支撑骨架为耐热绝缘圆柱管,所述电热体采用编织、缠绕、或喷涂涂覆在所述耐热绝缘圆柱管上,所述电热体的一端与内端螺旋电极相连,所述内端螺旋电极引出至所述外壳管的出口端,所述电热体的另一端与外端螺旋电极相连,所述外端螺旋电极由耐热绝缘圆柱管中心引出至所述外壳管的出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管的整体结构为圆柱管,设置有真空排气管的外壳管端为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靠近外壳管出口端的部分焊接在外壳管上,所述外套管与外壳管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组,包括多个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之间通过进口导管及出口导管相连。

进一步的,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及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组用于实现对待加热的低温介质加热,所述待加热的低温介质为低温蒸汽或低温液体。

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制造工艺,包括:

高温密封绝缘填料采用粘结剂与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外壳管处理后填充在外壳管开口端;

外壳管开设真空排气管的一端为半球形,半球形顶部与真空排气管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焊接、或加热压封连接;

电热体采用编织、缠绕、或喷涂涂覆在电热体支撑骨架上;

将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套在电热体外表面;

将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套在电热体外表面上;

将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与高温密封绝缘填料和真空排气管固定在外壳管中;

外套管通过前端锥形管固定在外壳管和真空排气管位置,然后外套管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粘接在外壳管和真空排气管位置;

根据出口导管,进口导管管径在外套管开孔,然后将出口导管,进口导管采用粘结剂或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封焊接在外套管开孔处;

真空排气管对外壳管内腔进行真空排气,真空排气完成以后,向外壳管内腔充填防氧化绝缘填料实现对电热体防氧化保护;

充填防氧化绝缘填料后,对真空排气口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封焊接在外套管上。

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在工作时,加热过程是:低温介质通过进口导管进入外壳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用于加热的腔体中,电极带电,加热体开始工作,实现对低温介质的加热,加热后的高温介质通过出口导管排出,低温介质为低温蒸汽或低温液体。

在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组进行加热时,则能够实现对低温介质的逐级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电极设置在单端,外壳管的开口端采用高温密封绝缘填料密封,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外壳管内的腔体及外壳管与外套管之间的腔体的密封性好,同时,电极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离,避免了电源的短路以及电源连接不便的问题。

2、本申请的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能够实现逐级加热,使用方便,使用时可根据最终要求的温度进行选择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的数量。

3、本申请的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为一体式结构,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端螺旋电极,2、外端螺旋电极,3、高温密封绝缘填料,4、外壳管,5、电热体,6、前支撑板,7、电热体支撑骨架,8、外套管,9、后支撑板,10、出口导管,11、真空排气管,12、防氧化绝缘填料,13、进口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该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中包括内端螺旋电极1、外端螺旋电极2、高温密封绝缘填料3、外壳管4、电热体5、前支撑板6、电热体支撑骨架7、外套管8、后支撑板9、出口导管10、真空排气管11、防氧化绝缘填料12、进口导管13。

其中,外套管底部设置有待加热的低温介质的进口导管,外套管的上部一端设置有被该加热管加热成高温介质的出口导管;

所述外套管内套装有外壳管且外壳管的一端超出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壳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加热腔体;

所述外壳管超出外套管的开口端内填充有高温密封绝缘填料,所述外壳管的未填充有高温密封绝缘填料的腔体内设置有电热体支撑骨架,所述电热体支撑骨架通过前支撑板及后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外壳管内,电热体采用或编织、或缠绕、或喷涂涂覆在电热体支撑骨架上,所述加热体连接至电极,所述电极为两根,均从外壳管的出口端引出。

与电极引出端相对的外壳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对外壳管抽真空的真空排气管。

所述外壳管抽真空后的腔体内设置有防氧化绝缘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体支撑骨架为耐热绝缘圆柱管,所述电热体采用编织、缠绕、或喷涂涂覆在所述耐热绝缘圆柱管上,所述电热体的一端与内端螺旋电极相连,所述内端螺旋电极引出至所述外壳管的出口端,所述电热体的另一端与外端螺旋电极相连,所述外端螺旋电极由耐热绝缘圆柱管中心引出至所述外壳管的出口端。

所述外壳管的整体结构为圆柱管,设置有真空排气管的外壳管端为半球形。

所述外套管靠近外壳管出口端的部分焊接在外壳管上,所述外套管与外壳管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组,包括多个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之间通过进口导管及出口导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组成部分优选的材料为:

内端螺旋电极,材料:钨丝、钼丝或耐热不锈钢;外端螺旋电极,材料:钨丝、钼丝或耐热不锈钢。高温密封绝缘填料,材料:石英、陶瓷或岩石粉;加热体外壳管,材料:石英管、陶瓷管,碳钢管、耐热不锈钢管、铜管或铝管;电热体,材料: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或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前支撑板,材料:陶瓷、石英或金属;电热体支撑骨架,材料:石英或陶瓷;外套管,材料:陶瓷管、石英管、耐热不锈钢管或碳钢管。

后支撑板,材料:陶瓷、石英或金属;出口导管,材料:石英管、陶瓷管、碳钢管、耐热不锈钢管、铜管或铝管;真空排气管,材料:石英管、陶瓷管,碳钢管、耐热不锈钢管、铜管或铝管;防氧化绝缘填料,材料:氮气、氩气或氧化镁粉;进口导管,材料:石英管、陶瓷管、碳钢管、耐热不锈钢管、铜管或铝管。

循环加热单端电极加热管的加工工艺:

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采用机械绕制和安装工装安装在用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电热体外表面上。

高温密封绝缘填料采用粘结剂与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加热体外壳管处理后,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封焊接。

加热体外壳管采用石英管、陶瓷管,碳钢管、耐热不锈钢管、铜管、铝管,前端为半球形,半球形顶部与真空排气管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焊接,或加热压封连接;

电热体采用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电热体采用编织、缠绕或喷涂涂覆在电热体支撑骨架上;

具体的,先将前支撑板、后支撑板轻轻套在用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电热体外表面;

然后,在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通过特殊非标安装工装套在用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电热体外表面上。

再通过内端螺旋电极、外端螺旋电极与高温密封绝缘填料和真空排气管固定在加热体外壳管中心。

外套管前端固定在加热体外壳管和真空排气管位置,然后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粘接实现。

根据出口导管,进口导管管径在外套管开孔,然后采用粘结剂或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封焊接;

为防止电热体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石墨导电复合材料使用过程氧化,真空排气管可对加热体外壳管内腔进行真空排气,真空排气完成以后,可向加热体外壳管内腔充填氮气、氩气或氧化镁粉实现对电热体碳纤维、钨丝、钼丝、镍铬丝、铁铬铝丝、石墨导电复合材料防氧化保护。充填氮气、氩气或氧化镁粉后,对真空排气口采用粘结剂或在600℃~1200℃高温下3~6小时固化粘接、或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封焊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