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及应用其的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6429发布日期:2018-10-16 20:0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及应用其的炉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应用在灶具上,通过天燃气或石油液化气与氧气在炉煲内充分预混,在近万个火孔内进行燃烧,使得红外线陶瓷多孔板表面产生红外线,利用热能的辐射传递,减少热能的损耗,具有环保、节能的技术优势;但是,现在的红外线陶瓷多孔板多为平面,而我们的炊具大都是弧面,这样的话热量成发散性辐射,会造成热量损耗,同时炊具如锅柄受热过后烫手,影响使用,更厉害的是会发生灶面温度过高导致玻璃面板等爆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它能够解决现在红外线辐射时的热量损耗以及锅具受热烫手影响使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分流部,所述分流部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至少一圈分流筋组,所述分流筋组包括沿着板体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向上凸出的分流筋,同圈分流筋组的所有分流筋在板体的周向上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并且分流筋的内端向其一侧偏旋,所述板体上还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火孔,并且火孔由下至上呈向内倾斜的结构。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板体的结构,所述板体的上端面由外至内向下倾斜,所述分流筋也跟着由外至内向下倾斜。

进一步提供了另外一种板体的结构,所述板体的上端面由外至内呈平直结构,所述分流筋由外至内也呈平直结构。

进一步提供了另外一种板体的结构,所述板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平面部或花纹部,所述分流部位于平面部或花纹部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分流筋组由外至内设置有多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炉灶,它包括该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

进一步,炉灶还包括:

壳体,所述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安装在壳体上,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下方的可燃气体预混室。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可燃气体预混室相连通的引射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锅具并将锅具支撑在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上方的炉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上设置的火孔由下至上呈向内倾斜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火孔在周向设置的分流筋组的作用下下,使得热气流和辐射热沿板体的上端面向内成旋流聚齐,从而达到聚能节能的效果,减少了热量流失损耗的现象,使得热气流和热量向锅底聚齐,进而达到聚能节能,以及避免现在存在因为热量发散辐射造成锅柄、灶台等的温度过高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它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分流部,所述分流部具有沿其周向设置的至少一圈分流筋组,所述分流筋组包括沿着板体1的周向设置的多个向上凸出的分流筋11,同圈分流筋组的所有分流筋11在板体1的周向上连接形成波浪状结构,并且分流筋11的内端向其一侧偏旋,所述板体1上还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火孔,并且火孔由下至上呈向内倾斜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分流筋11的内端向其一侧偏旋,其一侧可以是左侧或右侧,但是所有的分流筋11需要同侧偏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组设置有一圈,并且所述板体1的上端面由外至内向下倾斜,所述分流筋11也跟着由外至内向下倾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的上端面由外至内呈平直结构,所述分流筋11由外至内也呈平直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筋组设置有一圈,并且所述板体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平面部或花纹部,所述分流部位于平面部或花纹部的外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分流筋组由外至内设置有多道。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颜色包括但不限于白色、黑色、红色、钛金、银灰色。

实施例五

如图2所示,一种炉灶,它包括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的任一个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

如图2所示,炉灶还包括:

壳体10,所述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安装在壳体10上,并且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的下方的可燃气体预混室20。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可燃气体预混室20相连通的引射管30。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锅具100并将锅具100支撑在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上方的炉架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旋流聚能红外线陶瓷板上设置的火孔由下至上呈向内倾斜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火孔在周向设置的分流筋组的作用下下,使得热气流和辐射热沿板体的上端面向内成旋流聚齐,从而达到聚能节能的效果,减少了热量流失损耗的现象,使得热气流和热量向锅底聚齐,进而达到聚能节能,以及避免现在存在因为热量发散辐射造成锅柄、灶台等的温度过高的现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