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2474发布日期:2018-12-14 22:2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式(又称管壳式、列管式) 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现有管式换热器,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壳体1、管束6、管板4和封头2、3,壳体两段设有壳程入口9和壳程出口10,封头2设有管程入口11、封头3设有管程出口12,壳体1呈圆筒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6,管束6两端固定于管板4上,壳体1内设置有折流板7,各折流板7之间通过支撑安8连接。管式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的换热器无法快速、有效地调节管束内的流量大小,给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换热器无法快速、有效地调节管束内的流量大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式换热器,其能快速、有效地调节管束内的流量大小。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所述壳体两端分别安装有封头,所述封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管板,所述管束贯穿所述壳体并且其两端分别支撑于管板,其特征在于:与设有管程入口的封头相邻的管板上安装有管束流量调节机构,所述管束流量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弹簧,所述管板与所述封头相邻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设有6个以上并围绕管板中心均匀分布,各所述滑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滑槽的外沿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滑槽相邻一侧端面凸设形成有斜契,所述斜契与所述第二调节件一一对应并通过斜面配合,所述主体与所述滑槽相反的一侧端面中心固定有沿壳体轴线延伸的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封头,所述封头于螺杆贯穿处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有与螺杆的外螺纹部位配合的内螺纹部位、与螺杆的光轴部位配合的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第二调节件、斜契密封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斜契的角度为35°~55°。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调节件对应连接有2个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封头中间部位,所述管程入口设置于所述封头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管式换热器,与设有管程入口的封头相邻的管板上安装有管束流量调节机构,以快速、有效地调节管束内的流量大小;具体的,管束流量调节机构的第一调节件在螺杆的作用下沿壳体轴线移动,当第一调节件的斜契未与第二调节件接触时,第二调节件在弹簧的作用下,顶置滑槽的内部,即靠近管板中间的部位,此时,管板上暴露的管束入口最多,管束流量处于最小值,当第一调节件的斜契未与第二调节件接触并在斜面作用下迫使第二调节件沿滑槽向外移动,第二调节件移动所腾出部位的管束入口由斜契插装密封,进而减少管束入口,管束流量逐步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束流量调节机构和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调节件、弹簧和管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手轮和支撑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该部分结构与现有管式换热器结构相同,可参照图1,壳体1两端分别安装有封头2、3,封头2、3与壳体1之间设有外管板4,内管板5能与外管板4以及壳体1之间形成防泄漏的腔室,管束6(图中仅示出了1根)贯穿壳体并且其两端分别支撑于外管板4,13为设置与外管板4上的管束安装孔,其改进在于,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与设有管程入口11a的封头3相邻的外管板4上安装有管束流量调节机构,管束流量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15和弹簧17,管板与封头相邻的一侧端面上开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14,滑槽14设有6个以上并围绕管板中心均匀分布,各滑槽14内分别安装有第二调节件15,第二调节件15与滑槽14的外沿通过弹簧17弹性连接,第一调节件包括主体19,主体19与滑槽14相邻一侧端面凸设形成有斜契20,斜契20的角度为35°~55°,斜契20与第二调节件15一一对应并通过斜面配合,16为设置于第二调节件上的斜面,主体19与滑槽14相反的一侧端面中心固定有沿壳体轴线延伸的螺杆21,螺杆21贯穿封头并连接有手轮22,封头于螺杆贯穿处设有支撑件23,支撑件23设有与螺杆的外螺纹部位配合的内螺纹部位、与螺杆的光轴部位配合的轴承24;滑槽14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18,密封条18与第二调节件15、斜契20密封配合。

每个第二调节件15对应连接有2个弹簧17,成对设置的弹簧能够确保第二调节件移动的稳定性;螺杆21贯穿封头中间部位,管程入口11a设置于封头侧部,以避免干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