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7350发布日期:2018-11-16 21:5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换气主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卫生间普遍需要暖风机,但是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需求,暖风、换气和抽湿三个功能可能同时需要,目前一般需要分别安装一台暖风机,一台换气扇和抽湿装置来实现,需要耗费较多的空间而且成本也较高;或者安装一台复合电器同时兼备这三个功能,但是只能安装在一个地方,不能兼顾房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并且所有功能集成在一个面板上,效果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主机来实现取暖、换气和抽湿三种功能,而且满足房间内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不同功能模块的更换,使用功能更加完全,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耗费较多的空间。功能不可调节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包括箱体,箱体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固定取暖换气主机的安装杆,箱体内设有空腔,箱体背面设有两个电机散热罩,空腔内设有两个与电机散热罩相连的散热腔,箱体上面为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的内侧固定有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箱体内还固定有取暖模块安装座,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与取暖模块安装座固定连接,取暖模块安装座上固定有出风板,箱体内安装有单取暖单换气模块、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双核取暖换气模块中的其中一种。安装有单取暖单换气模块、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双核取暖换气模块三种模式相对独立,模块化的方式便于使用者的拆卸,而且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可以使用单取暖单换气模块的第一PTC发热块、第一单核换气涡壳,节约了使用成本,三种模式的功能切换能够使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适应更多使用地点、使用时间的要求。

作为优选,单取暖单换气模块包括第一单核换气涡壳、第一PTC发热块、单核暖风出风口,第一单核换气涡壳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的一侧,第一PTC发热块固定安装在取暖模块安装座的同一侧,第一PTC发热块上方为单核暖风出风口。单取暖单换气模块主要功能为供暖换气,可以避免其他功能对供暖换气效果的影响,也节约了资源,在供暖换气要求不高的时间或地点上,使用单取暖单换气模块能够节约能源。

作为优选,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包括干区暖风涡壳、第二单核换气涡壳、第二PTC发热块、第三PTC发热块、第四PTC发热块和双核湿区暖风出风口,第二单核换气涡壳与干区暖风涡壳分别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的左右两侧,第二PTC发热块与第三PTC发热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取暖模块安装座的左右两侧,第四PTC发热块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上,第四PTC发热块固定于干区暖风涡壳内侧,第二PTC发热块和第三PTC发热块的上方为双核湿区暖风出风口,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风道控制步进器。每个第一风道控制步进器分别控制两侧的出风,能够同时或者分别实现换气、抽湿供暖、吹暖风的功能。

作为优选,双核取暖换气模块包括双核换气涡壳、第五PTC发热块和双核暖气出风口,双核换气涡壳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的一侧,第一PTC发热块固定安装在取暖模块安装座的同一侧,第五PTC发热块上方为双核暖气出风口,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道控制步进器。使用者需要更充分的供暖条件使,可以更换为双核取暖换气模块,双核取暖换气模块增加了PTC发热板的面积,能够有更好的供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主机来实现取暖、换气和抽湿三种功能,而且满足房间内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不同功能模块的更换,使用功能更加完全,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主视图。

图3是安装有单取暖单换气模块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单取暖单换气模块取暖模块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安装有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6是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取暖模块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的取暖模块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8是安装双核取暖换气模块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双核取暖换气模块的取暖模块安装座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箱体、2—单取暖单换气模块、3—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4—双核取暖换气模块、11—安装杆、12—空腔、13—电机散热罩、14—散热腔、15—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6—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7—取暖模块安装座、18—出风板、19—第一风道控制步进器、20—第二风道控制步进器、21—第一单核换气涡壳、22—第一PTC发热块、31—干区暖风涡壳、32—第二单核换气涡壳、33—第二PTC发热块、34—第三PTC发热块、35—第四PTC发热块、41—双核换气涡壳、42—第五PTC发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固定取暖换气主机的安装杆11,箱体1内设有空腔12,箱体1背面设有两个电机散热罩13,空腔12内设有两个与电机散热罩13相连的散热腔14,箱体1上面为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的内侧固定有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箱体1内还固定有取暖模块安装座17,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与取暖模块安装座17固定连接,取暖模块安装座17上固定有出风板18,箱体1内安装有单取暖单换气模块2。

单取暖单换气模块2包括第一单核换气涡壳21、第一PTC发热块22、单核暖风出风口,第一单核换气涡壳21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的一侧,第一PTC发热块22固定安装在取暖模块安装座17的同一侧,第一PTC发热块22上方为单核暖风出风口。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包括箱体1,箱体1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固定取暖换气主机的安装杆11,箱体1内设有空腔12,箱体1背面设有两个电机散热罩13,空腔12内设有两个与电机散热罩13相连的散热腔14,箱体1上面为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的内侧固定有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箱体1内还固定有取暖模块安装座17,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与取暖模块安装座17固定连接,取暖模块安装座17上固定有出风板18,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3。

干湿分离单换气模块3包括干区暖风涡壳31、第二单核换气涡壳32、第二PTC发热块33、第三PTC发热块34、第四PTC发热块35和双核湿区暖风出风口,第二单核换气涡壳32与干区暖风涡壳31分别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的左右两侧,第二PTC发热块33与第三PTC发热块34分别固定安装在取暖模块安装座17的左右两侧,第四PTC发热块35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上,第四PTC发热块35固定于干区暖风涡壳31内侧,第二PTC发热块33和第三PTC发热块34的上方为双核湿区暖风出风口,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风道控制步进器19。

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取暖换气主机,包括箱体1,箱体1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固定取暖换气主机的安装杆11,箱体1内设有空腔12,箱体1背面设有两个电机散热罩13,空腔12内设有两个与电机散热罩13相连的散热腔14,箱体1上面为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的内侧固定有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箱体1内还固定有取暖模块安装座17,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与取暖模块安装座17固定连接,取暖模块安装座17上固定有出风板18,箱体1内安装有双核取暖换气模块4。

双核取暖换气模块4包括双核换气涡壳41、第五PTC发热块42和双核暖气出风口,双核换气涡壳41固定安装在换气风口模块安装板15的一侧,第一PTC发热块22固定安装在取暖模块安装座17的同一侧,第五PTC发热块42上方为双核暖气出风口,风道控制模块安装座16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风道控制步进器20。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