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腿加工除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2912发布日期:2018-11-13 21:1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腿加工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火腿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肉制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传统的火腿加工过程中,在清洗等步骤后,需要将肉制品表面的水分沥干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但是,传统的空气中晾干火腿速度较慢,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于是产生一种技术,人为采用通风设备对肉制品吹风,然而这种情况下,因肉制品采用挂件吹风方式,在通风时左右摇晃、旋转,造成对风面不固定,也就是肉制品与风接触不均匀,并且离出风口近的肉制品水分易吹干,离出风口远的肉制品不易被除水,造成除水效果差、除水周期长,除水效率低,影响最终除水品质,严重时会出现腐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腿加工除水装置,其解决了传统的火腿加工过程中除水效果差、除水速度慢、除水周期长、除水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火腿加工除水装置,包括出风装置,还包括圆形的平台,转动杆贯穿平台的中心且关于平台转动,于转动杆顶部设随之转动的转盘,转盘上均布向外延伸的支杆,所述支杆的数量为六,六枝支杆周向设置于转盘外沿,于平台上设圆环状的滑槽,所述滑槽与平台偏心设置,于支杆上可转动地设置竖杆,于滑槽内设六块滑块,竖杆底部通过连杆连接与之对应的滑块,竖杆上设用于放置肉制品且正对出风口的框架,每相邻两个框架组成一组放置装置,同组放置装置的两个框架顶部之间通过同步杆相连,同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对应框架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为四边形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外的平台上设接水盘。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接于竖杆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装置为风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肉制品放置于框架内,且框架正对出风口,使得肉制品中的水分易被出风装置带出、吹干,缩短了除水速度;

②、与平台偏心设置的滑槽配合滑块,使竖杆上的框架在随支杆转动时永远正对出风口,肉制品与风接触均匀,提高了除水效果;

③框架随转盘转动,则各个框架内放置的肉制品均能近距离与出风口接触,平均吹风时间,使得除水效率更高;

④、肉制品被固定放置于框架内,通风时不会左右摇晃、旋转,对风面固定,使得肉制品与风接触均匀,提高了除水效果、除水品质;

⑤、同步杆继续使与之相连的两个框架在随支杆转动时不会改变朝向,保证肉制品与风接触均匀,提高了除水效果;

⑥、四边形框架容易使肉制品被固定放置于框架内,保证对风面固定,肉制品与风接触均匀;

⑦、接水盘收集被带出的水分,保持现场清洁。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肉制品固定放于框架内,使其通风时不会左右摇晃、旋转,对风面固定,通过框架随转盘转动,则各个框架内放置的肉制品均能近距离与出风口接触,平均吹风时间,通过竖杆上的框架在随支杆转动时永远正对出风口,使得肉制品与风接触均匀,使肉制品在除水时除水效果好、除水周期短,除水效率高,最终除水品质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腿加工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火腿加工除水装置,包括出风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为风扇。

还包括圆形的平台1,转动杆2贯穿平台1的中心且关于平台1转动,于转动杆2顶部设随之转动的转盘3,转盘3上均布向外延伸的支杆4,所述支杆4的数量为六,六枝支杆4周向设置于转盘3外沿,于平台1上设圆环状的滑槽5,所述滑槽5与平台1偏心设置。

于支杆4上可转动地设置竖杆6,于滑槽5内设六块滑块7,竖杆6底部通过连杆8连接与之对应的滑块7。

竖杆6顶部设用于放置肉制品且正对出风口的框架9,所述框架9为四边形框架,四边形框架,使得片状的肉制品,如火腿可以很好地固定于其内,把火腿摊开、摊平后竖直固定于框架9内能使火腿受风面积最大化,每相邻两个框架9组成一组放置装置,同组放置装置的两个框架9顶部之间通过同步杆10相连,同步杆1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对应框架9顶部。

所述滑槽5外的平台上设接水盘。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以及原理如下:使用前将片状的火腿固定于框架内,框架正对风扇,火腿也正对风扇。启动带动转动杆转动的电机,转动杆通过转盘带动六根支杆在平台上方做圆周运动,则竖杆随其对应的支杆同样做圆周运动,并且竖杆通过连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由于滑槽与平台偏心设置,当滑块运动到距离平台圆心近端的滑槽处时,滑块带动连杆折叠,当滑块运动运动到距离平台圆心远端的滑槽处时,滑动带动连杆展开,通过连杆的折叠/展开状态,实现竖杆在支杆上的转动,从而使支杆上的框架保持正面朝向出风口的状态,从而使框架内的火腿除水效果优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