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9155发布日期:2018-11-27 21:3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暖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供暖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人类自从懂得用火以来,为抵御寒冷对生存的威胁,发明了火炕、火炉、火墙、火地等供暖方式,这是最早的供暖设备与系统,有的至今还在被应用。发展到今天,供暖设备与系统,在对人的舒适感和卫生、设备的美观和灵巧、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形式的多样化、能量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

暖系统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热媒的不同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热风供暖系统;热水供暖具有较高的热利用率,已成为当今市场主流,热力公司将热水通过热力管道输送至采暖区,例如写字楼、厂区、或居民区,采暖区通过暖气片或者地埋管进行室内取暖。

如何提高热辐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研究探索的方向,由于室内空间有限,散热片的面积不易制作太大,所以当前市场上的主流设计是将散热片设计成组合式的结构,来提高热辐射面积,但是该设计也无法充分利用热媒辐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取暖装置,通过增设外壳和风机,加速散热片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热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取暖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通道、出水管、出水通道以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多个,多个散热片并排连通设置,进水管和进水通道位于散热片的下端,出水管和出水通道位于散热片的上端,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和散热片的外部包设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散热片之间预设空腔,所述底板设置进风口,所述空腔内设置风机,所述风机外接供电电源,所述顶板上设置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水孔,多个散热片的水孔的直径在进水管由近至远的方向上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多个,均匀设置在多个散热片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螺母,所述螺母内设置螺杆,所述外壳通过螺杆与散热片顶紧固定,所述顶板为弧形结构,顶板与侧板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位于外壳内的端部转动设置塑胶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片的基础之上增设外壳和风机,外壳既为散热片提供一个聚集热量的空间,也可用于散热,风机用于加速散热片表面的空气流动,热风通过出风口向外供热,相对现有技术中仅通过散热片进行热辐射的结构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热利用率高的特点。

2.总所周知,靠近进水管位置的散热片在水压的作用下,其进水速度要大于远离进水管的散热片,本实用新型对散热片的水孔进行改进,水孔包括进水孔和出水孔,多个散热片上的水孔的直径沿进水管由近至远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即靠近进水管的水孔的水流截面大于远离进水管的水孔的水流截面,此设计平衡多个水孔的水流量,使热辐射更加均匀。

3.风机为多个,均匀设置在多个散热片的下方,可有效增加热辐射利用率。

4.外壳通过侧板上的螺母和螺杆与散热片进行顶紧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螺杆和螺母搭配设计为多套,从不同方向实现两者的固定效果,顶板与侧板之间转动连接,具体可以采用销轴实现摩擦式的转动,该结构设计可以调整顶板上出风口的朝向,实现室内不同位置的供风。

5.螺杆位于外壳内的端部转动设置塑胶座,本结构设计可以预防在螺杆与散热片顶紧过程中,对散热片表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和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杆和塑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进水管,2-进水通道,3-出水管,4-出水通道,5-散热片,6-底板,7-侧板,8-顶板,9-外六角螺母,10-螺杆,11-塑胶座,12-进风口,13-风机,14-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进水管1、进水通道2、出水管3、出水通道4以及散热片5,散热片5为多个,多个散热片5并排连通设置,进水管1和进水通道2位于散热片5的下端,出水管3和出水通道4位于散热片5的上端,外壳包设在进水通道2、出水通道4和散热片5的外部,散热片5两端设置水孔,多个散热片的水孔5的直径在进水管1由近至远的方向上依次递增(图未示);

外壳包括底板6、侧板7和顶板8,侧板7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内卡合固定外六角螺母9,外六角螺母9内设置螺杆10,外壳通过螺杆10与散热片5顶紧固定,螺杆10位于外壳内的端部转动设置塑胶座11,顶板7为弧形结构,顶板7通过两个销轴与侧板7之间转动连接,底板6与散热片5之间预设空腔,底板6设置进风口12,空腔内设置风机13,风机13安装在底板6上,风机13为三个,均匀设置在多个散热片5的下方,三个风机公用一个外接电源,顶板8上均开设出风口1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