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热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8158发布日期:2018-12-25 20:3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供热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使用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供热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能源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的能源包括:石油能源、燃气能源、电能源等等,而基于能源的可持续使用性、环保性的考虑,人们开始更青睐于可再生的、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太阳能正是一种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一种能源,而如何将这一能源妥善的使用则是一项难题,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收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太阳能的能源利用装置了,其通过吸收太阳能转为热能加热储水箱中的水,已达到热水供给的目的,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范围过于局限,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能源仍是电能,虽然电能本身使用中十分优质的能源,但是我国目前产电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火力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排放大量含碳尾气,要想让太阳能真正成为适用范围广、使用成本低的常用能源,本领域技术人员仍需要不断探索有效地能源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供热集成装置。

太阳能供热集成装置,包括:

太阳能集热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有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集热管与太阳能集热装置内部相连通,使得太阳能集热管能够利用太阳能加热太阳能集热装置装置内部的空气;

空气驱动装置,使得空气流入太阳能集热装置内;

热气输送管道,与太阳能集热装置连接,用于输出太阳能集热装置内的空气;

水箱,水箱与热气输送管道相邻,使得热气输送管道能够热辐射加热水箱内的水。

进一步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内部包括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进气腔,并且加热腔与进气腔间相对独立,所以加热腔与进气腔本身不连通,但能够通过太阳能集热管实现连通,太阳能集热管进气的一端与进气腔相连,出气的一端与加热腔相连;

其中,空气驱动装置使空气进入进气腔,热气输送管道与加热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太阳能集热管包括:

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管体,管体仅一端设有开口,管体通过所述的开口与加热腔相连通;

进风导热棒,进风导热棒的一端位于进气腔内,另一端位于管体内,使得进气腔的空气能够进入管体内。

进一步的,进气腔内设有集热过滤网。

进一步的,热气输送管道与室内相连,使得热气能够通过热气输送管道输送至室内;

所述的室内还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与空气驱动装置相连,使得室内的空气在空气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流入太阳能集热装置内部。

进一步的,热气输送管道主要由相连的输送段和加热段组成,其中加热段与水箱相邻,用于加热水箱内的水。

进一步的,加热段绕水箱侧壁呈螺旋型设置。

进一步的,输送段外包裹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水箱连有供水管道,用于输出水箱内的水;水箱连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与建筑供水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供水管道与室内供水管道系统相连,用于向室内供水。

进一步的,空气驱动装置为风机,风机连有太阳能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还能够利用太阳能提供热风,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两项功能相辅相成,特别适用于浴室等环境的使用。

2.区别于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集热装置3对空气加热,再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这样不仅有线保证了热风的输送,而且由于空气比水的比热容低,温度提升更快,对室内而言整体升温效率也更高。

3.太阳能集热装置内部分为进气腔和加热腔,防止被加热的空气与还还未经加热的空气混合导致温度降低,进而使加热效率下降。

4.集热过滤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空气中的垃圾、大型颗粒等,防止这些东西进入室内,保证了提供的热风本身的清洁性。

5.热气输送管道主要由相连的输送段和加热段组成,输送段通过包裹保温层防止热量散失;加热段呈螺旋状设置在水箱侧壁,使得热辐射的面积增大,进而使得水能够更快的升温。

6.整个加热过程都完全使用太阳能进行能源形式的转化,特别是连风机都是采用太阳能供电,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空气驱动装置,2-太阳能集热管,201-管体,202-进风导热棒,3-太阳能集热装置,301-加热腔,302-进气腔,4-水箱,5-热气输送管道,501-输送段,502-加热段,6-集热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供热集成装置,包括:

太阳能集热装置3,太阳能集热装置3连有太阳能集热管2,太阳能集热管2与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部相连通,使得太阳能集热管2能够利用太阳能加热太阳能集热装置3装置内部的空气;

空气驱动装置1,使得空气流入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优选的,可以采用风扇/风机;

热气输送管道5,与太阳能集热装置3连接,用于输出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的空气;

水箱4,水箱4与热气输送管道5相邻,使得热气输送管道5能够热辐射加热水箱4内的水。

本实用新型是对两个部分进行升温加热,即气体加热与液体加热。工作时,首先要对气体进行加热,具体的是利用了太阳能集热装置3,该装置内部有空腔可以容纳空气,该装置连接的太阳能集热管2也常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热管2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利用特种工艺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用来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经阳光照射,光子撞击涂层,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温度较低的空气能够吸热升温,优选的,太阳能集热管2位于太阳能集热装置3靠下方的位置,由于温度上升气体体积增大、密度降低,导致上升,如此就使得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温度较低的气体进入太阳能集热管2中,而温度较高的空气上升又回到太阳能集热装置3中,上述结构使得冷热气体分成上热下冷两层,后续通过热气输送管道5输出接入太阳能集热装置3的上层,保证输出的气体都是高温气体。

在加热完成气体后,本实用型通过气体来加热水箱4里的水,具体方式是在靠近/临近热气输送管道5的位置放置水箱4,热气在输送过程中,热能势必会有一定的流失,而本实用新型则再次利用这些流失的热量,根据热辐射的原理来加热水箱4里的水,优选的,热气输送管道5离水箱4越近,对应的位置面积越大,则加热的效果也就越好。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使得太阳能转换到了两种载体上:气体和水,由于基于不同载体,也使得本装置能够更广泛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部包括加热腔301,加热腔301内设有进气腔302,并且加热腔301与进气腔302间相对独立,所以加热腔301与进气腔302本身不连通,但能够通过太阳能集热管2实现连通,太阳能集热管2进气的一端与进气腔302相连,出气的一端与加热腔301相连。上面有说明了一种基于不同温度及密度使得冷热气体自然在太阳能集热装置3中分为冷热两层的结构,但是这两层界限相对模糊,两侧直接仍然存在着剧烈的热对流,所以本实施例通过在物理结构上将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部分为两个腔体,进气腔302内存储的是还没经过太阳能集热管2加热的较低温度的空气,而加热腔301内存储有已经加热了的空气,由于两者所在腔室相对独立,所以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热对流。空气驱动装置1使空气进入进气腔302,热气输送管道5与加热腔301相连通,在空气驱动装置1的作用下,不断向进气腔302增加,所以两腔室间仅仅有连通处——太阳能集热装置3管,也只会将未加热的冷空气经过加热输送到加热腔301内,工作时上述的气体流向不可逆,进而更好的保证了冷热空气的分隔结构,使得能够输出温度较高的气体。

进一步的,太阳能集热管2包括:管体201和进风导热棒202。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管体201,管体201仅一端设有开口,管体201通过所述的开口与加热腔301相连通。进风导热棒202,进风导热棒202的一端位于进气腔302内,另一端位于管体201内,使得进气腔302的空气能够进入管体201内。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3的结构,使其能够实现上述的加热空气、使空气从进气腔302进入加热腔301的作用。所述的进风导热棒202为空心的管状结构,前后两端设有开口,进气腔302内的冷空气通过进风导热棒202一端进入位于太阳能集热管2内,并且太阳能集热管2与加热腔301室连通的,所以冷空气会不断进入太阳能集热管2进行加热,然后溢出至加热腔3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腔302内设有集热过滤网6。集热过滤网6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过滤空气中的垃圾、大型颗粒等,防止这些东西进入室内,保证了提供的热风本身的清洁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民用住房,热气输送管道5与室内相连,使得热气能够通过热气输送管道5输送至室内,起到了空调的作用。

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所产出热风的室内温度相对室外温度较高,具有更多热能,如果能利用这些具有较高热能的被排除的空气,既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同时也使得其剩余的热能被充分利用,不仅解决能源,还是得热风、热水的产出效率更高。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室内还设有排风口,排风口与空气驱动装置1相连,使得室内的空气在空气驱动装置1的作用下流入太阳能集热装置3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热气输送管道5主要由相连的输送段501和加热段502组成,其中加热段502与水箱4相邻,用于加热水箱4内的水。两类管道虽然都用于传输热风,但基于其要实现的具体功能不同,所以在结构上也有所区别,输送段501要保证输送气体的流畅,具有尽可能短的路程,输送时间越短热量散失越少,同时为了尽可能防止热量散失,可以在输送段501外包裹有保温层。

而对于加热段502,需要与水箱4更对的接触/对应面积,使得水箱4能够收到更多、更大面积的热辐射,优选的,加热段502绕水箱4侧壁呈螺旋型设置。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所以还具有以下结构。水箱4连有供水管道,用于输出水箱4内的水;水箱4连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与建筑供水系统相连。供水管道与室内供水管道系统相连,用于向室内供水。

本实施例中,空气驱动装置1为风机,风机连有太阳能电池系统,使得风机工作的能量又太阳能转化得到的电能来提供,彻底实现本产品全部纯可再生、环保能源的目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