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8891发布日期:2019-05-11 01:1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属于电暖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集辐射与对流于一身,内部为高效能铝合金散热翼板,辐射能力强、辐射面积大,采用电热膜为发热材料,它超大面积的黑晶镜面外观时尚,完全满足了讲究居室装饰美观人群的苛刻要求。它主要是以远红外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送暖。负离子功能可以时时清新空气。此款电暖炉在底部还加装了四个轮子,充分考虑到大面积房子移动的方便性。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703907.3的一种蓄热电暖器,包括外壳和嵌在所述外壳上的控制器,在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相连通的冷风送风室、蓄热体和动力组件,所述控制器嵌在所述外壳上,分别与所述蓄热体和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构造在所述外壳上的散热风口的开合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蓄热体的通电蓄热或断电放热。上述结构通过使用控制器作为温度控制中心,通过采集蓄热体内部温度以及室内温度,控制散热风口的开度大小以及散热风速两方面综合调节室内温度,所有控制集成自动化,并且用户可以个性化编程设置相关参数,使室内温度得到精确控制,实现室内温度的舒适性以及节能高效的目的,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在工作时内部零件容易产生震力,使设备摇晃,设备底部稳定性能差,导致设备倾斜摔落,造成支撑封盖破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以解决设备在工作时内部零件容易产生震力,使设备摇晃,设备底部稳定性能差,导致设备倾斜摔落,造成支撑封盖破裂等问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封盖、散热口、稳定支脚、调节螺旋、支撑隔板、热气释放孔,所述支撑架侧面内壁与支撑封盖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封盖侧面设有方槽与散热口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支脚共设有两个,两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端与支撑封盖底端两侧嵌合,所述支撑封盖上端设有热气释放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热气释放孔共设有多个,每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侧面设有圆孔与调节螺旋外壁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支撑隔板设在支撑架沿边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支脚由弹簧、嵌合板、齿纹、活动室、稳定板、缓冲板组成,所述弹簧左右两侧与嵌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上端与活动室内壁设有的齿纹旋紧连接,两者互相啮合,所述齿纹设在活动室内壁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板共设有两个,两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板底端两侧设有活动室,两者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侧面与支撑封盖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封盖上端表面设有热气释放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热气释放孔共设有多个,每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旋共设有两个,两者相互垂直相距5-6c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口外壁与支撑封盖侧面设有的方槽嵌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设有稳定支脚,首先通过嵌合板上端与外部设备底端两侧嵌合,嵌合板侧面连接弹簧可随时拆卸,接着通过稳定板上端设有的齿纹与活动室内壁设有的齿纹旋紧连接,进行紧固,上端由缓冲板进行缓冲,分别将上下端的震力处理转移,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支脚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支撑封盖-2、散热口-3、稳定支脚-4、弹簧-401、嵌合板-402、齿纹-403、活动室-404、稳定板-405、缓冲板-406、调节螺旋-5、支撑隔板-6、热气释放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毯式蓄热电暖器,其结构包括支撑架1、支撑封盖2、散热口3、稳定支脚4、调节螺旋5、支撑隔板6、热气释放孔7,所述支撑架1侧面内壁与支撑封盖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封盖2侧面设有方槽与散热口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支脚4共设有两个,两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端与支撑封盖2底端两侧嵌合,所述支撑封盖2上端设有热气释放孔7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热气释放孔7共设有多个,每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1侧面设有圆孔与调节螺旋5外壁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支撑隔板6设在支撑架1沿边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支脚4由弹簧401、嵌合板402、齿纹403、活动室404、稳定板405、缓冲板406组成,所述弹簧401左右两侧与嵌合板402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405上端与活动室404内壁设有的齿纹403旋紧连接,两者互相啮合,所述齿纹403设在活动室404内壁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板405共设有两个,两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板406底端两侧设有活动室404,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架1侧面与支撑封盖2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封盖2上端表面设有热气释放孔7,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热气释放孔7共设有多个,每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调节螺旋5共设有两个,两者相互垂直相距5-6cm,所述散热口3外壁与支撑封盖2侧面设有的方槽嵌合。

本专利所说的弹簧401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架1与支撑封盖2相互连接,对设备进行支撑封密,防止大量灰尘进入设备内部,设备内部受灰尘影响,接着通过支撑封盖2侧面连接的调节螺旋5进行旋转调节,调节设备的功率,最后通过底部连接的稳定支脚4,对设备稳定支撑,由内设的嵌合板402上端与外部设备底端两侧嵌合,嵌合板402侧面连接弹簧401可随时拆卸,接着通过稳定板405上端设有的齿纹与活动室404内壁设有的齿纹403旋紧连接,进行紧固,上端由缓冲板406进行缓冲,分别将上下端的震力处理转移,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支撑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设备在工作时内部零件容易产生震力,使设备摇晃,设备底部稳定性能差,导致设备倾斜摔落,造成支撑封盖破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稳定支脚,首先通过嵌合板上端与外部设备底端两侧嵌合,嵌合板侧面连接弹簧可随时拆卸,接着通过稳定板上端设有的齿纹与活动室内壁设有的齿纹旋紧连接,进行紧固,上端由缓冲板进行缓冲,分别将上下端的震力处理转移,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支撑性能,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弹簧401左右两侧与嵌合板402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板405上端与活动室404内壁设有的齿纹403旋紧连接,两者互相啮合,所述齿纹403设在活动室404内壁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定板405共设有两个,两者互相平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缓冲板406底端两侧设有活动室404,两者为一体化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