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3431发布日期:2019-03-02 02:2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高频加热广泛的应用在加热技术上,在进行水加热的时候,这样的高频加热方式容易出现水渗漏的现象,导致了使用者的危险,并且水渗漏还会干扰磁场,影响加热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该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的防水性能好,安全性高,提高了加热效果和经济效益。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包括内管、外管、上盖板、下盖板、进水管接头、出水管接头、连接板和连接盖,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进水管接头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盖板并与所述上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接头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进水管接头的一侧与所述内管的一端焊接,所述出水管接头的一端贯穿所述下盖板并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接头的另外一端与所述连接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盖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连接盖与所述内管螺纹连接,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水孔,所述进水管接头靠近所述内管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水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挡水圈和第二挡水圈,所述进水管接头贯穿所述第一挡水圈,所述第一挡水圈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盖板之间,所述第二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挡水圈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出水管接头贯穿所述第二挡水圈,所述第二挡水圈位于所述连接盖与所述下盖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靠近所述外管的一侧与所述下盖板靠近所述外管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外管粘连的耐高温密封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靠近所述外管的一侧设置有上侧围,所述下盖板靠近所述外管的一侧设置有下侧围,所述上侧围与所述下侧围分别包覆所述外管的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管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该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的防水性能好,安全性高,提高了加热效果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至图2中:

1、内管;2、外管;3、上盖板;4、下盖板;5、进水管接头;6、出水管接头;7、连接板;8、连接盖;9、第一水孔;10、第二水孔;11、第一挡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电热感应防渗漏的加热装置,包括内管1、外管2、上盖板3、下盖板4、进水管接头5、出水管接头6、连接板7和连接盖8,所述内管1位于所述外管2的内部,所述进水管接头5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盖板3并与所述上盖板3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接头5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7上,所述连接板7远离所述进水管接头5的一侧与所述内管1的一端焊接,所述出水管接头6的一端贯穿所述下盖板4并与所述下盖板4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接头6的另外一端与所述连接盖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盖8位于所述外管2的内部,所述连接盖8与所述内管1螺纹连接,所述内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水孔9,所述进水管接头5靠近所述内管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水孔10。

水流从所述进水管接头5进入,充满在所述外管2与所述内管1之间,由外部的电源对该加热装置进行通电,使得内管1对水加热处理,由于采用的是磁场感应加热,所以对水渗漏非常敏感,因为该加热装置的结构稳定,所以防水性能好,感应磁场不会受到干扰。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挡水圈11和第二挡水圈,所述进水管接头5贯穿所述第一挡水圈11,所述第一挡水圈11位于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上盖板3之间,所述第二水孔10位于所述第一挡水圈11与所述连接板7之间,所述出水管接头6贯穿所述第二挡水圈,所述第二挡水圈位于所述连接盖8与所述下盖板4之间。

所述第一挡水圈11与所述第二挡水圈分别在所述外管2的两侧对水进行控制,防止渗漏情况的出现。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3靠近所述外管2的一侧与所述下盖板4靠近所述外管2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外管2粘连的耐高温密封胶。

并且再增设一道防水结构,也就是在所述上盖板3与所述外管2连接处填上耐高温密封胶,所述下盖板4与所述外管2连接处同样加上耐高温密封胶,保证了水不会渗漏出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3靠近所述外管2的一侧设置有上侧围,所述下盖板4靠近所述外管2的一侧设置有下侧围,所述上侧围与所述下侧围分别包覆所述外管2的两端。

在所述上侧围与所述下侧围同时包覆所述外管2的两侧,使得整体的连接结构稳定性更强,安装更加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管2的材质为玻璃纤维。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