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染病预防的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0324发布日期:2019-04-03 00:5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传染病预防的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染病预防的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传染病是一种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在医院通常需要设置传染病病房,以防止携带有传染病病原体的病人将传染性疾病传播给其他人。传染病的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传染病病房的空气进行消毒的装置,现有的传染病病房的空气消毒主要是通过具有消毒液的消毒装置进行消毒,这样的话传染病病房的空气中会存在一定的消毒液气体,而一些消毒液会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病人长时间呆在病房内会出现不适感,会让医务人员对传染疾病诊断、治疗会一定的诊断偏差,影响传染病病人的疾病治疗。同时现有的消毒装置存在使用功率较大,且对于装置内部产生的废液无法再处理后使用,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传染病预防的水、紫外物理消毒装置,以减少消毒液的使用,同时对装置内部用水进行消毒过滤处理,以减少使用本装置进行传染病消毒时废液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除尘室、喷淋净化室、紫外消毒装置、过滤器和温湿度调节装置,所述除尘室、紫外消毒装置、过滤器和温湿度调节装置均设有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除尘室的下端通过设于所述箱体底部的空气入口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所述除尘室的上端通过管线与所述喷淋净化室连通,所述喷淋净化室与所述除尘室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除尘室内空气输送至所述喷淋净化室的气泵;

所述喷淋净化室的顶端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内部连通;

所述箱体的底部外侧、位于所述喷淋净化室的下方设有水箱,所述喷淋净化室的底端通过管线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喷淋净化室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向所述喷淋净化室内喷射水流的喷头,所述水箱和所述喷头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喷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

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底端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内部连通,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的顶端通过设于所述箱体顶部的空气出口与所述箱体外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传染病病原体在装置内部通过水喷淋吸附、紫外消毒和过滤器吸附方法去除,同时对进入装置还能将传染病病房内的空气进行除尘以及对病房内部空气温湿度进行调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喷淋净化室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连通的管线上设有除水雾装置,所述除水雾装置的顶端与所述喷淋净化室的顶部连通,所述除水雾装置的侧面通过管线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内部连通,所述除水雾装置的底端通过管线与所述水箱的上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喷淋净化室内部采用喷淋的方式将空气中的尘埃、病原体等进行清洗及部分去除,但是喷淋的水与空气形成湍流造成一部分水气化并随空气一起进入紫外消毒装置内部;除水雾装置主要是将空气从喷淋净化室内携带的水雾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携带的水雾在紫外消毒装置内部液化,造成紫外消毒装置内部带电部件与液化水接触而漏电;同时除水雾装置将空气中的冷凝液化水返回至水箱中,可以减少水箱的补水频率;同时除水雾装置向紫外消毒装置内部可以提供湿度较低的待处理空气,使进入紫外消毒装置内部的空气中的杂质少,那么紫外消毒装置提供的紫外线能够全部直接作用于传染病病原体上,减少紫外线的损失。

进一步,所述除水雾装置与所述紫外消毒装置的连接管线上设有稳定空气流量的稳压恒流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稳压恒流装置主要是向紫外线装置提供稳定的气体量,使紫外消毒装置提供的紫外线作用在一定空气体积的强度相同,减少空气进入量的不同造成紫外消毒装置处理的单个空气单元内的消毒效果不一致;同时由于装置内部采用气泵使空气在装置内部流动,因此空气使具有一定压力的,而紫外消毒装置的紫外发生器外部通常设有玻璃管,由于玻璃管并不耐压,因此需要一个装置对进入紫外消毒装置内部的空气减压,以减少带压空气对玻璃管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紫外消毒装置与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连通的管线上设有过滤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器用于将紫外消毒装置内部杀灭的病原体大分子进行吸附过滤,防止部分未完全失去活性的病原体回到传染病病房内复活;同时由于含病原体的空气经过紫外消毒装置后,空气中的氧气会因紫外线作用产生臭氧,而臭氧返回到传染病病房后虽能够杀灭一部分病原体,但是其在病房内长久累积会使刺激病人的呼吸系统,还会破坏病人的免疫机能,对于传染病病人的疾病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过滤器将臭氧去除,可以对传染病病房内部的环境更好。

进一步,所述温湿度调节装置与所述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的管线内设有用于检测气体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由过滤器出来的空气的质量,然后通过温湿度调节装置对已经消毒处理的空气调节温湿度,以防止传染病病房内部的温湿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所述喷淋净化室与所述水箱之间的连通管线上设有水质净化器,所述水质净化器的入水端与所述喷淋净化室的底部连通,所述水质净化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水箱的上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质净化器能够将喷淋净化室内的吸附有尘埃、病原体的污染水进行处理,而处理后的水可再次用来进行喷淋吸附,这样减少了装置内部产生的废液,提高了水箱中的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第一紫外灯室、第二紫外灯室、第一紫外灯和第二紫外灯,所述第一紫外灯设于所述第一紫外灯室内,所述第一紫外灯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紫外灯室的两端;所述第二紫外灯设于所述第二紫外灯室内,所述第二紫外灯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紫外灯室的两端;所述第一紫外灯室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紫外灯室的上端侧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第一紫外灯室的底端通过管线与所述除水雾装置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紫外灯室的底端通过管线与所述过滤器的入口端相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个紫外灯室和两个紫外灯管的作用主要是加长空气在紫外灯管外部的流动距离,以提高紫外灭菌时间,使空气中的传染病病原体能够完全消灭;同时由于紫外灯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一个紫外灯管需要更换处理的时候,而使用者并没有备用紫外灯管时,另一个紫外灯管可以当作备用灯管进行紫外灭菌处理,这样可以减少装置因需要更换紫外灯管而使传染病病房内长时间处于无法消毒的状况。

进一步,所述第一紫外灯室的内壁上和所述第二紫外灯室的内壁上均设有一层紫外线反射涂层。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空气中的病原体是均匀分布在空气内部的,病原体之间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紫外线在通过空气层的时候会有一部分光线穿过空气而没有被病原体吸收,而紫外线到达空气外层与灯室的内壁相接触的时候会被灯室的内壁吸收,在灯室内壁涂上紫外线反射材料后可以使到达灯室内壁的紫外线经过反射后回到空气中,这样不仅提高了紫外线的利用率,还能将空气中靠近灯室内壁的接收紫外线较弱的病原体消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空气入口,3、空气出口,4、除尘室,5、气泵,6、喷淋净化室,7、水质净化器,8、水箱,9、水泵,10、除水雾装置,11、稳压恒流装置,12、喷头,13、第一紫外灯管,14、第二紫外灯管,15、第一紫外灯室,16、第二紫外灯室,17、紫外线反射涂层,18、过滤器,19、温湿度调节器,20、温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除尘室4、喷淋净化室6、紫外消毒装置、过滤器18和温湿度调节器,除尘室4、紫外消毒装置、过滤器18和温湿度调节器均设有箱体1内部;除尘室4设于箱体1左侧,除尘室4的下端通过设于箱体1底部的空气入口2与箱体1外部连通,除尘室4的上端通过管线与喷淋净化室6连通,喷淋净化室6与除尘室4之间的管线上设有用于将除尘室4内空气输送至喷淋净化室6的型号为PCF5015N的空气输送气泵5,输送的最大空气流量为15L/min;除尘室4内部设有过滤膜以及用于静电除尘的静电除尘器,过滤膜将进入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初次过滤,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静电除尘除去大部分的灰尘颗粒。

喷淋净化室6远离除尘室4的一侧设有紫外消毒装置,喷淋净化室6的顶端与紫外消毒装置的内部连通;紫外消毒装置包括第一紫外灯室15、第二紫外灯室16、第一紫外灯13和第二紫外灯14,第一紫外灯13设于第一紫外灯室15内,第一紫外灯13的两端固定于第一紫外灯室15的两端;第二紫外灯14设于第二紫外灯室16内,第二紫外灯14的两端固定于第二紫外灯室16的两端;第一紫外灯室15的上端侧壁和所述第二紫外灯室16的上端侧壁通过管线将第一紫外灯室15和第二紫外灯室16的内部连通;第一紫外灯室15的底端通过管线与除水雾装置10的内部连通;第二紫外灯室16的底端通过管线与过滤器18连接;第一紫外灯和第二紫外灯是型号为TUV4W/G4T5的飞利浦紫外消毒灯,能够提供253.7nm的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其玻璃会把185nm的紫外线辐射过滤掉,减少玻璃外部空气通过时空气中产生的臭氧,减少过滤器18的除臭氧量。

第一紫外灯室15和第二紫外灯室16的内壁上设有一层以纳米接晶纤维素颗粒为主要反射物的紫外线反射涂层17。

箱体1的底部外侧、位于喷淋净化室6的下方设有水箱8,喷淋净化室6的底端通过管线与水箱8连通,喷淋净化室6的内顶部设有用于向喷淋净化室6内喷射水流的喷头12,水箱8和喷头12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水箱8和喷头12的管道上设有DC40C型磁力驱动的微型水泵9;喷头12采用压力喷射的方式,且喷头12的前后两侧均与喷淋净化室的内壁连接,喷头喷射出来的水流将喷淋净化室内部的进气和出气口之间的空气通道形成水流隔断,使带有传染性病原体的空气能够与水流充分接触,使水能够将空气中的灰尘以及部分病原体冲洗后进行处理。

紫外消毒装置远离喷淋净化室6的一侧设有温湿度调节装置19,温湿度调节装置19底端与紫外消毒装置内部连通,温湿度调节装置19的顶端通过设于箱体1顶部的空气出口3与箱体1外部连通;温湿度调节装置19包括自动控制器、纯净水水箱、加热器和风机,温湿度调节装置19通过温湿度传感器20得到的已经处理的空气的温湿度数据传递给温湿度调节装置19的自动控制器,自动控制器根据得到的数据信号控制纯净水箱供水以及加热器对空气加热,同时使纯净水水箱提供的水气化与控温好的空气混合,风机用于将空气和气化水混合并输送到装置外部。

喷淋净化室6与紫外消毒装置连通的管线上设有除水雾装置10,除水雾装置10的顶端与喷淋净化室6的顶部连通,除水雾装置10的侧面通过管线与紫外消毒装置的内部连通,除水雾装置10的底端通过管线与水箱8的上部连通;除水雾装置10内部设有用于冷凝液通过的套管,套管外侧通过携带有水雾的空气,当空气与套管的内壁接触时,空气中的水雾经过冷却除湿将空气中的气化水雾液化,液化的得到的水滴受重力作用流动到装置的底部经过管线流入水箱内部,而经过除水雾装置10除湿后的干燥空气则由装置侧面的管线进入紫外消毒装置内部。

除水雾装置10与紫外消毒装置的连接管线上设有用于向紫外消毒装置提供稳定空气流量的型号为FGDR15/CE稳压恒流装置11。

紫外消毒装置与温湿度调节装置19连通的管线上设有过滤器18,过滤器18的底端通过管线与紫外消毒装置连通,过滤器18的上端通过管线与温湿度调节装置19内部连通;过滤器18由上至下分为瓦楞基材层、竹炭纤维滤纸层、玻璃纤维滤纸层、纳米银杀菌涂层和活性炭无纺布吸附层,通过五层的过滤,使经过紫外消毒装置后的空气经过过滤使空气中的臭氧、有机物等大部分去除。

温湿度调节装置19与过滤器18之间的连接的管线内设有用于检测气体温湿度的HTUD型小体积功率小的温湿度传感器20,温湿度传感器20将检测到的温湿度信号传递至温湿度调节装置19,温湿度调节装置根据温湿度信号调节经过温湿度调节装置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喷淋净化室6与水箱8之间的连通管线上设有水质净化器7,水质净化器7的入水端与喷淋净化室6的底部连通,水质净化器7的出水端与水箱8的上部连通;水质净化器7主要包括活性炭层和含纳米级银离子的固体杀菌消毒层,活性炭层除了对喷淋水中的尘埃杂质进行过滤吸附外还能对水中的臭氧、有机物等进行吸附处理,含银离子的固体杀菌消毒层能够杀灭水中的大肠杆菌、肝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使吸附有灰尘颗粒和传染病病原体的水经过水质净化器7净化处理后能够再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