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控制主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8337发布日期:2019-04-29 12:0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控制主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地面空调管线末端的智能风管接头的状态数据采集以及与飞机地面空调控制主机的通讯,对飞机空调进行智能控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控制主板。



背景技术:

在民用航空运输领域,按照国家民航局机场技能减排“飞机APU专项”的政策要求,飞机停靠机场期间,维持飞机自身运行所需的制冷风量由原来的飞机APU(辅助动力装置)供应逐渐改为由机场飞机地面空调替代供应,从而节省大量的航空燃油燃烧,达到民航节能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外界环境直接影响飞机地面空调的工作状态,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飞机空调管线末端的智能风管接头的状态数据等状态量是关系到飞机地面空调运行的重要参数。目前民航机场没有一套根据飞机地面空调外界环境以及管线末端的智能风管接头的状态数据来进行智能控制飞机地面空调的系统;传统的飞机地面空调采用单闭环的控制方式,启动空调时即给定参数使空调按唯一的参数工作,飞机地面空调本身不具备根据外界环境的信息及外界环境的改变作出判断来进而改变运行方式的功能,需要安排工作人员检测飞机空调的工作状态是否满足现场的需求。由于外界环境的多变性和无规律性,采用人工检查的这种做法,不能实现飞机地面空调的快速控制,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由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代替现有技术中传统飞机地面空调控制方式,以满足当前高效利用资源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控制主板,,能够感知外界环境改变,采用智能算法以实现对飞机地面空调的智能控制,达到节能,效率的目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控制主板,该装置包括外部电源连接24V供电口供电、网口连接网线、物联网模块和ADC采样接口,所述ADC采样接口接收传感装置发出的数据包,将数据包进行格式的转换传递到控制器,数据经由控制器分析处理后通过显示屏表现出来,485接口、CAN接口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I\O接口将控制主板通过总线与外围设备联系在一起进行数据信号与控制信号的传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24V供电口:将24V直流电压稳定输送到控制主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联网模块:涉及物联网网关、短距离无线通信、自组织网络、简化IPv6协议、低功耗路由、机器对机器无线接入和核心网标准、M2M模组与平台、网络资源虚拟化标准、异构融合的网络标准;利用了互联网、无线宽带网、无线低速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在内的网络形式传递海量的信息,负责向上层传输感知信息和向下层传输命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控制IC,指挥各个部件的运作,通过编程进行智能控制,采用智能算法,根据传感器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变化来控制空调的运行,模糊算法、神经网络和组合优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485接口: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接口电平低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与TTL电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I\O接口:接口由寄存器或RAM芯片组成,设置数据的寄存、缓冲逻辑,协调时序差异;进行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进行信息格式的转换,协调控制器和外设两者在信息的类型和电平的差异,包括电平转换驱动器、数/模或模/数转换器;设置中断和DMA控制逻辑,在中断和DMA允许的情况下产生中断和DMA请求信号,并在接受到中断和DMA应答之后完成中断处理和DMA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口:连接网线,采用以太网通讯协议标准,以全双工模式工作,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采用发射线和接收线各自独立的方法,使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送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ADC采样接口: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过程中对信号进行量化与编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CAN接口:包括总控制器和总收发器,连接CAN总线,采用CAN协议,CAN网络上的节点不分主从,从任一节点均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它节点发送信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显示屏:具备显示多信息数据同时显示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总线连接方式,具有无线传输功能。可以对无线连接风管末端的智能风管接头进行数据采集,对飞机空调进行智能控;能够感知外界环境改变,采用智能算法以实现对飞机地面空调的智能控制,达到节能,效率的目的。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物联网模块,2-控制器(MCU),3-显示屏,4-RS485接口,5-ADC采样接口,6-CAN接口,7-I\O接口,8-网口,9-24V供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控制主板,以下简称“智能控制主板”,安装在飞机地面空调的控制箱中,用于对飞机地面空调的智能控制。该装置包括外部电源连接24V供电口9供电、网口8连接网线、物联网模块1和ADC采样接口5,ADC采样接口5接收传感装置发出的数据包,将数据包进行格式的转换传递到控制器(MCU)2,数据经由控制器(MCU)2分析处理后通过显示屏3表现出来,485接口4、CAN接口6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I\O接口7实现控制主板通过总线与外围设备联系在一起进行数据信号与控制信号的传递。

所述的控制器(MCU)2即最小系统(微控制单元):由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兼容多种计算机算法,能采用智能控制算法运行。

所述智能算法包括神经网络、组合优化算法、模糊算法等;组合优化又称离散优化,它是通过数学方法去寻找离散事件的最优编排、分组次序或筛选等。模糊算法是通过对现实对象的分析,处理数据并构建模糊型数学模型。用隶属关系将数据元素集合灵活成模糊集合,确定隶属函数。进行模糊统计多依据经验和人的心理过程,它往往是通过心理测量来进行的,它研究的是事物本身的模糊性。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的简单基本元件——神经元相互联接而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采用向量乘法,并且广泛采用符号函数及其各种逼近。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分布式信息存储、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特点,它不是按给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执行运算,而是能够自身适应环境、总结规律、完成某种运算、识别或过程控制。

所述的物联网模块4:包括M2M、两化融合、传感网和RFID;

其中,M2M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就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

其中,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中,传感网的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其中,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所述的显示屏3:显示各项指标数据。

所述的485接口4:通过总线结构来连接外围功能部件,用来传输I/O路径技术指定的数据和控制信号;RS-485接口4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485信号线可以使用屏蔽线作为布线,也可以使用非屏蔽线作为布线;由于485信号是利用差模传输的,即由485+与485-的电压差来作为信号传输。如果外部有一个干扰源对其进行干扰,使用双绞线进行485信号传输的时候,由于其双绞,干扰对于485+,485-的干扰效果都是一样的,那电压差依然是不变的,对于485信号的干扰缩到了最小,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

所述的24V供电口9:用来连接电源,给控制主板提供电能。

所述的CAN接口6: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位填充、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检验、优先级判别等项工作。

所述的网口8:连接网线,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采用的全双工以太网模式,接收和发送数据可以同时进行,传输数据帧的速率快,解决以太网冲突的问题。

所述的I\O接口7:控制主板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换的接口。其内有若干专用寄存器和相应的控制逻辑电路构成,能进行端口地址译码设备选择,向控制主板提供I/O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进行命令译码;对传送数据提供缓冲,以消除控制主板与外设在“定时”或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提供控制主板与外设间有关信息格式的相容性变换;提供有关电气的适配,还可以中断方式实现CPU与外设之间信息的交换。

所述的ADC采样接口5: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表示,从而可以使用数字逻辑来进行通信和处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