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2455发布日期:2019-07-06 11:26阅读:1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反射炉。



背景技术:

反射炉是一种通过火焰直接加热物料,以熔炼金属的冶金炉;目前现有的反射炉投料投料是一次性的,且加料后的物料在反射炉存在一定的堆积,可能导致化料造渣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下,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反射炉加热效率低,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射炉,具有结构合理、加料过程操作简单,同时能提高单炉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反射炉热能利用率,有利于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炉,包括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反射炉体,

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反射炉体底部的多个底座、用于提供加热的燃气管、固定设于所述反射炉体顶端的加料装置、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加料装置的固定座;

所述反射炉体由耐高温的炉盖、炉底、固定设于所述炉盖和所述炉底之间的炉墙、以及炉壳组成;所述炉壳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炉壳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炉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炉墙和所述炉底固定设于所述炉壳内;

所述燃气管固定设于所述反射炉体外壳上,所述燃气管一端穿入所述反射炉体内,所述燃气管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反射炉体外;

所述炉盖上设有均与所述炉壳内相连通的排烟口与进料管;

所述加料装置包括与所述进料管相连通的加料筒、内部为空腔的为矩形壳体且一侧设有开口的隔离箱、封盖机构、用于供反射炉体加料的添料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隔离箱开口的隔离门;

所述隔离箱通过固定座与所述炉盖固定连接;所述隔离门铰接于所述隔离箱靠近所述隔离箱开口的凸缘上,所述隔离门用于封盖或开启所述隔离箱开口;

所述加料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位于所述隔离箱内,且所述第一开口端贯穿所述隔离箱与所述第二开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进料管相连通;所述封盖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隔离箱内部的盖板、与所述盖板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铰接的转动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杆均位于所述隔离箱内;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转动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封盖或开启所述第一开口端;

还包括添料组件,所述添料组件包括位于隔离箱内的且用于放置反应原料的添料斗、以及推拉圆柱杆,所述推拉圆柱杆穿过所述隔离门伸入所述隔离箱内,所述推拉圆柱杆的部分裸露于所述推拉圆柱杆外,所述隔离箱上设有供所述推拉圆柱杆穿过的光滑通孔,所述推拉圆柱杆与所述光滑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推拉圆柱杆可相对所述隔离门滑动,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添料斗固定设于所述推拉圆柱杆位于所述隔离箱内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加料筒与所述进料管之间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炉底的底端设有溶液收集口。

可选地,所述炉墙与所述炉壳之间、以及所述炉底与所述炉壳之间固定设有保温层。

可选地,所述炉墙尾部设有排渣口。

可选地,所述隔离门内镶嵌有用于观察加料的玻璃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反射炉,具有结构合理、加料过程操作简单,同时能提高单炉的产量和生产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反射炉热能利用率,有利于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反射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反射炉体;2、底座;3、燃气管;4、加料装置;5、玻璃门;6、法兰盘;7、保温层;8、固定座;10、炉盖;11、炉墙;12、炉底;13、炉壳;40、加料筒;41、隔离箱;42、封盖机构;43、添料组件;44、隔离门;100、排烟口;101、进料管;400、第一开口端;401、第二开口端;420、盖板;421、连接杆;422、转动杆;430、添料斗;431、推拉圆柱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射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包括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反射炉体1,还包括固定设于反射炉体1底部的多个底座2、用于提供加热的燃气管3、固定设于反射炉体1顶端的加料装置4、以及用于固定加料装置4的固定座8;反射炉体1由耐高温的炉盖10、炉底12、固定设于炉盖10和炉底12之间的炉墙11、以及炉壳13组成;炉壳13的截面形状为U形,炉壳13的顶部具有开口,炉盖10盖设于开口处,炉墙11和炉底 12固定设于炉壳13内;燃气管3固定设于反射炉体1外壳上,燃气管3一端穿入反射炉体1内,燃气管3另一端凸出于反射炉体1外;炉盖10上设有均与炉壳13内相连通的排烟口100与进料管101;加料装置4包括与进料管101相连通的加料筒40、内部为空腔的为矩形壳体且一侧设有开口的隔离箱41、封盖机构42、用于供反射炉体1加料的添料组件43、以及位于隔离箱41开口的隔离门44;隔离箱41通过固定座8与炉盖10固定连接;隔离门44铰接于隔离箱 41靠近隔离箱41开口的凸缘上,隔离门44用于封盖或开启隔离箱41开口;加料筒4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400和第二开口端401,第一开口端400位于隔离箱41内,且第一开口端400贯穿隔离箱41与第二开口端401相连通,第二开口端401与进料管101相连通;封盖机构42包括设于隔离箱41内部的盖板420、与盖板420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21、与连接杆421铰接的转动杆 422,连接杆421与转动杆422均位于隔离箱41内;盖板420通过转动杆422 以及连接杆421封盖或开启第一开口端400;还包括添料组件43,添料组件包括位于隔离箱41内的且用于放置反应原料的添料斗430、以及推拉圆柱杆431,推拉圆柱杆431穿过隔离门44伸入隔离箱41内,推拉圆柱杆431的部分裸露于推拉圆柱杆431外,隔离箱41上设有供推拉圆柱杆431穿过的光滑通孔,推拉圆柱杆431与光滑通孔间隙配合,推拉圆柱杆431可相对隔离门44滑动,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添料斗430固定设于推拉圆柱杆431位于隔离箱41内的一端。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反射炉体1中收容有待反应物料,燃气管3固定设于反射炉体1炉壳13上,具体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并确保焊后燃气管3与炉壳 13的密封性。在燃气管3一端穿入反射炉体1内,燃气管3另一端凸出于反射炉体1外,燃气管3凸出于反射炉体1外的一端连接有燃气加热源,用于给反射炉的待反应物料加热,使得反射炉体1内的待反应物料熔化,在炉盖10上设有排烟口100与进料管10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通过排烟口100流经外部烟气沉降室、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由于加料装置4通过固定座8与炉盖10顶端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加料装置4通过加料筒40与进料管101 相连通,进料管101连通反射炉体1,隔离箱41为矩形箱体,盖板420收容于隔离箱41内,隔离箱41起到防止反射炉体1中的反应物污染外部环境。

盖板420为圆形板件,当需加入反应物料时,盖板420开启第一开口端400;当反射炉体1中的熔体在加热时,盖板420封盖第一开口端400;当反射炉体1 加热到一定阶段并产生溶液时,此时盖板420开启第一开口端400,为了详细描述盖板420的盖合或者开启,封盖机构42包括设于隔离箱41内部的盖板420、与盖板420顶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21、与连接杆421铰接的转动杆422,盖板 420通过转动杆422以及连接杆421用于封盖或开启第一开口端400,现场实施时,转动杆422与隔离箱41之间还连接有驱动电机和传动齿轮,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进而带动转动杆422实现盖板420的自动开启或封盖,进而实现节省人力,安全有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手动操作盖板,隔离门44铰接于隔离箱41开口端的一边缘,隔离门44用于封盖或开启隔离箱41 开口端,本实施例中隔离箱41开口端为方形开口,隔离门44的转动方向水平设置,当隔离门44封盖隔离箱41开口端时,隔离门44通过插销固定于隔离箱 41开口端,进一步地,加料装置4还包括填料组件43,添料组件43包括添料斗430和推拉圆柱杆431,推拉圆柱杆431穿过隔离门44,确保推拉圆柱杆431 可相对隔离门44滑动,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添料斗430固定设于推拉圆柱杆 431一端,添料斗430位于隔离门44靠近加料筒40筒一侧,添料斗430内用以放置反应原料。本实施方式中,隔离门44上设置有滑动孔,推拉圆柱杆431滑动连接于滑动孔内,推拉圆柱杆431的外壁与滑动孔的内壁间隙配合。滑动孔沿水平方向延伸,推拉圆柱杆431的轴向水平设置,并且沿水平方向滑动。开启隔离门44,拉动推拉圆柱杆431,使加料斗51靠近隔离门44,即可向添料斗 430内放置物料。保持添料斗430的开口端竖直朝上,关闭隔离门44,并开启盖板420,推动推拉圆柱杆431,使添料斗430对应于第一开口端400,转动推拉圆柱杆431,即可实现向反射炉体1中添加物料,从而提高反射炉的反应效率,提高能效和产能。

反射炉体1由耐高温的炉盖10、炉底12、位于固定设于炉盖10和炉底12 之间的炉墙11、以及炉壳13组成;炉墙11和炉底12位于炉壳13内;炉底13 是反射炉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处于高温作用下,承受熔体的巨大压力,不断受到熔体冲刷和化学腐蚀,选择耐腐蚀并在加热时能自由膨胀的高铝耐火材料砌筑以延长炉子寿命;炉墙11也要经受高温熔体及高温炉气的物理化学作用,所以炉底12、炉墙11都是砌筑在钢制炉壳13内,以延长反射炉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加料筒40与进料管101之间通过法兰盘6固定连接,实现加料装置4与反射炉体1可拆卸的连接,同时也方便加料装置4与反射炉体1的分离,

可选地,炉底12的底端设有溶液收集口,方便溶液进行集中收集。

可选地,炉墙11与炉壳13之间、以及炉底12与炉壳13之间固定设有保温层7,从而提高与反射炉体1的保温性能,保温层7可以为耐高温的碳纤维保温软毡,隔热保温率极佳,能有效抑制热量的传导,提高反射炉的节能率,同时减少热量对外部炉壳13的热量冲击,延长炉壳13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炉墙11尾部设有排渣口,便于反射炉体1内的残渣排出。

可选地,隔离门44内镶嵌有用于观察加料的玻璃门5,具体为隔离门44上开设有供玻璃门5安装的凹槽孔,玻璃门5放置于凹槽孔内通过胶水粘结牢固,设置玻璃门5,主要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添料组件43的添料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