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的底壳及其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2366发布日期:2019-08-27 19:4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的底壳及其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易拆卸模块化灶具的底壳及其灶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燃气灶具,包括炉头、点火器、电池盒、电磁阀、旋塞阀相互配合安装在底壳内,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以下问题:1)零部件损坏更新必须拆开面板,而往往连接面板与底壳的螺钉在长期使用后会腐蚀生锈,造成拆除困难;2)电池更换不方便,必须靠人的感觉进行更换,不到位或者错误的情况比例高;3)布线复杂,底壳内部零件较为显得混乱;4)部分零件设计时温升较高,给燃烧器的设计和零部件的布置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易拆卸模块化灶具的底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的底壳,其包括底壳固定部、底壳移动部、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底壳固定部和底壳移动部之间,使底壳移动部可分离地与底壳固定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底壳固定部外部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底壳移动部内部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滑动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滑块,所述固定板与底壳固定部的外侧壁固接,所述移动板与底壳移动部的内侧固接,所述滑块位于固定板和移动板之间并且分别与固定板和移动板抵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与滑块抵接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块的滑槽;所述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防止滑块掉落的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其包括上述的底壳、面板、炉头、阀座、点火器、旋塞阀、电池盒、电磁阀,所述面板设置在底壳的上方,所述炉头设置在底壳固定部内,所述阀座、点火器、旋塞阀、电池盒、电磁阀均设置在底壳移动部内。

优选地,所述阀座位于底壳移动部内的底层,所述旋塞阀分别设置在阀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点火器和电池盒设置在阀座上并位于两个旋塞阀7之间,所述电磁阀设置在阀座上并且位于点火器和电池盒之间。

优选地,所述旋塞阀靠近炉头的一端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前端与炉头内的引射管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盒与点火器电连接,所述点火器分别与旋塞阀、电磁阀以及炉头内的点火针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壳移动部内还包括卡耳,所述卡耳为一L形固定件,所述 L形固定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分别卡接在所述底壳移动部及阀座相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槽内。

优选地,所述点火器和电池盒的底部设置有与阀座结构相对应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点火器和电池盒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固定部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壳分为底壳固定部和底壳移动部,可实现仅将炉头放置在底壳固定部内,其余零件均放置在底壳移动部内的布局结构,这样当其余零件需要更换时,仅拆下底壳移动部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更换频率低的炉头进行拆卸,这样有效的避免了盲视操作造成的安装错误,耗时耗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的底壳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模块化灶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模块化灶具中阀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模块化灶具中卡耳的端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模块化灶具中底壳移动部底部内固定槽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卸模块化灶具中点火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的底壳,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壳固定部1、底壳移动部2、滑动组件3,滑动组件3设置在底壳固定部1和底壳移动部2之间,使底壳移动部2可分离地与底壳固定部1连接;通过将底壳分为底壳固定部1和底壳移动部2,可实现仅将炉头4放置在底壳固定部1内,其余零件均放置在底壳移动部2内的布局结构,这样当其余零件需要更换时,仅拆下底壳移动部2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更换频率低的炉头4进行拆卸,这样有效的避免了盲视操作造成的安装错误,耗时耗力的问题。

进一步地,滑动组件3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底壳固定部1外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底壳移动部2内部的左右两侧壁分别与滑动组件3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滑动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移动板32、滑块33,固定板31与底壳固定部1的外侧壁固接,所述移动板32与底壳移动部2的内侧固接,所述滑块33位于固定板31和移动板32之间并且分别与固定板31和移动板32抵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移动板32与滑块33抵接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滑块33的滑槽321;固定板31的侧面设置有防止滑块33掉落的护板311;通过在固定板31的侧面设置护板311,除了有效的防止滑块33随处掉落的问题以外,还增加了滑动组件3与底壳固定部1和底壳移动部2之间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易拆卸的模块化灶具,如图3所示,其包括上述的底壳、面板、炉头4、阀座5、点火器6、旋塞阀7、电池盒8、电磁阀9,面板设置在底壳的上方,炉头4设置在底壳固定部1内,阀座5、点火器6、旋塞阀7、电池盒8、电磁阀9均设置在底壳移动部2内;通过将底壳分为底壳固定部1和底壳移动部2,炉头4放置在底壳固定部1内,其余零件均放置在底壳移动部2内的结构,实现了当其余零件需要更换时,仅拆下底壳移动部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更换频率低的炉头4进行拆卸,这样有效的避免了盲视操作造成的安装错误,耗时耗力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阀座5位于底壳移动部2内的底层,旋塞阀7分别设置在阀座5的左右两侧,点火器6和电池盒8设置在阀座5上并位于两个旋塞阀7之间,电磁阀9设置在阀座5上并且位于点火器6和电池盒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旋塞阀7靠近炉头4的一端设置有喷嘴71,喷嘴 71的前端与炉头4内的引射管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盒8与点火器6电连接,点火器6分别与旋塞阀7、电磁阀9以及炉头4内的点火针(图中未画出)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底壳移动部2内还包括卡耳11,卡耳11为一L形固定件,L形固定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凸块111,凸块111分别卡接在所述底壳移动部2及阀座5相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槽112内;通过设置凸块111 和固定槽112,使得阀座5与底壳移动部2固接的更牢固。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点火器6和电池盒8的底部设置有与阀座5结构相对应的凹槽61。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点火器6和电池盒8的两侧均延伸设置有固定支架62,固定支架6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固定部1的底部。

进一步地,点火器6的底部设置有与阀座5结构相对应的凹槽61,点火器 6卡接在阀座5上,点火器6靠近阀座5的两侧设置有凸出的固定支架62,固定支架62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底壳底壳移动部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盒8的底部同样设置有与阀座5结构相对应的凹槽(与凹槽61结构相同),电池盒8卡接在阀座5上,电池盒8靠近阀座5的两侧设置有凸出的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62结构相同),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螺孔,底壳底壳移动部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壳分为底壳固定部1和底壳移动部2,炉头4放置在底壳固定部1内,其余零件均放置在底壳移动部2内的结构,实现了当其余零件需要更换时,仅拆下底壳移动部2对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更换频率低的炉头4进行拆卸,这样有效的避免了盲视操作造成的安装错误,耗时耗力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