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式加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8609发布日期:2019-04-29 12:0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扁平式加热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扁平式加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部分发热体,多采用循环式电加热的结构,即一种带进出口的加热储水管中插入集束电发热管结构,通过流体与集束式电发热管进行换热达到液体被加热的目的。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加热体加热速度及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市场的需求,亟需提供一种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的加热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速度更快,加热效果更好,且具有温控、温测效果的扁平式加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扁平式加热体,包括主体、置于主体内的加热柱及加热管,所述主体呈扁平的方形设置,所述加热柱绕匝结构,所述加热管绕匝设置,所述加热柱与加热管互相交错设置,且加热柱位于加热管绕匝内侧,所述主体、加热柱及加热管铝铸为一体。

在上述的扁平式加热体中,所述加热柱为圆管一体的绕匝结构。

在上述的扁平式加热体中,所述加热管为圆管一体的绕匝结构。

在上述的扁平式加热体中,所述加热柱的两端伸出主体,所述加热管的两端伸出主体。

在上述的扁平式加热体中,所述加热柱、加热管沿主体的对角线设置。

在上述的扁平式加热体中,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温控位。

在上述的扁平式加热体中,所述主体外侧设置NTC和温度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加热管及加热柱为圆管一体的绕匝结构设置,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加热管的受热流道加长,能够加速加热;在受热流道加长后,其温控位可以在合适位置增设温控器,NTC及温度保险丝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做到温控、温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体;200、加热柱;300、加热管;400、温控位;500、NTC;600、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扁平式加热体,包括主体100、置于主体100内的加热柱200及加热管300,优选的主体100呈扁平的方形结构,加热柱200为圆管一体的绕匝结构,加热管300为圆管一体的绕匝结构。

优选的,在不影响加热效果的情况下,加热柱200的绕匝数量与加热管300的绕匝数量可根据实际数量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将加热柱200呈方形绕匝设置,设计为方形在绕匝时使加热管300在扁平式的主体100内尽可能大的将受热流道加长,从而使加热速度提高。

同样的,将加热管300呈方形绕匝设置是出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加受热通道的长度,使加热速度提高,加热效果更好。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排除其他具有相同加热效果的绕匝形状。

加热柱200与加热管300互相交错设置,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柱200位于加热管300绕匝内侧。

具体的,主体100、加热柱200及加热管300铝铸为一体,则加热效果更佳。

具体的,加热柱200的两端伸出主体100,加热管300的两端伸出主体100。加热柱200在主体100外露出接线柱,加热管300在主体100外露出进水管及出水管,主体100还起到限定加热柱200与加热管300位置的作用,更使得结构完整稳固。

优选的,加热柱200、加热管300沿主体100的对角线设置,这样设计,将加热柱200、加热管300的受热通道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增加,是充分利用主体100空间的体现。

具体的,主体100外侧设置温控位400,在受热流道加长后,其温控位400可以在合适位置增设温控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在主体100外侧设置NTC500和温度保险丝600,可以更好的做到温控、温测效果,操作更简单便捷,使用更安全。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