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392发布日期:2019-05-31 21:5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中,导流圈安装在风轮的上部,导流圈的底部与风轮上盖的顶部齐平,在空调器运行时,会有部分进风从导流圈与风轮上盖之间的缝隙中漏出,产生噪音,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出风结构,以解决目前导流圈与风轮上盖之间漏风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包括风轮与导流圈,其中:

所述风轮包括风轮上盖,所述风轮上盖位于所述风轮的上部;

所述导流圈包括导风面,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导流圈的下部;所述导风面伸入到所述风轮上盖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适于与所述风轮上盖配合伸入到所述风轮上盖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为斜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与所述风轮上盖相邻的壁面之间最接近处的间隙范围为4-10mm。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与所述风轮上盖相邻的壁面之间最接近处的间隙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伸入到所述风轮上盖内的高度范围为4-10mm。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伸入到所述风轮上盖内的高度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圈还包括导流圈本体,所述导风面连接于所述导流圈本体的下端;所述导风面与所述导流圈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的下端包括梳流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风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将导风面伸入到风轮上盖内,使得从空调器进风口进入导流圈内的空气全部被导入风轮内,从而防止进风从缝隙漏出,降低了因漏风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将导风面设计为斜向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导流圈将更多的空气引入风轮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导流圈的导风功能;另一方面,空气从导风面出来后,由于体积增大,风速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优化导风面与风轮上盖相邻壁面之间的距离,以及优化导风面伸入风轮上盖内的高度,提高出风结构的性能,避免漏风以及降低噪音。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风结构,通过在导风面的底部设置梳流结构,使得该梳流结构对经过的空气进行进一步梳理、引导,使得风轮进风口处的进风更加均匀,风轮内的气流更加顺畅,从而降低了因风轮进风口处气流不均匀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器中导流圈与风轮上盖之间漏风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出风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轮与导流圈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轮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流圈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风轮,11-风轮上盖,2-导流圈,21-导风面,211-齿形结构,22-导流圈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所指的方向具体见附图中指示。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参见图1所示,该出风结构包括风轮1与导流圈2,其中:风轮1包括风轮上盖11,风轮上盖11位于风轮1的上部;导流圈2包括导风面21,导风面21位于导流圈2的下部;导风面21伸入到风轮上盖11内。

导流圈2的上部与空调器的进风口相连,导流圈2的下部与风轮1的上部相连,风轮1的下部与空调器的出风口通;空调器运行时,在电机的带动下,风轮1转动;由于风轮1转动,加速风轮1附近空气的流动,在风轮1的内部形成低压区,空调器进风口附近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导流圈2进入风轮1内,再从空调器的出风口排出,完成空调器的出风。

参见图2所示,风轮1还包括多个风叶12,多个风叶12均布于风轮上盖1的下部;参见图3所示,导流圈2还包括导流圈本体22,导风面21固定连接于导流圈本体22的下部;将导流圈2与风轮1相连时,位于导流圈本体22下部的导风面21与位于风叶12上部的风轮上盖相连。

风轮1转动时,带动多个风叶12转动,再告诉运转的风叶12的带动下,空气从空调器的排风口被排出。

为使导流圈2将更多的空气引入风轮1,本实施例中将位于导流圈2下部的导风面21伸入到位于风轮1上部的风轮上盖11内,即使得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有一段重叠部分。

将导风面21伸入到风轮上盖11内,从空调器进风口进入导流圈2内的空气全部被导入风轮1内,由于风轮1内部的空气流速最快,压力最小,因此通过伸入到风轮上盖1内的导风面21将空气导入风轮1内部后,空气不会从压力较低的风轮1内部向压力较高的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的缝隙处移动,从而可以防止进风从缝隙漏出,降低了因漏风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将导风面伸入到风轮上盖内,使得从空调器进风口进入导流圈内的空气全部被导入风轮内,从而防止进风从缝隙漏出,降低了因漏风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风面21适于与风轮上盖11配合伸入到风轮上盖11内,即导风面21的形状与风轮上盖11的形状相适配。

为进一步提高导流圈2的导风效果,进一步将导风面21的形状设置为与风轮上盖1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将导风面21伸入到风轮上盖11时,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的缝隙分布均匀,从而各处压力大小一种,避免因存在压差导致漏风,进一步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中将导风面21设置为斜向结构;同样,相应的风轮上盖11也设置为适配的斜向结构。

将导风面21设置为斜向结构,即导风面21为斜面,进风通过导风面21的斜面被引入风轮1内;由于导风面1为斜面,导风面1出口位置处体积增大,压力减小,更易于将空调器进风口处的空气引入风轮1内;因此,通过将导风面1设置为斜向结构,有利于导流圈2将更多的空气引入风轮1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导流圈2的导风功能;同时,空气从导风面1出来后,由于体积增大,风速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将导风面设计为斜向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导流圈将更多的空气引入风轮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导流圈的导风功能;另一方面,空气从导风面出来后,由于体积增大,风速降低,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之间的间隙范围为4-10mm,即导风面21靠近风轮上盖11一侧的壁面,与风轮上盖11靠近导风面21一侧的壁面,两者之间的间隙范围为4-10mm。

由于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均为弧形结构,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变化值,本实施例中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之间的间隙范围是指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最接近处的间隙范围。

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之间的距离适宜,有利于提高出风结构的出风性能。若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导致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之间的缝隙过大,从而导致该缝隙处漏风,产生噪音;若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的距离过小,在风轮1转动时,风轮上盖11与导风面21之间易相互接触,产生摩擦,一方面产生噪音,另一方面影响风轮1的转动,进而降低出风结构的出风效率,影响空调器的性能。

为避免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对空调器的影响,本实施例优选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之间的间隙范围为4-10mm;并进一步优选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之间的间隙为8mm,即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相邻的壁面最接近处的间隙为8mm。

同样,导风面21伸入风轮上盖11内的高度,即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重叠部分的高度,也会对出风结构的出风性能产生影响;若导风面21伸入风轮上盖11内的高度过高,导风面21会影响风叶12的转动;若导风面21伸入风轮上盖11内的高度过低,会导致部分空气从导流圈2出来后,又从导风面21与风轮上盖11之间的缝隙漏出,产生噪音。

为避免导风面21伸入风轮上盖11内的高度不适宜对出风结构的影响,本实施例优选导风面21伸入到风轮上盖11内的高度范围为4-10mm;并进一步优选导风面21伸入到风轮上盖11内的高度为8mm。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优化导风面与风轮上盖相邻壁面之间的距离,以及优化导风面伸入风轮上盖内的高度,提高出风结构的性能,避免漏风以及降低噪音。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风面21与导流圈本体22一体成型。

将导风面21与导流圈本体22采取一体成型的制作方式,一方面可增加导流圈2的强度,另一方面,可避免导风面21与导流圈本体22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漏风并产生噪音。

为进一步降低空调器的噪音,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风面21的下端包括梳流结构。

将导风面21的下端设置梳流结构,用于对经过的空气进行进一步梳理、引导,使得风轮1进风口处的进风更加均匀,风轮1内的气流更加顺畅,从而降低了因风轮1进风口处气流不均匀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优选导风面21下端的梳流结构为齿形结构211,通过该齿形结构211对经过的空气进行进一步梳理、引导,使得风轮1进风口处的进风更加均匀,风轮1内的气流更加顺畅,从而降低了因风轮1进风口处气流不均匀产生的噪音。

具体的,该齿形结构211的形状为锯齿形、圆弧形、V字形或折线形中的至少一种。

齿形结构211的形状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齿形结构211均匀分布于导风面21的底部,对经过导风面21的空气进行引导与梳理,以使风轮1进风口处的气流均匀。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在导风面的下端设置齿形结构,使得该齿形结构对经过的空气进行进一步梳理、引导,使得风轮进风口处的进风更加均匀,风轮内的气流更加顺畅,从而降低了因风轮进风口处气流不均匀产生的噪音。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出风结构;出风结构包括导流圈与风轮,导流圈包括导风面,风轮包括风轮上盖;通过将导风面伸入到风轮上盖内,使得从空调器进风口进入导流圈内的空气全部被导入风轮内,从而防止进风从缝隙漏出,降低了因漏风产生的噪音,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