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5246发布日期:2019-10-13 01:4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生产时,从台式炉出来的荒煤气温度约:5000C-7000C,其携带的热量约占总输出热量的35%,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热量都是直接散失空中,一方面是热量直接散失,另一方面汽体中可能夹杂着废物废气造成对周围空气的污染,目前的余热回收受限于应用现场空间,难点在于处理、上升管热应力等关键问题,严重阻碍着余热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在对现场问题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热有效利用、高效回收的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炉内吸收管、第二炉内吸收管、透平机组、回热器、第一回收器、第一保护器、第一过滤机、第二回收器、第二保护器、第二过滤机、蒸发器、汽包、电热器、发电机、气体压缩罐和回收泵,所述第一炉内吸收管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一过滤机、透平机组、回热器、第一回收器、第一保护器、电热器、气体压缩罐和回收泵相连,所述第二炉内吸收管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过滤机、透平机组、回热器、第二回收器、第二保护器和回收泵相连,所述透平机组与发电机相连。

所述透平机组、汽包与蒸发器通过管路依次相连。

所述回热器、第一回收器、第一保护器通过管路依次相连。

所述气体压缩罐、电热器、第二回收器和第二保护器通过管路依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双炉内吸收管形式、配合第一回收器、第一保护器、第一过滤机、第二回收器、第二保护器、第二过滤机,可以有效保护各个部件不致损坏剖裂,既可以发电,也可以将热量储存在气体压缩罐中通过管路传递到其他需要的地方,第一过滤机、第二过滤机有效过滤气体杂质,提高产量和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直接透平方式,提高热力系统效率,采用电、热、汽联产方式,可有效解决维修维护时系统运行问题,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系统的热、电、汽联产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台式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炉内吸收管1、第二炉内吸收管2、透平机组3、回热器4、第一回收器5、第一保护器6、第一过滤机7、第二回收器8、第二保护器9、第二过滤机10、蒸发器11、汽包12、电热器13、发电机14、气体压缩罐15和回收泵16,所述第一炉内吸收管1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一过滤机7、透平机组3、回热器4、第一回收器5、第一保护器6、电热器13、气体压缩罐15和回收泵16相连,所述第二炉内吸收管2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过滤机10、透平机组3、回热器4、第二回收器8、第二保护器9和回收泵16相连,所述透平机组3与发电机14相连。

所述透平机组3、汽包12与蒸发器11通过管路依次相连,此组合可以做到气、汽的有效控制。

所述回热器4、第一回收器5、第一保护器6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第一保护器7保护管路安全,不致温度过高爆裂。

所述气体压缩罐15、电热器13、第二回收器8和第二保护器9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第二保护器9保护管路安全,不致温度过高爆裂,气体压缩罐15、电热器13等部件得到保护。

本实施例通过双炉内吸收管形式、配合第一回收器5、第一保护器6、第一过滤机7、第二回收器8、第二保护器9、第二过滤机,可以有效保护各个部件不致损坏剖裂,既可以发电,也可以将热量储存在气体压缩罐15中通过管路传递到其他需要的地方,第一过滤机7、第二过滤机10有效过滤气体杂质,提高产量和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直接透平方式,提高热力系统效率,采用电、热、汽联产方式,可有效解决维修维护时系统运行问题,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