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9852发布日期:2019-11-27 17:3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纱线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为了清除纱线上沾染的灰尘,会对纱线进行清洗的加工,清洗后,纱线上附着了太多的水分会影响后序的加工,自然干燥又很缓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加热对纱线进行烘干,降低纱线内的水分含量以满足下道工序的加工要求。

纱线是纤维制品,使用高温进行烘干需要注意温度不要影响到纱线本身的质量,纱线清洗后由于位置不同,可能各个部位的含水量不同,含水量多的就需要时间久点烘干,含水量少的就需要时间短点,难以控制,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纱线湿润之后需要进行烘干,由于纱线是一个整体,直接加热烘干对没有湿润的纱线会产生影响,提供一种纱线烘干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烘干装置,包括载线辊、浸润装置、转向轮、吸水管、烘干装置和卷绕辊;所述载线辊、浸润装置、转向轮、吸水管、烘干装置和卷绕辊依次设置;所述载线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载线辊中开有通槽,第一旋转轴贯穿通槽,载线辊上裹附有纱线;所述浸润装置包括水槽和压轮,压轮设置在水槽上方,压轮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压轮有四分之一部分放置在水槽中;转向轮的两侧安装有第三旋转轴,转向轮设置有轮槽;所述吸水管设置有纱线通道,在纱线通道的与吸水管的管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海绵;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电加热片、换向轮,换向轮设置有多个,呈上下交替状固定在烘干箱内,电加热片设置在烘干箱的上下内壁上;卷绕辊的结构与载线辊类似,卷绕辊固定连接有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连接有旋转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轮设置有压线槽,压轮的两侧中心处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支撑块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水槽上;载线辊上的纱线,从压轮下部的压线槽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水管贴近转向轮的一端设置为锥形通道,锥形通道与纱线通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向轮设置有换向轮槽,换向轮通过第五旋转轴固定在烘干箱上;烘干箱的左右侧设置有通线块,两侧的通线块分别与吸水管、卷绕辊水平对齐;所述通线块中设置有通线孔,通线孔与通线块之间形成有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浸润装置,不管纱线之前湿润与否,均进行湿润处理,之后再加热烘干,避免了纱线加热烘干时对部分未湿润的纱线造成影响;同时烘干箱上下设置有多组换向轮,能够让纱线在烘干箱内上下盘旋几道,充分使用烘干箱空间,烘干效果更优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浸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吸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载线辊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线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载线辊;11、第一旋转轴;12、通槽;2、浸润装置;21、水槽;22、压轮;221、压线槽;23、第二旋转轴;24、支撑块;25、支撑杆;3、转向轮;31、第三旋转轴;4、吸水管;41、纱线通道;42、锥形通道;43、吸水海绵;5、烘干装置;51、烘干箱;52、电加热片;53、换向轮;531、换向轮槽;532、第五旋转轴;54、通线块;541、通线孔;542、倾斜面;6、卷绕辊;61、第四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烘干装置,包括载线辊1、浸润装置2、转向轮3、吸水管4、烘干装置5和卷绕辊6;所述载线辊1、浸润装置2、转向轮3、吸水管4、烘干装置5和卷绕辊6依次设置;所述载线辊1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1,载线辊1中开有通槽12,第一旋转轴11贯穿通槽12,载线辊1上裹附有纱线;所述浸润装置2包括水槽21和压轮22,压轮22设置在水槽21上方,压轮22设置有第二旋转轴23,压轮22有四分之一部分放置在水槽21中;转向轮3的两侧安装有第三旋转轴31,转向轮3设置有轮槽;所述吸水管4设置有纱线通道41,在纱线通道41的与吸水管4的管壁之间填充有吸水海绵43;所述烘干装置5包括烘干箱51、电加热片52、换向轮53,换向轮53设置有多个,呈上下交替状固定在烘干箱51内,电加热片52设置在烘干箱51的上下内壁上;卷绕辊6的结构与载线辊1类似,卷绕辊6固定连接有第四旋转轴61,第四旋转轴61连接有旋转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压轮22设置有压线槽221,压轮22的两侧中心处连接有第二旋转轴23,第二旋转轴23与支撑块24固定连接,支撑块24通过支撑杆25固定在水槽21上;载线辊1上的纱线,从压轮22下部的压线槽221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管4贴近转向轮3的一端设置为锥形通道42,锥形通道42与纱线通道41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轮53设置有换向轮槽531,换向轮53通过第五旋转轴532固定在烘干箱51上;烘干箱51的左右侧设置有通线块54,两侧的通线块54分别与吸水管4、卷绕辊6水平对齐;所述通线块54中设置有通线孔541,通线孔541与通线块54之间形成有倾斜面542。

具体的:纱线裹附在载线辊1上,纱线从浸润装置2的压轮22下方的压线槽221中穿出,裹附转向轮3的上方,之后穿过吸水管4,从一侧的通线块54穿入烘干箱51,从另一侧的通线块54穿出烘干箱51,最后卷绕在卷绕辊6上。

载线辊1通过通槽12的设置,能够套装在第一旋转轴11上,能够自由的绕着第一旋转轴11旋转。

压轮22设置有第二旋转轴23,能够自由围绕着第二旋转轴23转动,第二旋转轴23通过支撑块24、支撑杆25与水槽21固定连接,压轮22有四分之一部分都设置在水槽21中,旋转辊1上的纱线从压轮22底部的压线槽221穿过,这部分纱线位于水中,能够充分湿润。

转向轮3设置有第三旋转轴31,能够围绕着第三旋转轴31自由旋转;从压线槽221中穿出的纱线方向朝上的,从转向轮3的上方的轮槽穿过,之后接在吸水管4中,起到转向作用。

吸水管4的一侧设置有锥形通道42,倾斜的通道能够避免与纱线之间产生摩擦;纱线从纱线通道41中穿过,被旁边的吸水海绵43吸出多余的水分。

之后纱线从通线块54上的通线孔541穿入烘干箱51中,通线块54设置有倾斜面542,能够减小直角面与纱线之间的摩擦;纱线在烘干箱51中依次绕在换向轮53上,设置在换向轮槽531中,换向轮53通过第五旋转轴532固定在烘干箱51上,换向轮53能够自由的围绕着第五旋转轴532旋转;电加热片52通电,对烘干箱51内部进行加温,从而烘干湿润的纱线。

纱线从另一侧的导线块54穿出,裹绕在卷绕辊6上,打开第四旋转轴61的旋转电机,带动卷绕辊6转动,拉动纱线,使纱线裹在卷绕辊6上。

本实用新型只有一个动力源,就是卷绕辊6转动,带动纱线滑动,从而纱线带动换向轮53、转向轮3、压轮22以及载线辊1转动,摩擦力很小;同时吸水管4、通线块54均有倾斜面的设置,能够减小纱线直接的磨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