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0346发布日期:2019-08-31 02:2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现有集成灶的吸风口通常位于灶台台面的侧方位置或者上方位置,吸风口相对于灶台台面的位置不能根据具体的烹饪情况而调节,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不便,例如,若使用吸风口位于灶台台面侧方位置的集成灶进行爆炒烹饪时,会存在油烟不能被及时吸走的缺点,从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若使用吸风口位于灶台台面上方位置,虽然能有效的及时吸走油烟,但是若使用多层蒸屉蒸制面点时,蒸屉的高度受到限制,而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碰头现象。例如,申请日为2017.11.20,申请号为2017215558630,授权公告号为CN207486916U,授权公告日为2018.06.12的专利:一种新型集成灶;又如,申请日为2017.10.31,申请号为2017214275189,授权公告号为CN207317042U,授权公告日为2018.05.04的专利:一种集成灶;申请日为2017.09.18,申请号为2017202822974,授权公告号为CN206683010U,授权公告日为2017.11.28的专利:一种可调节且方便清理油污的集成灶,申请日为2015.09.25,申请号为2015207536062,授权公告号为CN204943623U,授权公告日为2016.01.06的专利:可拆式烟道集成灶,以上所列举的专利申请中集成灶均是采用吸风口位于灶台台面的侧方位置或者上方位置的设计,均存在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集成灶进行改进和优化。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使用、吸风口位置可调节的集成灶。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集成灶本体上的灶具和吸油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组件包括安装在集成灶本体上面后部位置的后吸风通道以及与所述后吸风通道的上部铰接连接的上吸风室,所述上吸风室面向灶具的侧面上设置有油网和照明灯,所述油网具有多个吸油烟孔。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油烟组件还包括集风室、风机蜗壳、油道和排烟管,所述集风室位于集成灶本体内部,且位于后吸风通道的正下方,所述风机蜗壳安装在集风室内,所述油道位于集风室下面;所述集风室的上部具有与后吸风通道导通连接的集风口,集风室的下部具有与排烟管的一端连接的出风口,排烟管的另一端弯折并穿过油道向集成灶本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延伸并穿出该侧面上开设的让位孔。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吸风室通过转动组件与后吸风通道的上部铰接连接,所述转动组件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后吸风通道的上部左、右两侧焊接的支撑件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片、转轴、至少一对蝶形垫圈和拉铆螺母;所述固定片与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拉铆螺母与上吸风室的侧壁拉铆紧固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中心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片、一对蝶形垫圈和拉铆螺母依次套设在转轴上,其中拉铆螺母与转轴紧固连接,从而将上吸风室的侧壁与转轴紧固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轴采用螺栓,所述固定片与螺栓的头部之间、固定片与蝶形垫圈之间、蝶形垫圈与拉铆螺母之间均设置有平垫圈。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片的通孔的横截面为腰鼓型,螺栓的螺杆部分的横截面同为腰鼓型,螺栓在通孔内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件的外侧连接一块用于遮盖住转动组件的盖板,所述盖板为亚克力玻璃板。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灶本体具有一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安装消毒柜、储藏柜、蒸箱、烤箱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灶本体的顶部固定有一块灶台面板,灶台面板上面前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板,所述灶具设置在灶台面板上,集成灶本体前侧面上部设置有灶具旋钮开关。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灶本体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设置有燃气进气口、挖手和电源接口,集成灶本体的前侧面底部位置安装有油杯,所述油道里的油流进油杯内。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吸风通道的前侧面连接一块导烟板,所述导烟板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亚克力玻璃,所述后吸风通道的宽度为6c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上吸风室通过转动组件与后吸风通道的上部铰接连接在一起,根据具体的烹饪情况,可搬动上吸风室进行旋转调节吸风位置,用户使用方便;2、转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调节,利用蝶形垫圈提供预紧力,保证转轴相对于固定片能转动,转动到特点角度位置时,不会因上吸风室的重力而导致转轴继续转动,另外固定片的通孔的横截面为腰鼓型,转轴的螺杆部分的横截面同为腰鼓型,腰鼓型的截面设计具有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在通孔内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即以垂直面为参考平面,上吸风室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此角度范围内的上吸风室的吸风量能满足大部分烹饪需求;3、后吸风通道的宽度减小为6cm,相比于目前行业内后吸风通道9cm的最小宽度,本实用新型中后吸风通道更加轻薄、美观,并通过测试验证吸风量相比于9cm宽度的后吸风通道的吸风量相差无几、吸风功能基本不变;4、导烟板采用亚克力玻璃材质时,导烟板做成透明状,其后侧面上可喷绘壁画或者粘结装饰画,起到美观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去后吸风通道和上吸风室后的集成灶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吸风通道和上吸风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片与转轴位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片与转轴另一位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集成灶本体1、让位孔1-1、容纳腔1-2、灶具2、吸油烟组件3、后吸风通道31、支撑件311、上吸风室32、油网33、照明灯34、集风室35、风机蜗壳36、油道37、排烟管38、转动组件4、固定片41、转轴42、蝶形垫圈43、拉铆螺母44、平垫圈45、通孔411、盖板5、灶台面板6、控制板7、灶具旋钮开关8、燃气进气口9、挖手10、电源接口11、油杯12、导烟板13、消毒柜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9。本实施例为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1以及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上的灶具2和吸油烟组件3。本实施例中,集成灶本体1具有一容纳腔1-2,该容纳腔1-2用于安装消毒柜、储藏柜、蒸箱、烤箱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2用于安装消毒柜14。集成灶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一块灶台面板6,灶台面板6上面前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板7,灶具2设置在灶台面板6上,集成灶本体1前侧面上部设置有灶具旋钮开关8。集成灶本体1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上设置有燃气进气口9、挖手10和电源接口11,集成灶本体1的前侧面底部位置安装有油杯12。本实施例中,吸油烟组件3包括后吸风通道31、上吸风室32、集风室35、风机蜗壳36、油道37和排烟管38。本实施例中,后吸风通道31竖直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上面后部位置,上吸风室32与后吸风通道31的上部通过转动组件4铰接连接在一起,根据具体的烹饪情况,可推动上吸风室32进行旋转调节吸风位置,用户使用方便。上吸风室32面向灶具2的侧面上设置有油网33和照明灯34,油网33具有多个吸油烟孔。本实施例中,集风室35位于集成灶本体1内部,且位于后吸风通道31的正下方,风机蜗壳36安装在集风室35内,油道37位于集风室35下面。集风室35的上部具有与后吸风通道31导通连接的集风口,集风室35的下部具有与排烟管38的一端连接的出风口,排烟管38的另一端弯折并穿过油道37向集成灶本体1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延伸并穿出该侧面上开设的让位孔1-1。油道37里的油流进油杯12内。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4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后吸风通道31的上部左、右两侧焊接的支撑件311上,支撑件311的外侧连接一块用于遮盖住转动组件4的盖板5,盖板5为亚克力玻璃板。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4包括固定片41、转轴42、至少一对蝶形垫圈43和拉铆螺母44。固定片41与支撑件311固定连接,拉铆螺母44与上吸风室32的侧壁拉铆紧固连接。固定片41的中心开设有供转轴42穿过的通孔411,固定片41、一对蝶形垫圈43和拉铆螺母44依次套设在转轴42上,其中拉铆螺母44与转轴42紧固连接,从而将上吸风室32的侧壁与转轴42紧固连接在一起。转轴42采用螺栓,固定片41与螺栓的头部之间、固定片41与蝶形垫圈43之间、蝶形垫圈43与拉铆螺母44之间均设置有平垫圈45。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4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调节,利用蝶形垫圈43提供预紧力,保证转轴42相对于固定片41能转动,转动到特点角度位置时,不会因上吸风室32的重力而导致转轴42继续转动。参见图5、图8和图9,固定片41的通孔411的横截面为腰鼓型,转轴42的螺杆部分的横截面同为腰鼓型,转轴42在通孔411内的转动角度a的范围为60°。腰鼓型的截面设计具有对转动角度进行限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转轴42在通孔内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即以垂直面为参考平面,上吸风室32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此角度范围内的上吸风室32的吸风量能满足大部分烹饪需求。图5中上吸风室32位于位置一时,即上吸风室32与后吸风通道31平行设置,此时转轴42与通孔411的配合位置关系如图8所示,当推动上吸风室32向下转动60°位于位置二时,此时转轴42与通孔411的配合位置关系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后吸风通道31的前侧面连接一块导烟板13,导烟板13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亚克力玻璃,导烟板13引导油烟有序上升,当导烟板13采用亚克力玻璃材质时,导烟板13做成透明状,其后侧面上可喷绘壁画或者粘结装饰画,起到美观作用,更易受到用户喜爱。本实施例中,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后吸风通道31的宽度B设计为6cm,相比于目前行业内后吸风通道9cm的最小宽度,本实用新型中后吸风通道更加轻薄、美观,并通过测试验证吸风量相比于9cm宽度的后吸风通道的吸风量相差无几、吸风功能基本不变,具体测试数据见表1。表1.吸风量测试数据后吸风通道宽度尺寸/cm电压/V吸风量m3/min全压效率/%功率/W转速r/min噪声/dB922016.2817.429493869.2622015.917.3829798669.9从以上测试数据中可以看出,后吸风通道宽度由9cm变为6cm后,整机吸风量指标虽然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非常轻微(2%),不影响整机使用性能;另外,整机噪音稍微有所上升,但是上升幅度非常轻微(1%),可以忽略,不影响整机使用时人体感受。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