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8122发布日期:2019-11-29 16:3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2/3以上的国土面积属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北方地区冬季严寒且持续时间长,保证建筑供暖是当地居民生存的必要条件。现阶段使用的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供暖方式消耗着大量的煤炭储备资源,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整个供暖系统的安装、调配、维护,由于大多数老式建筑面临着供暖系统老化的问题,导致供暖温度不达标,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并且燃煤带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我国多个城市频繁发生雾霾天气,而现有的新型供暖系统各有优劣,无法替代传统供暖系统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鉴于市政鼓励夜间电力消费,用以提高各地区电力供应部门的经济效益,为此,优惠夜间电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显然已成为大势所趋。峰谷电价最大的受益方是电采暖,其运行成本由此大幅降低,整个采暖市场随之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如何平衡夜间电价和高峰电价为用户提供电采暖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不仅能够平衡夜间电价和高峰电价,还能够实现高热量的存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包括:锅炉、换热机组、蓄热罐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机组构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蓄热罐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蓄热罐与所述换热机组构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热罐连接;所述锅炉用于晚上作为热源将热量发送至所述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将所述热量发送至所述蓄热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储存热量发送至所述蓄热罐。

可选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两个水泵和两个换热器;一个所述水泵和一个所述换热器组成一个换热机组单元,所述换热机组单元中的水泵与换热器连接;所述锅炉的一端与一组换热机组单元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机组单元的换热器连接;所述蓄热罐的一端与一组换热机组单元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机组单元的换热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锅炉采用高压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

可选的,所述高压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包括:锅炉本体、三相电极、中性电极、移动保护盾、伺服马达、出水管、回水管和布水器;所述所述锅炉本体的上方连接出水管,下方连接回水管;所述三相电极位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内部;所述移动保护盾包裹在所述三相电极的外侧;所述移动保护盾用于隔绝所述三相电极和所述中性电极;所述所述伺服马达位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外侧,所述伺服马达用于调节所述移动保护盾上下移动;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内侧,所述布水器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布水器用于将水均匀喷洒至所述锅炉本体内;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

可选的,所述高压电极锅炉还包括检查人孔,所述检查人孔位于所述锅炉本体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蓄热罐采用装蓄热料的承压蓄热罐,包括有蓄热罐体、塔板、蓄热板、上进出水管和下进出水管,所述蓄热罐体内装有所述塔板,所述塔板上装有所述蓄热板,所述蓄热罐下部装有所述下进出水管,所述蓄热罐上部装有所述上进出水管;所述上进出水管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

可选的,所述蓄热板内部装有蓄热料。

可选的,所述锅炉和所述蓄热罐内部均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和自动补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包括:锅炉、换热机组和蓄热罐,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机组构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蓄热罐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蓄热罐与所述换热机组构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锅炉用于晚上作为热源将热量发送至所述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将所述热量发送至所述蓄热罐。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平衡夜间电价和高峰电价,还能够实现高热量的存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组成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炉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热罐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不仅能够平衡夜间电价和高峰电价,还能够实现高热量的存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随着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太阳能热利用具有对环境无污染、不排放温室气体、能源可再生等优点逐渐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利用太阳热能是未来我国能源的发展重点,但由于其间歇性和不能稳定供应的缺陷,能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往往存在数量上、形态上和空间上的差异,不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连续供能的要求,为了克服或弥补这种差异,常采取热能储存和热能释放的技术手段,即蓄热技术。

太阳能高温热利用,如高温热发电技术中的蓄热系统已成为衡量热发电系统成本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组成结构图。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发电高压电极锅炉双蓄热系统,包括:锅炉、换热机组、蓄热罐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机组构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蓄热罐与所述换热机组连接,所述蓄热罐与所述换热机组构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热罐连接;所述锅炉用于晚上作为热源将热量发送至所述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将所述热量发送至所述蓄热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储存热量发送至所述蓄热罐。

所述换热机组包括两个水泵和两个换热器;一个所述水泵和一个所述换热器组成一个换热机组单元,所述换热机组单元中的水泵与换热器连接;所述锅炉的一端与一组换热机组单元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机组单元的换热器连接;所述蓄热罐的一端与一组换热机组单元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机组单元的换热器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锅炉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锅炉采用高压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所述高压浸没式电极热水锅炉包括:锅炉本体21、三相电极22、中性电极23、移动保护盾24、伺服马达25、出水管26、回水管27和布水器28;所述锅炉本体21的上方连接出水管26,下方连接回水管27;所述三相电极22位于所述锅炉本体21的内部;所述移动保护盾24包裹在所述三相电极22的外侧;所述移动保护盾24用于隔绝所述三相电极22和所述中性电极23;所述伺服马达25位于所述锅炉本体21的外侧,所述伺服马达25用于调节所述移动保护盾24上下移动;所述布水器28位于所述锅炉本体21的内侧,所述布水器28与所述出水管26连接,所述布水器28用于将水均匀喷洒至所述锅炉本体21内;所述出水管26与所述换热机组2连接。所述高压电极锅炉还包括检查人孔29,所述检查人孔29位于所述锅炉本体21的外侧。所述高压电极锅炉还包括保护盾调节轨道210,所述保护盾调节轨道210位于所述锅炉本体21的中心位置,所述移动保护盾4在所述保护盾调节轨道210内上下滑动。所述高压电极锅炉还包括安装底板211,所述安装底板211位于所述锅炉本体21内部,所述安装底板211的上方垂直布设所述三相电极22和所述保护盾调节轨道2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热罐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蓄热罐采用装蓄热料的承压蓄热罐,由蓄热罐体1,塔板2,蓄热板3,下进出水口4和上进出水口5组成。在所述蓄热罐体1内固定塔板2,塔板2上放置蓄热板3,下进出水管4与蓄热罐体1下部连接,上进出水管5与蓄热罐体1上部连接,1-5构成可装蓄热料的蓄热罐。采用塔板2装到蓄热罐体1内部,蓄热板3装到塔板2上面,下进出水管4与上进出水管5负责水的进出,完成蓄热和放热过程。所述蓄热板内部装有蓄热料。

所述锅炉和所述蓄热罐内部均设置有水位控制装置和自动补水装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