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3632发布日期:2020-03-27 19:5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吹送装置,特别涉及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



背景技术:

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由于热泵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压缩式制冷是一致。按热源种类不同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双源热泵等。空气源热泵在运行中,蒸发器从空气中的环境热能中吸取热量以蒸发传热工质,工质蒸气经压缩机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上升,高温蒸气通过黏结在贮水箱外表面的特制环形管时,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源热泵贮水箱中的水。空气源热泵传热工质是一种特殊物质,常压下其沸点为零下40℃,凝固点为零下100℃以下,该物质冷的时候是液体,但很容易被蒸发成气体,反之亦然。在实际运行中,空气源热泵中传热工质的蒸发极限温度为零下20℃左右,因此5℃的环境温度对如此低的温度也是“热”的,甚至下雪的温度,比如说0℃,相比之下也是热的。现有的热泵不方便对热风进行蓄能,不能大面积吹出热风,蓄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通过调节杆对调节栅格进行水平移动调节,通过调节栅格可以方便对出风管进行水平左右移动调节,出风管通过旋管绕定位轴实现转动调节,从而对出风管的倾斜度进行调节,通过出风管方便吹出热风,左右调节的出风管大大提高了热风吹出的表面积的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万向轮,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有蓄能仓;蓄能仓的顶部设有热风吹送机构;蓄能仓的内部安装有热风循环管道,热风循环管道呈螺旋状布置在蓄能仓的内部,热风循环管道的内端设有出风球,出风球的表面为网状结构,出风球安装在蓄能仓的中心位置;热风循环管道的外端设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外接有出风管道,底座上设有热风机,出风管道的一端设有热风泵,热风泵安装在热风机内,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进风管道连接;热风吹送机构包括出风仓,出风仓的顶面设有若干出风管,出风仓的顶面设有若干定位轴,出风管的下端安装在出风仓的内部,出风管的下部设有旋管,旋管套装在定位轴的外周面,出风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出风管的上部之间设有调节栅格;出风仓的顶部侧壁位置设有顶架,顶架的上部设有导向筒,导向筒内套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栅格连接,调节杆的另一端设有操作环;出风仓的底部设有第一热风管与第二热风管,第一热风管的下端与出风球的一侧连接,第二热风管的下端与出风球的另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仓包括仓体,仓体的内周面套装有电热丝,电热丝呈螺旋状布置在仓体的内周面;仓体的底部设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电热丝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外端设有吹风口,吹风口内端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安装在出风仓的内部,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段、送风段以及吹风段;管体上设有旋管主体,旋管主体的轴向位置设有旋转槽,旋管主体通过旋转槽套装在定位轴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所述旋管主体的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导风仓,导风仓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的外端设有弯曲部,出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弯曲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仓的顶部设有侧架,侧架的顶部设有导向管,导向管套装在进风管道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正面设有风仓,风仓的顶部设有增强风筒,增强风筒的内端与出风球连通,增强风筒的外端与风仓的顶部连通;风仓上设有主风泵、第一副风泵以及第二副风泵,主风泵安装在第一副风泵与第二副风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风筒的外端比内端的直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状的热风循环管道的横截面为椭球型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热风机通过出风管道给进风管道提供热风源,进风管道将热风吹送到热风循环管道内,螺旋状的热风循环管道大大提高了热蓄能的效率;并从出风球吹出热风;出风球通过第一热风管与第二热风管将热风吹入出风仓内,出风仓通过出风管吹出热风,操作者通过操作环对调节杆进行操作,调节杆沿着导向筒实现移动,通过调节杆对调节栅格进行水平移动调节,通过调节栅格可以方便对出风管进行水平左右移动调节,出风管通过旋管绕定位轴实现转动调节,从而对出风管的倾斜度进行调节,通过出风管方便吹出热风,左右调节的出风管大大提高了热风吹出的表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蓄能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热风吹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4所示,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安装轴2,安装轴2的两端均设有万向轮3,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顶部设有蓄能仓5;蓄能仓5的顶部设有热风吹送机构6;蓄能仓5的内部安装有热风循环管道9,热风循环管道9呈螺旋状布置在蓄能仓5的内部,热风循环管道9的内端设有出风球10,出风球10的表面为网状结构,出风球10安装在蓄能仓5的中心位置;热风循环管道9的外端设有进风管道11,进风管道11外接有出风管道14,底座1上设有热风机13,出风管道14的一端设有热风泵15,热风泵15安装在热风机13内,出风管道14的另一端与进风管道11连接;热风吹送机构6包括出风仓23,出风仓23的顶面设有若干出风管24,出风仓23的顶面设有若干定位轴25,出风管24的下端安装在出风仓23的内部,出风管24的下部设有旋管26,旋管26套装在定位轴25的外周面,出风管24的上端为自由端;出风管24的上部之间设有调节栅格27;出风仓23的顶部侧壁位置设有顶架29,顶架29的上部设有导向筒30,导向筒30内套装有调节杆28,调节杆28的一端与调节栅格27连接,调节杆28的另一端设有操作环31;出风仓23的底部设有第一热风管7与第二热风管8,第一热风管7的下端与出风球10的一侧连接,第二热风管8的下端与出风球10的另一侧连接。

本发明热泵循环蓄能热风吹送装置,热风机13通过出风管道14给进风管道11提供热风源,进风管道11将热风吹送到热风循环管道9内,螺旋状的热风循环管道9大大提高了热蓄能的效率;并从出风球10吹出热风;出风球10通过第一热风管7与第二热风管8将热风吹入出风仓23内,出风仓23通过出风管24吹出热风,操作者通过操作环31对调节杆28进行操作,调节杆28沿着导向筒30实现移动,通过调节杆28对调节栅格27进行水平移动调节,通过调节栅格27可以方便对出风管24进行水平左右移动调节,出风管24通过旋管26绕定位轴25实现转动调节,从而对出风管24的倾斜度进行调节,通过出风管24方便吹出热风,左右调节的出风管24大大提高了热风吹出的表面积。

优选地,蓄能仓5包括仓体32,仓体32的内周面套装有电热丝33,电热丝33呈螺旋状布置在仓体32的内周面;仓体32的底部设有温控器34,温控器34与电热丝33为电连接;温控器34控制电热丝33实现电加热,通过电热丝33大大提高了仓体32的电加热,使蓄能仓5内的热风循环管道9保温效果更佳,使热风循环管道9内的热风蓄能效果更佳。

优选地,出风管24包括管体35,管体35的外端设有吹风口36,吹风口36内端设有进风口37,进风口37安装在出风仓23的内部,管体35包括依次连接的出风段40、送风段38以及吹风段39;管体35上设有旋管主体41,旋管主体41的轴向位置设有旋转槽42,旋管主体41通过旋转槽42套装在定位轴25的外周面;管体35通过出风段40、送风段38以及吹风段39使热风从吹风口36吹出,且管体35通过旋管主体41的旋转槽42绕定位轴25实现转动,从而可以方便对管体35的倾斜度进行更加灵活地转动。

优选地,旋管主体41的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导风仓43,导风仓43的横截面为抛物线形状;通过导风仓43使进风口37吹入的热风进行导向分流输送。

优选地,进风管道11的外端设有弯曲部12,出风管道14的另一端与弯曲部12连接;进风管道11通过弯曲部12与出风管道14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蓄能仓5的顶部设有侧架16,侧架16的顶部设有导向管17,导向管17套装在进风管道11的外周面;侧架16通过导向管17对进风管道11进行套装。

优选地,支撑架4的正面设有风仓19,风仓19的顶部设有增强风筒18,增强风筒18的内端与出风球10连通,增强风筒18的外端与风仓19的顶部连通;风仓19上设有主风泵20、第一副风泵21以及第二副风泵22,主风泵20安装在第一副风泵21与第二副风泵22之间;增强风筒18的外端比内端的直径大;通过主风泵20、第一副风泵21以及第二副风泵22大大增加了风仓19的风能,通过增强风筒18将风能送入出风球10,对出风球10内的热风进行增强,从而使热风从第一热风管7与第二热风管8送出。

优选地,螺旋状的热风循环管道9的横截面为椭球型形状;横截面为椭球型形状的螺旋状的热风循环管道9大大提高了热风流经的表面积,热风加热的效率更加高。

优选地,送风段38为圆台型形状,导风仓43的下端与送风段38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导风仓43的上端与送风段38的上端之间的距离;送风段38与导风仓43之间的热风进行更加流畅地输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