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5175发布日期:2019-11-19 20:1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外燃式烘干转炉均是由一个或多个烧嘴安装在转炉燃烧室侧面,在转炉燃烧室顶端面安装烟囱,烟气通过烟囱自然排放,该燃烧方式排放温度高,热能利用率低。同时为了提高热能利用率,可采取在转炉燃烧室与烟囱之间安装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79585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新型烘干转炉余热回收系统,其包含燃烧室、内胆和烧嘴,还包含余热回收装置,且该余热回收装置一端与烧嘴相接,另一端置于燃烧室内。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烘干转炉余热回收系统,通过一个或多个烧嘴对烘干转炉内胆加热。但是现有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还存在着清理不方便,余热利用方式单一和烟气排放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清理不方便,余热利用方式单一和烟气排放不方便的问题。

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余热锅炉主体,支撑柱,固定底座,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进气导管,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输气导管,定型杆,锅炉注水管,温度计,人孔门,排水管和手动控制球阀,所述的支撑柱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螺栓连接在进气导管的左端;所述的进气导管螺纹连接在输气导管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固定在输气导管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螺栓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安装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内部下表面;所述的定型杆一端螺栓连接在输气导管的右侧上部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锅炉注水管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排水管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温度计螺钉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正表面右下侧位置;所述的人孔门合页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输气导管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手动控制球阀螺纹连接在排水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包括余热利用烘干筒,连接管,蒸汽排放管,防护盖,门把手和烘干物品放置板,所述的连接管分别螺栓连接在余热利用烘干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蒸汽排放管螺纹连接在余热利用烘干筒的右侧上部位置并与余热利用烘干筒的内部连通;所述的防护盖合页连接在在余热利用烘干筒的左侧;所述的门把手螺钉连接在防护盖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横向螺钉连接在余热利用烘干筒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包括排气连接法兰盘,废气导管,排放扇,排气烟筒,出气孔和防雨遮帽,所述的排气连接法兰盘螺栓连接在废气导管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扇螺栓连接在废气导管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排气烟筒螺栓连接在废气导管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出气孔分别开设在排气烟筒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防雨遮帽螺钉连接在排气烟筒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包括支撑横杆,滚珠轴承,清理刮片,磁铁块,限位挡块,连接杆,手握柄和旋转轴,所述的滚珠轴承镶嵌在支撑横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刮片螺钉连接在旋转轴的下端;所述的磁铁块分别胶接在支撑横杆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限位挡块分别螺栓连接在旋转轴的左右两侧的上部位置并放置在支撑横杆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螺栓连接在旋转轴的上端;所述的手握柄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旋转轴活动插接在滚珠轴承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的输气导管贯穿连接管的内部和余热利用烘干筒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蒸汽排放管的右端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余热利用烘干筒通过蒸汽排放管与余热锅炉主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出气孔通过排气烟筒和废气导管与余热锅炉主体的内侧加热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导管通过输气导管与余热锅炉主体的内侧加热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磁铁块具有一端为弧形的磁铁块;所述的磁铁块与余热锅炉主体的盛水仓的左右两侧下部吸附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刮片具体采用弧形的不锈钢刮片。

优选的,所述的余热锅炉主体具体采用不锈钢锅炉;所述的余热锅炉主体内部设置有盛水箱,所述的盛水箱与余热锅炉主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仓;所述的人孔门设置在排水管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盖的正表面左下侧镶嵌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排放扇;所述的排放扇具体采用型号为bfag300的抽风扇;所述的温度计具体采用型号为wss-40的温度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余热利用烘干筒,连接管,蒸汽排放管,防护盖,手握柄和烘干物品放置板的设置,有利于利用输气导管内的烘干转炉的余热进行烘干物品。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放置不同的物品进行烘干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和进气导管的设置,有利于与烘干转炉相连接,增加连接的便捷性。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盖,手握柄和人孔门的设置,有利于对余热利用烘干筒和余热锅炉主体内部进行清理,增加清理的便捷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排气连接法兰盘,废气导管,排放扇,排气烟筒,出气孔和防雨遮帽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将余热利用完的废气进行排放,提高排放的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滚珠轴承,清理刮片,手握柄和旋转轴的设置,有利于手动摇动使得清理刮片对余热锅炉主体内部下侧的水垢进行刮除清理。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横杆和磁铁块的设置,有利于进行吸附固定增加拆卸的便捷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温度计,排水管和手动控制球阀的设置,有利于对利用余热加热的水温进行检测,方便对温水的取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余热锅炉主体;2、支撑柱;3、固定底座;4、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5、进气导管;6、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61、余热利用烘干筒;62、连接管;63、蒸汽排放管;64、防护盖;65、门把手;66、烘干物品放置板;7、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71、排气连接法兰盘;72、废气导管;73、排放扇;74、排气烟筒;75、出气孔;76、防雨遮帽;8、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81、支撑横杆;82、滚珠轴承;83、清理刮片;84、磁铁块;85、限位挡块;86、连接杆;87、手握柄;88、旋转轴;9、输气导管;10、定型杆;11、锅炉注水管;12、温度计;13、人孔门;14、排水管;15、手动控制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的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余热锅炉主体1,支撑柱2,固定底座3,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4,进气导管5,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6,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7,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8,输气导管9,定型杆10,锅炉注水管11,温度计12,人孔门13,排水管14和手动控制球阀15,所述的支撑柱2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4螺栓连接在进气导管5的左端;所述的进气导管5螺纹连接在输气导管9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6固定在输气导管9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7螺栓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8安装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部下表面;所述的定型杆10一端螺栓连接在输气导管9的右侧上部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锅炉注水管11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排水管14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温度计12螺钉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正表面右下侧位置;所述的人孔门13合页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右侧下部位置;所述的输气导管9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手动控制球阀15螺纹连接在排水管14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余热利用烘干筒结构6包括余热利用烘干筒61,连接管62,蒸汽排放管63,防护盖64,门把手65和烘干物品放置板66,所述的连接管62分别螺栓连接在余热利用烘干筒6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蒸汽排放管63螺纹连接在余热利用烘干筒61的右侧上部位置并与余热利用烘干筒61的内部连通;所述的防护盖64合页连接在在余热利用烘干筒61的左侧;所述的门把手65螺钉连接在防护盖64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66横向螺钉连接在余热利用烘干筒61的内部;将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4连接在烘干转炉余热排放管上,使得余热气体经进气导管5,进入到输气导管9内,在输气导管9的作用下将热量散热到余热利用烘干筒61内,可以在烘干物品放置板66内放置需要烘干的物品,利用余热进行烘干物品,产生的雾气经蒸汽排放管63进入到余热锅炉主体1内侧。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抽气防雨排气烟筒结构7包括排气连接法兰盘71,废气导管72,排放扇73,排气烟筒74,出气孔75和防雨遮帽76,所述的排气连接法兰盘71螺栓连接在废气导管7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放扇73螺栓连接在废气导管72的内部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排气烟筒74螺栓连接在废气导管72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出气孔75分别开设在排气烟筒74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防雨遮帽76螺钉连接在排气烟筒74的上端;余热气体经输气导管9进入到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侧加热仓内,通过锅炉注水管11让余热锅炉主体1的盛水箱内注入冷水,利用余热对冷水进行加热,通过温度计12对水温变化情况进行查看,打开手动控制球阀15通过排水管14对温水进行取用即可;通过防护盖64的正表面左下侧镶嵌设置的控制开关启动排放扇73,将废气吸入废气导管72,进而进入到排气烟筒74内,从出气孔75内排除即可。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拆卸锅炉水垢清理杆结构8包括支撑横杆81,滚珠轴承82,清理刮片83,磁铁块84,限位挡块85,连接杆86,手握柄87和旋转轴88,所述的滚珠轴承82镶嵌在支撑横杆8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刮片83螺钉连接在旋转轴88的下端;所述的磁铁块84分别胶接在支撑横杆81的左右两端;所述的限位挡块85分别螺栓连接在旋转轴88的左右两侧的上部位置并放置在支撑横杆81的上表面;所述的连接杆86螺栓连接在旋转轴88的上端;所述的手握柄87螺栓连接在连接杆86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旋转轴88活动插接在滚珠轴承82的内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人孔门13,将支撑横杆81横向放置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部下侧,使得磁铁块84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壁相吸附,握住手握柄87转动旋转轴88,带动清理刮片83对余热锅炉主体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输气导管9贯穿连接管62的内部和余热利用烘干筒61的内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蒸汽排放管63的右端螺纹连接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余热利用烘干筒61通过蒸汽排放管63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66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烘干物品放置板66设置有多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出气孔75通过排气烟筒74和废气导管72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侧加热仓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气导管5通过输气导管9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侧加热仓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磁铁块84具有一端为弧形的磁铁块;所述的磁铁块84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盛水仓的左右两侧下部吸附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刮片83具体采用弧形的不锈钢刮片。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余热锅炉主体1具体采用不锈钢锅炉;所述的余热锅炉主体1内部设置有盛水箱,所述的盛水箱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仓;所述的人孔门13设置在排水管14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盖64的正表面左下侧镶嵌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排放扇73;所述的排放扇73具体采用型号为bfag300的抽风扇;所述的温度计12具体采用型号为wss-40的温度计。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烘干转炉余热管连接法兰盘4连接在烘干转炉余热排放管上,使得余热气体经进气导管5,进入到输气导管9内,在输气导管9的作用下将热量散热到余热利用烘干筒61内,可以在烘干物品放置板66内放置需要烘干的物品,利用余热进行烘干物品,产生的雾气经蒸汽排放管63进入到余热锅炉主体1内侧;余热气体经输气导管9进入到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侧加热仓内,通过锅炉注水管11让余热锅炉主体1的盛水箱内注入冷水,利用余热对冷水进行加热,通过温度计12对水温变化情况进行查看,打开手动控制球阀15通过排水管14对温水进行取用即可;通过防护盖64的正表面左下侧镶嵌设置的控制开关启动排放扇73,将废气吸入废气导管72,进而进入到排气烟筒74内,从出气孔75内排除即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人孔门13,将支撑横杆81横向放置在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部下侧,使得磁铁块84与余热锅炉主体1的内壁相吸附,握住手握柄87转动旋转轴88,带动清理刮片83对余热锅炉主体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