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7297发布日期:2020-01-21 22:32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对现有的取暖器存在以下缺陷:不能发射出远红外光波达到暖房的目的,同时达不到既美观又暖房快的目的,而且散热不均匀,热画工况不稳定;发热膜不能拼接使用,不能隐藏式走线,走线不规整;针对这些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采用高效节能的多层石墨烯材料制成发热膜,发射出远红外光波达到暖房的目的,可将发热膜表面印刷艺术风景人物画等,取暖的同时也美化、装饰了居室,画面采用环保导热材料的涂层,既美观又暖房快,而且散热均匀,自然舒适,热画工况稳定;三片发热膜竖向并接,只需一端取电,底部并接线位于圆形固线槽内,隐藏式走线更规整;三片发热膜竖向并接成一幅画,适用于客厅、办公室等大面积房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包括外框架、发热膜、护角、固线槽、插座和并接线,所述外框架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外框架竖向拼接;

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边角包裹有护角,且所述外框架一侧嵌入安装有发热膜,且所述发热膜为多层石墨烯材料构件,所述外框架外侧中间位置处环设有一圈固线槽,且所述外框架底部安装有插座,相邻两个所述外框架上的插座之间通过并接线连接,且所述并接线位于固线槽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线槽呈圆形,所述护角通过螺丝与大小孔连接方式与外框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框架为一种铝型材材料构件,所述外框架的高宽厚尺寸为1869*1085*49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膜额定电压、功率和发热温度分别为220v、550~600w和100~12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座内接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高效节能的多层石墨烯材料制成发热膜,发射出远红外光波达到暖房的目的,可将发热膜表面印刷艺术风景人物画等,取暖的同时也美化、装饰了居室,画面采用环保导热材料的涂层,既美观又暖房快,而且散热均匀,自然舒适,热画工况稳定;三片发热膜竖向并接,只需一端取电,底部并接线位于圆形固线槽内,隐藏式走线更规整;三片发热膜竖向并接成一幅画,适用于客厅、办公室等大面积房间。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图;

图中:1、外框架;2、发热膜;3、护角;4、固线槽;5、插座;6、并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取暖器竖向并接结构,包括外框架1、发热膜2、护角3、固线槽4、插座5和并接线6,外框架1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外框架1竖向拼接;

其中,外框架1为一种铝型材材料构件,外框架1的高宽厚尺寸为1869*1085*49mm,取暖高效节能;

外框架1的四个边角包裹有护角3,包裹式设计稳定牢固,防护性高,且外框架1一侧嵌入安装有发热膜2,且发热膜2为多层石墨烯材料构件,外框架1外侧中间位置处环设有一圈固线槽4,隐藏式走线更规整,且外框架1底部安装有插座5,相邻两个外框架1上的插座5之间通过并接线6连接,且并接线6位于固线槽4槽内;

其中,固线槽4呈圆形,护角3通过螺丝与大小孔连接方式与外框架1固定连接,发热膜2额定电压、功率和发热温度分别为220v、550~600w和100~120℃,插座5内接保险丝,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采用高效节能的多层石墨烯材料制成发热膜2,发射出远红外光波达到暖房的目的,可将发热膜2表面印刷艺术风景人物画等,取暖的同时也美化、装饰了居室,画面采用环保导热材料的涂层,既美观又暖房快,而且散热均匀,自然舒适,热画工况稳定;三片发热膜2竖向并接,只需一端取电,底部并接线6位于圆形固线槽4内,隐藏式走线更规整;三片发热膜2竖向并接成一幅画,适用于客厅、办公室等大面积房间。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