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4835发布日期:2019-09-25 00:0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过冷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换热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过冷管。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其中在一般的电力冷却器中常会用到过冷管,然而现有冷却器上的过冷管缺少内螺纹以及滚花的结构设计,使得过液体与过冷管时与过冷管的接触面积以及过冷管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过小,进而降低了换热效果,且现有冷却器上的过冷管主要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其长度无法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拼装,降低了过冷管实用性,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过冷管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过冷管,解决了现有冷却器上的过冷管缺少内螺纹以及滚花的结构设计,使得过液体与过冷管时与过冷管的接触面积以及过冷管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过小,进而降低了换热效果,以及主要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其长度无法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拼装,降低了过冷管实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过冷管,包括过冷管本体和连接支管,所述过冷管本体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内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支管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支管外壁上设置有滚花,所述滚花之间设置有凹槽一,所述内螺纹之间设置有凹槽二,所述连接支管一侧壁上外围设置有螺头,所述连接支管另一侧壁内设置有螺槽。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成型于所述连接支管上,所述凹槽一成型于所述连接支管上,所述内螺纹成型于所述连接支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滚花成型于所述连接支管上,所述凹槽二成型于所述连接支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头与所述连接支管焊接,所述螺槽成型于所述连接支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冷管本体由所述连接支管通过所述螺头以及所述螺槽依次连接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管以及所述螺头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冷却器上的过冷管缺少内螺纹以及滚花的结构设计,使得过液体与过冷管时与过冷管的接触面积以及过冷管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过小,进而降低了换热效果的问题,本实用通过设置内螺纹、凹槽二、滚花以及凹槽一,使得液体与过冷管的接触面积以及过冷管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可实现液体的快速散热,提高了换热的效果;

2、为解决现有冷却器上的过冷管主要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其长度无法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拼装,降低了过冷管实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支管、螺头以及螺槽,使得过冷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拼装,提高了过冷管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冷管中A处的主剖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冷管中B处的主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过冷管本体;2、滚花;3、凹槽一;4、内螺纹;5、凹槽二;6、通孔;7、螺头;8、螺槽;9、连接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过冷管,包括过冷管本体1和连接支管9,过冷管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支管9,连接支管9内中部设置有通孔6,通孔6可确保过冷管的连通性,连接支管9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连接支管9外壁上设置有滚花2,滚花2可起到防滑的作用,滚花2之间设置有凹槽一3,内螺纹4之间设置有凹槽二5,凹槽一3和凹槽二5的设计,有效增加了过冷管与其内部液体以及过冷管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的效果,连接支管9一侧壁上外围设置有螺头7,连接支管9另一侧壁内设置有螺槽8,螺头7和螺槽8的设计,使得过冷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装。

其中,通孔6成型于连接支管9上,凹槽一3成型于连接支管9上,内螺纹4成型于连接支管9上,滚花2成型于连接支管9上,凹槽二5成型于连接支管9上,螺头7与连接支管9焊接,螺槽8成型于连接支管9上,过冷管本体1由连接支管9通过螺头7以及螺槽8依次连接制成,连接支管9以及螺头7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过冷管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选择适量的连接支管9,然后将连接支管9通过螺头7以及螺槽8依次行拼装成过冷管本体1,接着将过冷管本体1的一端与制冷器上的蒸发管相连,蒸发管内的液体在流经过冷管本体1时,由于内螺纹4、凹槽二5、滚花2以及凹槽一3的设计,使得液体与过冷管的接触面积以及过冷管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可实现液体的快速散热,提高了换热的效果,连接支管9、螺头7以及螺槽8的设计,使得过冷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拼装,提高了过冷管的实用性。

上面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