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型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648发布日期:2019-09-03 19:58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静音型新风换气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换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音型新风换气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新风换气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将室外的空气经净化及换热后引入室内,保障了室内空气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目前的方式通过在新风换气机的壳体内壁上铺设消音棉,但是其只能降低内部风机产生的噪音,因风机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会随着通风管道进行传递,这种振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些噪音同样会影响室内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设备运行噪音的静音型新风换气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音型新风换气机,包括新风换气机本体和通风管体,所述新风换气机本体的风口分别与一一对应的所述通风管体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口内壁上于风口与通风管体的连接处位置设有内层橡胶垫,内层橡胶垫外侧侧壁与风口内壁相抵,且内层橡胶垫外侧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径向分布的缓冲槽,缓冲槽的槽体方向沿风口轴向分布且缓冲槽两端与内层橡胶垫前端和后端对齐设置;

所述风口和通风管体之间通过位于两者连接处位置的外层橡胶垫相互连接,外层橡胶垫内壁上设有若干管状凸起,管状凸起设置在风口侧壁上的固定孔内;

所述风口和通风管体通过径向分布的螺栓连接固定,螺栓分别穿过风口侧壁、通风管体侧壁、内层橡胶垫和外层橡胶垫的管状凸起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风口与通风管体之间通过两层橡胶垫连接,使两者之间不直接接触,通过橡胶垫对风机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降低振动的传递,同时降低了噪音。

新风换气机的结构中,用于连接风口与通风管体的螺栓与风口通过外层橡胶垫的管状凸起接触,使得螺栓只与通风管体直接接触,同样会降低振动的传递,并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新风换气机本体、2风口、3通风管体、4外层橡胶垫、5内层橡胶垫、6缓冲槽、7管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静音型新风换气机,包括新风换气机本体1和通风管体3,所述新风换气机本体1包括四个风口2,四个风口2分别与新风换气机本体1内部的新风室、排风室、回风室和送风室一一对应连通,四个风口2分别与一一对应的所述通风管体3连接,通风管体3采用PVC管或不锈钢管,新风室和排风室的风口2通过通风管体3用于与室外连通,可以将室外新风引至室内,并将室内的空气排放至室外,回风室和送风室的风口2通过通风管体3用于与室内连通,可以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回风室,并将室外新风送入室内;

所述风口2内壁上于风口2与通风管体3的连接处位置设有内层橡胶垫5,内层橡胶垫5外侧侧壁与风口2内壁相抵,且内层橡胶垫5外侧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径向分布的缓冲槽6,缓冲槽6的槽体方向沿风口2轴向分布且缓冲槽6两端与内层橡胶垫5前端和后端对齐设置,缓冲槽6的设置一方面用于螺栓紧固时变形使用,当螺栓在紧固时,内层橡胶垫5通过缓冲槽6的空间发生形变压缩,使其整体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向外的弹性保障螺栓的连接效果,缓冲槽6的设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震动的缓冲效果,缓冲槽6可以增加内层橡胶垫5的弹性缓冲空间,使其变形量得到增加;

所述风口2和通风管体3之间通过位于两者连接处位置的外层橡胶垫4相互连接,外层橡胶垫4内壁与风口2外壁相抵,外层橡胶垫4外壁与通风管体3内壁相抵,外层橡胶垫4的设置可以在实现风口2和通风管体3连接的同时对两者进行隔离,避免振动直接传递,同时可以在风口2和通风管体3之间起到密封垫作用;外层橡胶垫4内壁上设有若干管状凸起7,管状凸起7设置在风口2侧壁上的固定孔内,管状凸起7的设置则可以避免螺栓与风口2接触,同样避免振动通过螺栓在风口2和通风管体3之间间接传递;

所述风口2和通风管体3通过径向分布的螺栓连接固定,螺栓分别穿过风口2侧壁、通风管体3侧壁、内层橡胶垫5和外层橡胶垫4的管状凸起7设置,通过螺栓将风口2、通风管体3、内层橡胶垫5和外层橡胶垫4连接为一个整体,保障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密闭性。

静音型新风换气机在装配时,首先将外层橡胶垫4套在风口2外侧,并将管状凸起7插入至风口2侧壁上的固定孔内,然后在外层橡胶垫4外侧套入通风管体3,然后在固定孔位置自外侧向内侧插入螺栓,同时将内层橡胶垫5嵌入至风口2内部,将螺栓穿过内层橡胶垫5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最后将风口2固定在新风换气机本体1的壳体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