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5484发布日期:2019-11-25 21:41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风采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热管真空集热管的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通过热管加热水箱中的水,使水在供暖系统中流动,通过热交换器与室内空气换热来加热空气进行采暖,作空气集热器。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加压泵、水箱以及热交换器,如暖气片,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还要解决冬季防冻问题,水对联箱的腐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维护成本低,制作方便的耐高温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包括集热箱以及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轴向装在所述集热箱中且两端自所述集热箱的两端伸出,所述集热箱的两端与进风风道间封闭,所述集热箱的侧壁上安装真空集热管,所述真空集热管中有导风管,所述直空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箱的内腔相通,所述导风管安装在所述进风风道的侧壁上,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口侧内有挡风板,将所述进风风道在出风口侧封闭,以使所述进风风道内的冷空气进入所述导风管后进入所述真空集热管内加热,所述进风风道的侧壁上有与所述集热箱的内腔相通的热风入口,以使由所述真空集热管形成的热风自所述挡风板的另一侧的所述的进风风道的管口排出。

所述导风管的在所述真空集热管中的一端与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顶部相隔预定距离,以使进入的冷空气进入后自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顶部返回后自所述导风管与真空集热管之间的空间流出到所述集热箱内后排出。

所述进风风道与集热箱同轴心布置,所述导风管与真空集热管同轴心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实现利用太阳能,通过利用太阳能来加热空气,实现取暖的需要,无须使用水,不会发生常规有水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管体冻裂,漏水的问题,同时突破了太阳能热风采暖集热仓耐高温问题技术难关,维护成本低,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另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包括集热箱1以及进风风道2,所述进风风道轴向装在所述集热箱中且两端自所述集热箱的两端伸出,所述集热箱的两端与进风风道间封闭,所述集热箱1的一侧壁上安装真空集热管5,所述真空集热管中有导风管4,所述直空集热管与所述集热箱的内腔6相通,所述导风管安装在所述进风风道2的侧壁上.并与进风风道的内部7相通,所述进风风道的出风口侧内有挡风板3,将所述进风风道在出风口侧封闭,以使所述进风风道内的冷空气会进入所述导风管4后,能进入所述真空集热管5内加热,所述进风风道的侧壁上有与所述集热箱的内腔相通的热风入口8,以使由所述真空集热管形成的热风自所述挡风板3的另一侧的所述的进风风道2的另一个管口排出。

其中,所述的进风风道的两端伸出于所述的集热箱的两端之外,可以分别与冷空气引入管或引入系统,以及热空气引出管相连接,实现热风采暖的需要。

其中,所述导风管的在所述真空集热管中的一端与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顶部相隔预定距离,以使进入的冷空气进入后自所述真空集热管的内顶部返回后自所述导风管与真空集热管之间的空间流出到所述集热箱内后排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风风道与集热箱同轴心布置,所述导风管与真空集热管同轴心布置,当然,也可以是不同心,具体不限。

所述进风风道2与集热箱1,以及导风管,可以是圆形管,也可以其它截面形状,具体不限,所述的进风风道2的材料可以是钢管,所述导风管可以是不锈钢管,与进风风道上的孔口插接或螺纹连接,其中,其中,所述的集热箱可以是由耐200度以上高温的保温板制作,或是在钢板制的箱体外包保温材料,或是在钢板夹层内有保温材料,以使内部的热空气减少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的热交换,防止热量的损失,具体的材料可以采用太阳能集热领域中的通用材料,具体不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真空集热管是为u形真空集热管,上端全部开口,纵截面为u形状,导风管位于中部实现导风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可以安装在集热箱的一侧,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安装在集热箱的两侧,如图2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实现利用太阳能,通过利用太阳能来加热空气,实现取暖的需要,无须使用水,不会发生常规有水的太阳能集热器的管体冻裂,漏水的问题,维护成本低,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与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