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5988发布日期:2019-12-20 19:5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

然而现有的微生物有机肥低温脱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要求低温处理的微生物有机肥温度难以进行控制,使得微生物有机肥水分难以去除,其次现有的微生物有机肥水分去除,难以均匀的去除水分,微生物有机肥不能均匀的分布,使得微生物有机肥水分去除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温度适当,又能保证水分均匀去除的脱水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既能保证温度适当,又能保证水分均匀去除,通过保温层保证脱水装置内部温度,通过第一脱水箱和第二脱水箱两次脱水处理保证微生物有机肥的水分去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包括:第一脱水箱和第二脱水箱;所述第一脱水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脱水箱的另一侧板固定连接第二脱水箱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脱水箱与第二脱水箱连接处开设有输送口;所述第一脱水箱内安装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输送口的一端安装第一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脱水箱内安装第二脱水装置;所述第二脱水装置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物料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通过传送带进行运输在传送带与第一脱水装置的作用下,实现一次脱水;顺势通过输送口进入第二脱水箱,进行均匀脱水。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第一脱水装置包括:挤压带、上支撑辊、下支撑辊、上支撑带和下支撑带;

所述传送带靠近输送口的一端上方安装挤压带,所述挤压带内侧的第一脱水箱内壁上安装上支撑辊,所述上支撑辊上套接上支撑带,所述上支撑带紧密接触挤压带内侧,所述传送带内侧的第一脱水箱内壁上安装下支撑辊,所述下支撑辊上套接下支撑带,所述下支撑带紧密接触传送带内侧。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挤压带与传送带之间的间距随着传送越来越小起到挤压的作用。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第一脱水箱内壁固定安装两块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紧密接触传送带两侧,所述导向板上开有出水口。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传送过程中传送带两侧设置的导向板限制物料的走向,并通过导向板上的出水孔将物料中的水去除。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第一脱水箱内的输送口上下内壁安装刮板,所述刮板紧密接触传送带和挤压带表面。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刮板的设置防止粘在传送带或挤压带上的物料落入底部,造成浪费,影响去除水分的收集。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第一脱水箱底部固定安装集水箱。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将通过导向板上出水口的水分进行收集。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第二脱水箱包括:压板、托板、转轴和电机;所述第二脱水箱呈圆柱状,所述第二脱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轴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压板中心开设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通孔的内螺纹与转轴的外螺纹相适配;所述压板的四周与所述第二脱水箱的内螺纹相适配;所述托板安装在所述第二脱水箱的底部且中心安装轴承座;所述托板与所述压板配合;所述托板上开设有透水孔;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座配合。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电机能够进行反转和正转,电机转动带动转轴旋转,与转轴螺纹连接的压板能够在第二脱水箱内沿着转轴上下移动,压板与托板配合将水分均匀去除。其中均匀去除体现在,压板对第二脱水箱内的所有物料进行去除水分,整体动作使物料的受力均等,从而实现均匀去除。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透水孔对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圆形凹槽。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将透水孔内的流出的水分流入圆形凹槽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透水孔上覆盖过滤网。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防止透水孔过大物料从中被挤出。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中,所述第一脱水箱和所述第二脱水箱内部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保证脱水设备的温度适当。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既能保证温度适当,又能保证水分均匀去除,通过保温层保证脱水装置内部温度,通过第一脱水箱和第二脱水箱两次脱水处理保证微生物有机肥的水分去除。首先,物料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通过传送带进行运输,在传送带与挤压带的作用下,由于二者间距变小,同时导向板的限制作用,将物料中的水分通过出水口挤出,落入集水箱;传送带运输到输送口,此时压板处于输送口的上方;其次,当第一脱水箱内的物料全部落入第二脱水箱内,启动电机,电机正转压板沿着转轴上的螺纹向下移动,压板与托板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水分通过透水孔落入底部的圆形凹槽内,从出料口取出物料;最后,电机反转压板沿着转轴上的螺纹向上移动,至输送口上方,等待下一批物料的进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二。

在图中:1第一脱水箱、11第一进料口、12输送口、13传送带、141挤压带、142上支撑辊、143上支撑带、144下支撑带、145下支撑辊、15刮板、16集水箱、2第二脱水箱、21压板、22托板、23转轴、24电机、2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既能保证温度适当,又能保证水分均匀去除,通过保温层保证脱水装置内部温度,通过第一脱水箱和第二脱水箱两次脱水处理保证微生物有机肥的水分去除。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的脱水设备,包括:第一脱水箱1和第二脱水箱2;第一脱水箱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料口11;第一脱水箱1的另一侧板固定连接第二脱水箱2的一侧,且第一脱水箱1与第二脱水箱2连接处开设有输送口12;第一脱水箱1内安装传送带13;传送带13靠近输送口12的一端安装第一脱水装置;第二脱水箱2内安装第二脱水装置;第二脱水装置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脱水装置包括:挤压带141、上支撑辊142、下支撑辊145、上支撑带143和下支撑带144;传送带13靠近输送口12的一端上方安装挤压带141,挤压带141内侧的第一脱水箱1内壁上安装上支撑辊142,上支撑辊142上套接上支撑带143,上支撑带143紧密接触挤压带141内侧,传送带13内侧的第一脱水箱1内壁上安装下支撑辊145,下支撑辊145上套接下支撑带144,下支撑带144紧密接触传送带13内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脱水箱1内壁固定安装两块导向板,导向板紧密接触传送带13两侧,导向板上开有出水口。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脱水箱1内的输送口12上下内壁安装刮板15,刮板15紧密接触传送带13和挤压带141表面。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脱水箱1底部固定安装集水箱16。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脱水箱2包括:压板21、托板22、转轴23和电机24;第二脱水箱2呈圆柱状,第二脱水箱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转轴23设置有外螺纹;压板21中心开设通孔;通孔设置有内螺纹;通孔的内螺纹与转轴23的外螺纹相适配;压板21的四周与第二脱水箱2的内螺纹相适配;托板22安装在第二脱水箱2的底部且中心安装轴承座;托板22与压板21配合;托板22上开设有透水孔;转轴23一端与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轴承,轴承与轴承座配合。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对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圆形凹槽。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上覆盖过滤网。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脱水箱1和第二脱水箱2内部设置有保温层。

工作过程:首先,物料通过第一进料口11进入,通过传送带13进行运输,在传送带13与挤压带141的作用下,由于二者间距变小,同时导向板的限制作用,将物料中的水分通过出水口挤出,落入集水箱16:传送带13运输到输送口12,此时压板21处于输送口12的上方,如图1所示;其次,当第一脱水箱1内的物料全部落入第二脱水箱2内,启动电机24,电机24正转压板21沿着转轴23上的螺纹向下移动,压板21与托板22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如图2所示,水分通过透水孔落入底部的圆形凹槽内,从出料口25取出物料;最后,电机24反转压板21沿着转轴23上的螺纹向上移动,至输送口12上方,如图1所示,等待下一批物料的进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