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2682发布日期:2020-02-07 22:1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属于太阳能供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供暖器由于需要利用太阳能都是安装在户外,而且现有的太阳能供暖器大多是采用外循环的模式,即将室外的新鲜空气流动到室内。但是由于各地的气候差异,要求采用内循环时,现有的太阳能供暖器的进风口大多为一在太阳能壳体上直接割孔作为进风口,没有连接接头,不便于与管道连接。

为了使太阳能供暖器满足于对内、外循环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通过该转接件可以满足于不同地区的客户对太阳内外循环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包括:壳体,该壳体上端具有开口,壳体壁具有双层结构,两层壳体壁之间具有保温层;和连接头,该连接头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腔底部与所述连接头底部内表面为一平滑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腔由上至下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壁包括:内壁板;和外壁板,所述内壁板和外壁板之间为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内填充保温材料。

作为壳体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的壳体包括:内壳体,该内壳体上端具有开口,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和外壳体,外壳体通过连接扣与所述内壳体扣合连接;内、外壳体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其中,所述内壳体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扣,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扣相适配的第二连接扣。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体上设有与太阳能供暖器箱体连接的第三连接扣,所述第三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扣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太阳能供暖器的内外转换,当需要内循环时在太阳能供暖箱体上安装上本实用新型转换件,本实用新型与太阳能供暖箱体为扣合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层,具有保温的作用,防止热风热量散失;而且本实用新型转换件的内腔为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结构具有集风的作用,保证进风的均匀性,而且,连接头内表面底部与壳体内腔底部表面为一平滑面,没有任何风阻,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为推广太阳能新能源提供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端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的不同方位。例如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者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在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太阳能供暖器内外循环转接件,包括:壳体1和连接头2,壳体1上端具有开口,壳体壁具有双层结构,即由内壁板101和外壁板102组成,两层壁板101、102之间形成中空夹层,中空夹层内设置保温材料形成保温层3,保温层3可以为岩棉板、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泡沫水泥板、玻璃棉板、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或酚醛树脂板,在此对保温层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能实现保温的功能即可;连接头2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设置于壳体1一端并与壳体1内腔连通,连接头为圆管状,用于与进气管连接。内壁板101和外壁板102两者可以热熔连接,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当然如果内壁板101和外壁板102为分体结构也可以采用扣合连接、卡箍连接或者插接,只要能实现内壁板101和外壁板102连接即可。

壳体1内腔底部与连接头2底部内表面为一平滑面,如此设计减少风阻,减少能量损耗。

壳体1内腔由上至下逐渐收缩,即壳体1内腔上端口直径大于底部,即壳体1内层侧壁和远离连接头2的端板均向内倾斜设置。如此设计,便于集风从而使气流均匀的进入太阳能供暖箱体中被均匀加热。

实施例2:参见图3至图6,壳体1包括:内壳体103和外壳体104,内壳体103上端具有开口,内壳体103一端与连接头2连接,为了方便加工,内壳体103和连接头2采用一体成形的工艺制成;外壳体104通过连接扣与内壳体103扣合连接。内壳体103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扣1031,外壳体104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扣1031相适配的第二连接扣1041。外壳体104通过连接扣与内壳体103扣合连接便于装配,且连接稳定可靠。

其中,第一连接扣1031可以是公扣,第二连接扣1041可以是母扣,也可以为第一连接扣1031为母扣,第二连接扣1041为公扣。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转换件与太阳能供暖器箱体连接,在外壳体104上设有与太阳能供暖器箱体连接的第三连接扣1032,第三连接扣1032设置于第一连接扣1031上方。第三连接扣1032若为公扣,则设置于太阳能供暖器箱体上的与第三连接扣1032的连接扣为母扣,若第三连接扣1032为母扣,则设置于太阳能供暖器箱体上的与第三连接扣1032的连接扣为公扣。

内、外壳体103、104之间为中空的夹套,夹套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具体为在内壳体103底部开设填充孔,通过填充孔向夹层内填充保温砂浆,比如玻化微珠防火保温砂浆、复合硅酸铝保温砂浆、珍珠岩保温砂浆等或者发泡胶。填充保温砂浆后需将填充孔进行密封处理。在本实施中,外壳体104与内壳体103的形状相同,且一端设有向上的翻边,且翻边顶端与内壳体103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用于配合内壳体103形成密闭的夹层。

在图中未实处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内壳体103和外壳体104设计为插接结构,也可在连接扣上设置限位结构,便于连接,且连接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