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436发布日期:2020-02-14 15:11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



背景技术:

供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供暖就是通过供热系统向室内供给热量,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供热系统主要包括集中供暖换热站(简称供热站)、室外供热管网和散热器。供热站将回水通过锅炉加热重新通过供热管道供给制各家各户,供热站安装管路过程对供热站内部面积、尺寸、人员车辆进出通道等有较多要求,现有的供热站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各管路的安装,导致管路排布无标准化,空间占用率高,安装工序环节多,存在安装周期长、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集成式供热站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水部和供水部,所述回水部包括过滤组件以及与过滤组件连通的联动阀门,所述联动阀门一端连通有回水管道,所述供水部包括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以及并联设置的水泵,所述水泵两端分别通过第三供水管与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相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水泵并联设置有2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过滤阀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道和第二供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联动阀门为回水启闭阀,所述回水启闭阀和设于水泵与第二供水管之间的第三供水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对回水管路和供水管路进行合理布局,将各管路集成于底盘上方,结构紧凑安全,缩小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整体尺寸;避免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安装,将施工标准化、制式化,能够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安装需求,应用灵活,便于移动使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水部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供水部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中:1、底盘;2、过滤阀门;3、回水启闭阀;4、回水管道;5、第一压力表;6、出水口;7、进水口;8、第一供水管;9、水泵;10、第三供水管;11、第二压力表;12、第二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回水部和供水部,本例中回水部和供水部的各部件均集成于一个底盘1之上,所述回水部包括过滤组件以及与过滤组件连通的联动阀门,所述联动阀门一端连通有回水管道4,回水管道4一端通过出水口6连通锅炉进行加热,所述供水部包括第一供水管8、第二供水管12以及并联设置的水泵9,第一供水管8通过进水口7连通锅炉将加热后的水传输至供水部,所述水泵9两端分别通过第三供水管10与第一供水管8和第二供水管12相连通。对回水管路和供水管路进行合理布局,将各管路集成于底盘1上方,结构紧凑安全,缩小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整体尺寸;避免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安装,将施工标准化、制式化,能够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安装需求,应用灵活,便于移动使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水泵9并联设置有2个,设置一个备用水泵9,避免因供水部中某个管路出现问题而影响正常供热。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过滤阀门2,本例中两过滤阀门2纵向排布,同时开启两个过滤阀门2,由于水走近路,回水通过下面的过滤阀门2,当下面的过滤阀门2有异物堵塞时,一部分回水便分流至上面的过滤阀门2中,确保下游管路中流量不因过滤阀门2堵塞而受到影响。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回水管道4和第二供水管12上分别设有第一压力表5和第二压力表11,实时监控各管路中的回水和供水情况,以便于及时检修,确保正常供热。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联动阀门为回水启闭阀3,所述回水启闭阀3和设于水泵9与第二供水管12之间的第三供水管10相连接,当水泵9停止工作时,与之联动的回水启闭阀3关闭,使得回水部停止向锅炉供水,提高工作各流程之间的联动性。

对回水管路和供水管路进行合理布局,将各管路集成于底盘1上方,结构紧凑安全,缩小了占地面积和设备整体尺寸;避免通过施工人员的经验进行安装,将施工标准化、制式化,能够满足不同作业环境的安装需求,应用灵活,便于移动使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