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9010发布日期:2019-12-31 14:1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传统的新风机只是单一将室外空气通过净化之后送入室内,将室内脏空气排到室外,虽然也有采用内循环进风的新风机,内外循环通过两个电控风阀进行控制,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缺少联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风机的平移换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新风机主机内的风箱,新风机主机背部设有外循环进风口,风箱前后均敞开,风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隔板的底板,隔板上设有通风口,底板上设有与新风机主机底部具有的内循环进风口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孔,风箱内设有底座,底座顶部滑动设置有位于通风口下方的风门,且风门连接有控制风门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通风口通过风门的移动与内循环进风孔或外循环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的底端具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设有滑台,底座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导杆,滑台滑动穿设在导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台和导杆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齿条横向设置在底座内,齿轮与齿条啮合,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与齿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两挡板,通风口位于两挡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风孔位于底板左侧,外循环进风口位于新风机主机背部左下角;或者,内循环进风孔位于底板右侧,外循环进风口位于新风机主机背部右下角。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内循环风和外循环风直接通过风门来进行切换,它可以控制新风机只进行外循环,也可以只进行内循环,也可以内循环和外循环同时进行,且内循环和外循环的风量可以由风门的位置来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风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新风机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所示:1—新风机主机,1.1—外循环进风口,1.2—内循环进风口,2—风箱,3—隔板,31—通风口,32—挡板,4—底板,41—内循环进风孔,5—底座,6—风门,61—固定板,7—滑台,8—导杆,9—电机,10—齿轮,11—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包括固定在新风机主机1内的风箱2,新风机主机1背部设有外循环进风口1.1,风箱2前后均敞开,风箱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隔板3的底板4,隔板3上设有通风口31,底板4上设有与新风机主机1底部具有的内循环进风口1.2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孔41,风箱2内设有底座5,底座5顶部滑动设置有位于通风口31下方的风门6,且风门6连接有控制风门6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通风口31通过风门6的移动与内循环进风孔41或外循环进风口1.1连通。

风门6的底端具有固定板61,固定板61底部设有滑台7,底座5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导杆8,滑台7滑动穿设在导杆8上。滑台7和导杆8均为两个。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9、齿轮10和齿条11,齿条11横向设置在底座5内,齿轮10与齿条11啮合,电机9底部的输出轴与齿轮10固定。风门6的移动方向通过电机9的正反转控制,电机9工作时带动齿轮10转动,齿轮10通过与齿条11的配合使得风门6可在导杆8上进行左右移动。

隔板3的底部设有两挡板32,通风口31位于两挡板32之间。隔板3用于限制风门6移动的极限位置。

内循环进风孔41位于底板4左侧,外循环进风口1.1位于新风机主机1背部左下角。如图1所示,当风门6移动至最右侧时,外循环进风口1.1与通风口31不连通,内循环进风孔41与通风口31连通,此时进行内循环;当风门6移动至最左侧时,外循环进风口1.1与通风口31连通,内循环进风孔41与通风口31不连通,此时进行外循环。当然,风门6的前后两侧需与新风机主机1接触,风无法从风门6与新风机主机1之间的缝隙流过。

当然,内循环进风孔41也可以位于底板4右侧,外循环进风口1.1位于新风机主机1背部右下角。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风量可调的智能新风机平移换向装置,内循环风和外循环风直接通过风门6来进行切换,它可以控制新风机只进行外循环,也可以只进行内循环,也可以内循环和外循环同时进行,如图1所示,此时风门6与两挡板32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内循环和外循环的风量可以由风门6的位置来进行调节。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