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6932发布日期:2020-07-29 03:1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普及,人们对家电产品的性能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空调能制冷。进一步地,人们需要的空调能够更加智能化:如空调的能够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关闭或减少送风,以减少电量的消耗。但现有的空调,往往需要人为的去控制其开关,或只能通过定时设置,设置开启关闭的时间。空调无法根据房间的情况,自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自动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根据对门锁情况的判断,实现对空调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所述节能装置包括感应设备与空调;所述感应设备与所述空调通信连接;所述感应设备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及人体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感应器所在的感应区域内的行人状态,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一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到的行人状态调节所述空调的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装置还包括门锁检测设备;所述门锁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用于检测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开关状态控制所述空调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检测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与具有蓝牙功能的电子门锁通讯连接,以获取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及将获取到的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门锁第一微控制单元与第二微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空调之间通过总线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线系统为c-bus总线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蓝牙模块发送的反锁状态,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调整为第一节能模式;所述第一节能模式为关闭所述空调。

进一步地,所述行人状态包括行人数量,所述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包括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发送的关闭状态,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人体感应器检测到所述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为0行人,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将所述空调调节为第二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当所述人体感应器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为0行人,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将所述空调调节为第一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设备检测行人状态,检测到所述感应区域内行人数量为一预设值,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调整为第三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节能模式为送风模式,所述第三节能模式为根据所述行人数量调节所述空调的风速和风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的节能装置,通过将电子门锁与感应设备连接,并与空调连接。使空调能够借助电子门锁和感应设备检测、实现对空调的控制,使电器设备无需人为操作,就可以实现空调节能模式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实物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实物连接图。该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可应用于家庭、酒店、办公场所的电器设备系统,用于对电器设备的开关、模式或功能进行控制。该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可以包括感应设备10以及空调20,感应设备10与空调20通信连接。其中;感应设备10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及人体感应器120,人体感应器120用于感应人体感应器120所在的感应区域内的行人状态,空调20安装在感应区域内,第一微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人体感应器120感应到的行人状态调节空调20的节能模式。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包括stm32f103rbt6芯片,人体感应器120为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能够远距离测量人体表面温度,通过对节能装置所在的空间内进行人体表面温度的检测,当没有检测到人体表面温度,说明室内没有已没有人,可以关闭所有空调20。行人状态可以是人体感应器120所在的感应区域内人员的数量,通过红外传感器的热效应,检测人体的温度情况,判断出感应区域内行人的数量,根据行人的数量调节空调20的节能模式。例如,当感应区域内人员减少,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区域减少,第一微处理单元110根据人体感应器120发送的情况,提高空调20的送风温度,减少电能消耗。红外传感器可以是amn31112。

优选的,节能装置还包括门锁检测设备30;门锁检测设备30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320,第二微控制单元320与第一微控制单元110通讯连接;第二微控制单元320用于检测电子门锁50的开关状态,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根据第二微控制单元320检测的电子门锁50开关状态控制空调20的模式。具体的,电子门锁50为安装了节能装置的房间的门锁,开关状态包括从房间外部开门或从房间内部开门,电子门锁50可根据门把判断为外部开门或从房间内部开门。当开关状态为房间内部开门后关闭,则说明有人员离开房间,则第二微控制单元320根据电子门锁50的开关状态可知人员有离开,发送信息至第一微控制单元110,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根据开关状况,调节空调20。第二微控制单元320可以是stm32f103rbt6芯片。

当门锁检测设备30包括蓝牙模块310,蓝牙模块310用于与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的电子门锁50通讯连接获得电子门锁50的开关状态,蓝牙模块310将收集电子门锁50的开关状态发送至第二微控制单元320,通过第二微控制单元320将电子开关状态发送给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开关状态信息包括电子门锁50是否锁上,反锁等信息情况。蓝牙模块310可以是cc2540。

优选的,第一微控制单元110与第二微控制单元320以及空调20之间通过总线系统40连接。总线系统40为c-bus总线系统。具体的,通过c-bus总线连接第二微控制单元320与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实现门锁检测设备30与感应设备10通过总线系统40互联。第一微控制单元110通过总线40与空调20互联。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根据人体感应器120收集感应区域内的行人状态,通过c-bus总线控制空调20的节能模式。门锁检测设备30的第二微控制单元320接收的电子门锁50的开关状态并通过c-bus总线系统发送至第一微控制单元110,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再通过c-bus总线将开关状态或人体感应器120检测的行人状态信息发送往空调20,根据预先编好的程序控制空调20的节能模式。

优选的,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接收到第二微控制单元320采集到的电子门锁50的反锁状态,第一微控制单元110通过总线系统40控制空调20调整为第一节能模式。可以理解,电子门锁50反锁,房间内已没有人,需要将空调20调节至第一节能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节能模式为关闭空调,减少电源的浪费。进一步地,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接收到反锁状态,同时根据人体感应器120采集的感应区域行人数量,确定感应区域内是否还有人。确定感应区域没有人,调节空调模式为第一节能模式。

优选的,所行人状态包括行人数量,电子门锁50的开关状态包括关闭状态,当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接收到第二微控制单元320发送的关闭状态,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人体感应器120检测到所述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为0行人,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将空调20调节为第二节能模式;第二节能模式为将空调20的模式设置为送风模式。送风模式为空调20仅进行送风,不进行制冷,相对于即进行送风又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式,送风模式更加省电。例如,在酒店客房中的节能装置的第二微控制单元320检测到客房的电子门锁50关闭,感应设备10的人体感应器120开启对感应空间的行人状态进行判断。若在十分钟内未检测到室内有行人存在,则根据预设的程序,第一微控制单元110通过总线系统40控制空调20调整为送风状态。进一步地,当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人体感应器120检测到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大于0,恢复到原模式。

当人体感应器120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为0行人,第一微控制单元110将空调20调节为第一节能模式。例如,空调20开启第二节能模式20分钟,人体感应器120仍未检测到行人状态,则第一微控制单元110通过总线系统40控制空调20进入所述第一节能模式。

优选的,当感应设备10检测行人状态,检测到感应区域内行人数量为预设值,第一微控制单元110控制空调20调节为第三节能模式。第三节能模式为开大空调风速。例如,预设值为10,当感应设备10根据人体感应器120获取感应区域内有10个行人,则需要增大空调风速,降低感应区域内的温度,使感应区域内的人员感到更加舒适。

优选的,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可以同时控制多个分布设置的空调20。单个节能装置可控制房间内的所有空调20。

优选的,感应设备10还连接有通信模块,以将节能装置情况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预设的联系人。具体的,通讯模块可以是wi-fi模块,通过接入wi-fi模块,进入互联网,可与预设的联系人建立联系。

优选的,空调20与感应设备10之间通过modbus协议实现通信。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门锁检测设备30、感应设备10与多个空调20通过总线系统40连接。将空调20接入同一个分布式系统,通过总线系统40通讯,无需人为操作就可实现对空调的自动控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